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林林 李亞萍 宋茜茜
基金項目:2019年懷化學院校級課題,懷化學院武陵山片區金融經濟研究所課題,懷化學院金融學重點學科、商貿經濟中心資助項目。
摘 要:貧困問題目前仍然影響著中國農村社會的發展,目前中國傳統財政脫貧模式效果弱化,以金融支持脫貧為代表的新型脫貧模式或成為未來脫貧工作的主要開展方向。本文通過具體分析花垣縣貧困情況和其目前金融支持脫貧現狀,找到花垣縣金融支持脫貧制度上現有的人口素質、信用體系建設及金融制度建設等問題,強調在依靠政策引導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涉農金融市場、金融機制與金融機構的作用,通過涉農保險、涉農信貸等金融工具與手段,解決貧困群體的資金需求問題,提升貧困群體的經濟發展能力。
關鍵詞:脫貧;金融支持脫貧;花垣縣
湖南是我國第九經濟大省,多年排在福建省前面。福建省現在已經沒有國家級貧困縣了,但是湖南省截至2019年4月還有20個國家級貧困縣以及若干省級貧困縣。脫貧任務迫在眉睫。湖南省今年脫貧攻堅的年度目標任務是:“實現130萬以上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2200個左右貧困村脫貧出列、18個貧困縣脫貧摘帽。”值得注意的是,湖南湘西地區群山連綿,道路不便,是少數民族聚集區,給脫貧工作帶來了不小的難度,湖南省20個國家級貧困縣中就有七個集中在湘西地區,花垣縣就是其中之一。2018年花垣縣脫貧辦就發布了“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金融、商貿等生產性服務業”的脫貧工作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導下,可以利用金融機構、金融工具及金融手段幫助花垣縣地區盡快實現脫貧致富,切實造福千千萬萬花垣困難群眾。
一、花垣縣貧困情況與脫貧主體職能履行情況
(一)花垣縣貧困情況
由于花垣縣資源開發較少、歷史經濟發展落后,該地區長期屬于國家級脫貧、脫貧開發區,千千萬萬花垣群眾急需脫貧致富。花垣縣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環境惡劣的高海拔山區。2017年花垣縣脫貧開發辦曾在花垣縣7個鄉鎮10個村抽樣調查。第一,從生產資料情況來看。抽查的10個村總面積62205.4畝,花垣縣絕大部分土地被山林覆蓋,可被耕作的田地較少,惡劣的生產條件大大限制了花垣脫貧進程。
第二,從人力資源情況來看。調查組在花垣縣10個村中每村抽出10戶人家訪問調查,總人數388人,其中老弱病殘112人;學生57人;勞動力156人;常年外出務工50人。比例如下圖所示,老弱病殘占比不小,勞動力的缺失給花垣脫貧工作埋下了隱患。
(二)花垣縣金融支持脫貧主體的職能履行情況
1.政策性銀行的職能履行
在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金融、商貿等生產性服務業的脫貧工作理念指導下,2018年花垣縣全年實現金融支持脫貧資金總投入121502萬元,同比增長53.47%。不同支出項目及其數目如下圖所示,其中扶持旅游業同比增長106.04%;扶持養殖業同比增長27.5%;扶持農業同比增長8.26%;信貸支出同比增長37.38%;基礎建設支出同比增長84.91%。
2.商業銀行的職能履行
2016年至2018年,商業銀行農村信貸規模有了大幅上漲。稍顯不足的是,花垣縣商業銀行金融支持脫貧的手段更多地集中在擴大農村信貸規模。
3.農村保險機構的職能履行
農業保險制度建設是現代農村發展的重要基礎。在金融支持脫貧工作中,農村保險公司同樣承擔重要職能。從花垣縣金融支持脫貧的實踐情況來看,已有部分農村保險經營組織參與到金融支持脫貧實施過程中。2018年花垣縣全年保費收入為17584.88萬元,同比增長19.8%。保險行業為花垣縣脫貧工作提供助力的同時其自身也在穩步發展。
二、花垣縣金融支持脫貧存在的問題
金融行業助力花垣縣脫貧致富,效果顯著。然而,由于起步晚等原因,花垣縣金融支持脫貧制度并未完善,找出這些不足,是促進花垣縣金融支持脫貧工作開展的首要任務。
(一)金融產品較為單一
