基金項目:本文系河南省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營改增”對河南省保險行業影響分析與對策研究的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172400410626
摘 要:“營改增”政策的全面實施,對我國各領域、各行業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金融保險業作為最后一批納入全面“營改增”的行業,在其改革目標的實現上最為復雜。本文結合保險業的行業特征,闡述“營改增”對保險行業產生的影響,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應對策略。
關鍵詞:“營改增”;保險行業;影響;對策
2016年5月1日起,我國將建筑、金融、房地產等行業均納入“營改增”范圍。隨著“營改增”政策的深入執行,如何調整成本、降低稅負,如何進行發票管理、業務整合等成了保險行業為完成改革目標亟待解決的問題。本文通過探索“營改增”對保險企業運營、內部組織結構等方面的影響,提出了應對“營改增”的對策和建議。
一、“營改增”對保險企業運營方面的影響
(一)對產品定價的影響
保險企業的產品類型主要分為人身保險和財產保險兩大類型。“營改增”文件中明確規定,保險公司的人身保險產品凡是在一年期以上的,其保費收入均免征增值稅款。因此,“營改增”政策對于人身保險產品的定價影響不大。
“營改增”這一政策的實行,對財產保險最大的影響在于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如果所保財產發生意外,需要進行保險賠付,若所保財產所發生的賠償和費用支出取得了增值稅專用發票,則可進行進項稅抵扣。因此,“營改增”對于財產保險影響相對較大,并且通過專門的渠道獲取賠付款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至關重要,這直接影響到公司的成本、稅負以及利潤等問題,保險企業需調整產品定價機制來保持產品利潤率的穩定。例如在采購環節中,要考慮產品的價款是否已經包含了增值稅稅款,如果已經包含了稅款則可以通過價稅分離計算成本,如果價款中沒有包含稅款則要單獨計算稅款。同時要考慮供應商是否能夠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若不能提供必然會增加保險企業的成本。
(二)對產品銷售的影響
一方面,“營改增”政策影響保險產品的銷售渠道。保險產品銷售方式主要有個人銷售、內部直接銷售以及委托機構代理人銷售等。在“營改增”政策實施之前,個人銷售、內部直接銷售更受保險企業的推崇,因為保險企業選擇銷售方式的依據主要是成本最小的原則,以此保證利潤最大化。而在該政策實施后,通過機構代理人銷售產品,其手續費等費用類支出可以索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由此進行進項稅抵扣,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而個人銷售、內部直接銷售很難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費用的支出增加了成本,降低了利潤空間。所以,選擇委托機構代理人銷售在“營改增”政策執行之后能夠使得企業更具有成本優勢。
另一方面,“營改增”政策影響保險產品的銷售方式。我國稅法明確規定,凡是自產、委托加工或購買的貨物無償贈送給他人,稅法上要視同銷售處理,按貨物的公允價值計算并繳納增值稅稅款。保險企業因銷售保險產品而給購買者的所有贈品都要按規定繳納增值稅,這樣一來會增加企業的銷項稅額。在這種情況下,保險企業有兩種方法選擇,一是繼續采用贈送禮品的方式銷售保險產品,但在購買贈品時候選擇能夠提供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機構購買,用進項稅額抵減銷項稅額,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稅收帶來的成本問題;二是采用銷售折扣的方式降低保費收入,由此達到降低銷項稅額的目的。總之,在“營改增”的背景下,保險企業銷售方式變得多元化。
二、“營改增”對保險企業組織結構的影響
(一)對財務部門的影響
從財務流程來看,“營改增”的實施增加了財務人員工作的難度。“營改增”對保險企業的主要影響是進項稅的抵扣問題。保險公司的主要成本支出中賠付成本、代理成本、人力成本、保險準備金等,都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沒有進項可以抵扣。這就要求財務人員首先必須弄清楚哪種類型的費用支出是允許抵扣的,同時要做好進項稅的計算和抵扣的賬目;在納稅申報方面,由于進項稅抵扣涉及到產品的成本、費用支出等問題,體現在稅款計算、申報資料增加等方面,使得納稅申報工作更加復雜,申報難度也有所增加;在納稅籌劃方面,財務人員需要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幫助企業進行合理避稅。因此,增值稅使得保險企業的財務人員的工作更加煩瑣。
從發票管理來看,“營改增”的實施增加了財務部門的工作量。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后,企業需要檢驗發票的真偽,并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申報抵扣業務。發票如何開具、寄送,如何進行保存、作廢的發票如何處理,都需要企業有專門的發票管理人員、完整的發票管理方法。同時財務人員需要學習相關的發票知識,確保索取的或是開具的增值稅專用發票都符合規范。比如以折扣方式銷售保險產品時,折扣額和產品銷售額必須在同一張發票的金額欄注明,若是分為兩張發票或是把折扣額寫在備注欄,這些做法稅法上均不認可,只能按銷售額繳納稅款。