雖然當地有不少金融機構由于政策便利等原因主動參與了花垣脫貧工作,然而從目前花垣縣農村金融支持脫貧制度的開展情況來看,由于農村金融支持脫貧制度在花垣的實施時間較短,當地的金融機構還未來得及進行有效的、針對性的產品開發,這就導致花垣縣金融機構金融產品相對較少,產品趨于同質化。各商業銀行、保險公司、信貸公司均拘泥于信貸服務,缺乏根據自身特點與優勢為貧困人口提供其他金融服務的創新精神與實力。
(二)對金融支持脫貧認識不足
花垣縣地處偏遠山區,山路崎嶇。交通建設的困難使得當地教育事業發展緩慢,花垣地區高素質人才缺乏,貧困農民本身就對金融支持脫貧制度的認知不夠,加之當地政府關于金融支持脫貧制度的宣傳缺乏,使得一些金融機構例如小額貸款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相對于其他金融機構而言貸款利率較高,這對于習慣了政策性銀行脫貧利率的貧困農民而言,自然難以接受,部分當地貧困人口甚至認為這是變相的高利貸行為。群眾的抵觸情緒不利于花垣縣全面發展建設金融體系。
(三)信用擔保制度不健全
從農村信用擔保建設情況來看,花垣縣農村信用擔保制度建設相對比較落后。具體表現為擔保組織機構不健全、擔保規模不大且機構總體數量較少。
(四)農村金融支持脫貧環境較惡劣
花垣縣農村金融支持脫貧環境較差,主要體現在其金融機構服務意識較差、法制不健全等。金融機構服務意識較差。從服務意識方面來說,其金融機構服務意識較差,不能滿足農民的貸款服務需求。從農村金融法制不健全方面來說,花垣縣地區金融法制不健全主要是因為國家政策的影響,我國健全的農村金融法律法規體系,無法從貧困人群、金融機構、農村地區等多方面綜合考慮各方利益,于是就出現了金融機構風險無人分擔、貧困戶貸款困難、國家脫貧工作受阻、貧困農村地區經濟發展水平難以提升的情況。究其根本,沒有相關法律法規對這三方進行約束才是這些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
三、完善花垣縣金融支持脫貧的對策及建議
深入了解了花垣縣金融支持脫貧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之后,針對具體地情況給出相應的解決措施。
(一)創新金融支持脫貧的產品服務
1.設立金融支持脫貧擔保基金
由于花垣縣存在部分貧困群體嚴重缺乏可抵押資產的情況,拓寬擔保抵押物品范圍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一些貧困戶的資金需求。由此,我們創新農村金融擔保制度,首先可以設立金融支持脫貧擔保基金。花垣縣金融支持脫貧擔保基金主要為金融支持脫貧過程中遇到的當地企業及貧困人口服務。擔保基金主要是為資金需求量不大的貧困人口準備的,它具備快捷、風險小等特點,當貸款人資金需求比較大時,建議采取其他擔保方式。同時,當遇到部分滿足特定條件的困難農戶失去還款能力或還款困難的情況,由擔保基金預先償還貸款,保證銀行等金融機構收回本息的權利。
2.創新農業保險服務
要創新農業保險服務,一方面可以將政策性農業保險單列;另一方面,商業保險公司也可以建立農業保險風險分散機制。我國商業保險公司目前對于農業保險的開發程度相對較低。考慮到農業保險與其他險種存在差異,花垣縣政府部門為脫貧事業的開展或可以鼓勵保險公司將政策性農業保險進行單列,對提供該服務的商業保險公司提供各種政策獎勵,以提高保險公司為貧困戶供給保險產品的積極性。花垣縣商業保險公司開發保險險種過程中,可以利用國家對農業保險的優惠政策及各種補貼分攤政策性保險的風險,彌補可能的損失,保障保險公司的合法利益。
(二)提高貧困戶金融意識
培育和提高花垣縣貧困農民的金融意識非朝夕可成。
1.完善金融教育宣傳系統
建立完善高效的教育宣傳系統,改變貧困地區群眾風險意識淡薄的現狀,將提高貧困農戶金融知識水平的工作作為地方政府及金融機構的績效考核內容。政府部門提供財政支持,為廣大農民和地方政府干部宣講金融知識,農村金融機構委派人員定期進行專業演講培訓,提高農民對違法金融行為(如非法集資)的辨別能力,提高農民的金融風險防范能力,增強農民信用意識。
2.完善金融風險管控系統
要想真正做到使非法金融活動無所遁形,必須加大力度建立完善的農村金融風險管控系統。在農村金融風險監管過程中,將監管組織延伸到最基層,同時也要充分利用社會監管的力量,實行電話舉報等多種有償舉報機制獎勵當地困難群眾為改善花垣縣農村金融運行環境付出的監管力量。貧困戶要享受金融支持脫貧帶來的利益,首先就是要提高金融意識,嘗試接觸金融產品,改變傳統觀念,并且認識到金融是為自己脫貧致富服務的。