(二)對管理部門的影響
一是需改變原有保險模型。原本的保險模型都是在繳納營業稅的情況下設計的,增值稅情況下的保險模型更為復雜。再加上許多保險是在“營改增”前銷售且保期較長,若保險企業仍采用原有模型計算成本,顯然與實際不相符。
二是對信息系統的建設和完善有了更高的需求。“營改增”后,保險企業產品定價可能發生一定變化,手續費、被保險人的納稅人類型、所提供發票種類及稅率的不同,也會對進項稅抵扣產生不同影響。比如承保環節登記客戶信息,尤其是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信息;理賠環節發生的理賠費用支出、是否取得專票、專票是否都符合要求等。從實踐來看,專門的發票管理系統、稅控系統的開發和建設都有利于企業的高效運轉,“營改增”使得保險企業對這種信息系統建設的需求更為迫切。
三是承擔的法律責任和風險增大。增值稅涉及抵扣環節,鏈條始終要保持完整性,因此增值稅制度的運用方面更為復雜,包括發票的檢驗核實、是否虛開、是否及時申報抵扣等。從法律懲罰力度看,違反增值稅稅法規定情節嚴重的將被追究刑事責任,處罰方式、標準都要視情節而定,這使得保險企業承擔的法律責任和風險大大增加。
三、“營改增”背景下保險企業的應對策略
(一)加強保險企業內部的業務管理
在產品定價方面,要做好保險的市場動態監測。保險企業要重新設計保險模型,更準確地預測成本,制定出更合理的產品價格。在成本支出環節爭取盡可能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以此降低稅負帶來的經濟成本。根據市場情況,及時調整價格,實施不同的價格戰略,以最合理的價格獲得預期利潤。在產品銷售方面,最好選擇通過機構代理人這種間接銷售的方法,最大限度地擴大保險產品宣傳范圍,及時索要增值稅專用發票。同時,將不同銷售渠道的產品進行差異化定價、差異化手續費,提供多元化銷售方式。簽訂銷售合同時,要注意價款是否包含了增值稅的稅款,明確此次交易的發票類型以及如何結清價款等問題。此種方式推廣程度更廣泛,更有利于保險產品銷售。
(二)提高保險企業的稅務管理能力
首先需要擁有一套專門的稅務管理的制度規則,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后如何留存處理、發生退保業務后如何進行稅款沖銷,哪些是國家規定的免征稅款的范疇等問題,都要通過保險企業內部的稅務管理制度明確說明。其次,保險企業要注重稅務籌劃問題。保險企業需要更多高素質的稅務人才,通過合理方式幫助保險企業達到避稅的目的,降低成本,獲取最大利潤。最后,要重視信息化系統的建設。保險企業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發票管理系統,將科技手段與稅收相結合,深化實施數據管稅。同時配備相應的發票系統管理人員,加強對發票取得、開具、作廢等各環節的管理。不僅如此,由于整個保險行業對于IT系統的依賴,“營改增”的全面實施,對承保、渠道、再保、理賠、財務核算、供應商管理等環節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促使保險企業對自身業務系統、傭金系統、銷售管理系統、理賠系統和財務系統進行改造和完善。
(三)增強對員工的職業素質培養
一是財務人員要提高自身的職業素養,必須認真學習“營改增”的相關政策,了解國家對保險行業免減稅的稅收規定;財務人員要嚴格執行發票管理制度的各項規定,熟練掌握發票的開具、抵扣各項工作。另外應該積極配合管理層的工作,將稅款繳納情況、企業收入、利潤情況等財務信息及時反饋給管理層,管理層根據其反饋情況進行產品定價、保險模型構建等工作。
二是加強對保險企業人員的培訓。保險企業可以聘請財稅專家,通過開展講座、專題培訓等方式,解讀新政策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同時,保險企業還要重視各部門的合作,因為增值稅工作是連續完整的一個鏈條,一項工作可能會涉及到各部門。因此企業領導層必須要重視企業各部門之間的配合,及時對企業職工做工作培訓,同時加強各部門的溝通與合作。
結束語:
“營改增”的實施優化了我國稅收運營環境,增值稅很好地彌補了營業稅的諸多弊端。目前我國保險行業日益繁榮,該政策的實施深刻地影響了我國的保險行業,無論是采購、定價、理賠、業務管理等,方方面面都會受到影響。保險企業一方面要及時調整相應的戰略、管理模式,通過調整自身來適應“營改增”的大環境。另一方面也要抓住契機,利用此次機會深化改革,增強自身的競爭力。所有的變革都不會一蹴而就,保險企業應不斷發現問題、制定政策、解決問題,更好地應對“營改增”帶來的挑戰。
參考文獻:
[1]馬忠超.淺談保險業營改增對保險產品定價的影響[J].現代國企研究,2017,(16):161-163.
[2]方宇.營改增對人壽保險企業的影響簡析[J].財會學習,2018,(31):161-162.
[3]朱芳.營改增對保險行業的影響探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7,(23):131-132.
[4]楊清風.“營改增”對保險公司經營模式的影響及籌劃[J].管理觀察,2016,(24):120-122.
[5]戎蓉.財產保險行業“營改增”影響研究[D].南京大學,2018.
[6]尹音頻,魏彧,敏潔.保險業營改增的產業波及效應分析——基于投入產出法的測算[J].稅務研究,2017,(11):60-64.
作者簡介:
羅昭君(1979-),女,漢族,河南省舞鋼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稅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