(三)加強建設農村信用體系
1.建設農戶信用數據庫
建立健全完善的貧困農村農戶信用數據庫建設農村社會誠信體系的必然步驟。該數據庫的建設既是花垣脫貧工作的重點,也是難點,應當由花垣縣政府組織當地金融機構一同完善。
2.完善農戶失信懲戒機制
沒有完善的懲戒機制就無法使信用信息庫完全發揮其約束作用。一方面,要明確信用數據庫的存在并深入宣傳此懲戒機制。通過知識講座、播放廣播、電視新聞等方法廣泛宣傳,讓“為何懲”、“如何罰”深入人心。“為何懲”即明確哪些行為是需要懲罰的不良行為;“如何罰”即具體說明有哪些懲罰方式,例如取消貸款資格、行政處罰等。另一方面,再好的制度沒有嚴格的執行也只是一張廢紙,所以嚴格實行懲戒機制才是重中之重。宣傳、執行雙管齊下,降低花垣縣貧困群眾實行概率。
(四)完善農村金融支持脫貧體系
1.完善銀行的組織體系
要完善銀行的組織體系,建設農村信用社、農業銀行、商業銀行等國有銀行以及政策性銀行的脫貧體系,要求該類銀行加大對脫貧事業的支持。商業銀行可以利用國家脫貧補貼、稅收等政策性引導主動參與到脫貧事業中去。
2.充分調動其他金融機構的脫貧積極性
銀行作為最重要的金融主體之一,雖然是目前花垣縣脫貧工作的主力軍,然而受限于嚴格的監管機制和繁雜的貸款手續,被過度依靠的大型銀行在金融支持脫貧工作中稍顯吃力,調動其他非銀行或小型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脫貧積極性就是為了彌補大型商業銀行的不足。以鄉鎮銀行為例,相較于大型商業銀行,鄉鎮銀行服務效率更高,政府可以利用經濟、政策手段幫助其擴大自身經營范圍,為花垣縣金融支持脫貧工作保駕護航。再比如基層互助社,“基層互助社是指農民自發建立起的一種基層互助組織,該組織是不以營利為目的、由銀行監管部門對其進行監督的非金融機構。” 基層互助社管理靈活、入會方便,政府扶持其發展能有效彌補農村金融機構的程序煩瑣、供給不足等現實問題。為脫貧事業添磚加瓦。
3.引導民間金融機構的參與
脫貧工作可以引導花垣縣脫貧事業新力量——民間金融機構的參與。民間金融機構參與脫貧工作對促進花垣縣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意義重大。民間金融機構金融支持脫貧主要形式是借貸,雖然其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脫貧資金來源渠道,但是民間借貸的風險較大、利率更高,只有將民間金融機構納入到農村金融體系中統一進行管理,才能充分發揮民間金融機構的脫貧作用,促進花垣縣地區經濟發展。
結束語:
貧困問題一直是困擾我國農村社會發展的桎梏。中國經濟在短短數十年內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但如今中國境內仍然存在貧困地區。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根據目前我國農村地區貧困問題存在的諸多特征,結合湘西自治州花垣縣實際情況,以完善花垣縣金融支持脫貧制度為目的,具體分析了花垣縣金融支持脫貧存在的問題、花垣縣金融支持脫貧問題存在的原因以及完善花垣縣金融支持脫貧的對策及建議。
參考文獻:
[1]周孟亮,彭雅婷.我國連片特困地區金融支持脫貧體系構建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5,37(04):85-90.
[2]吳義能,葉永剛,吳鳳.我國金融支持脫貧的困境與對策[J].統計與決策,2016,(09):176-178.
[3]郭書杰.“保定市連片特困地區”金融精準脫貧現狀分析[D].河北大學,2017.
[4]劉雅慶.貧困縣金融支持脫貧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7.
[5]周清清.金融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探索成效分析——以貴州省XX縣為例[J].智庫時代,2016,(19):17-18.
[6] 王海凈,張若望.河北省易地搬遷移民后續脫貧金融支持創新研究[J].河北企業,2016(0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