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敬紅
【摘 要】本文在概述了類型化廣播的內涵及出現原因的基礎上,對其在我國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同時提出了融媒體時代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的發展思路。期待本文的研究能夠為融媒體時代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的發展提供可資借鑒的參考。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 ?類型化? ?音樂廣播節目? ?發展思路
一、類型化廣播的內涵及其出現原因
1.類型化廣播的內涵。所謂類型化廣播,就是用全頻率去打造并傳播一種文化概念而非傳統意義上的分時段去打造不同的欄目,也就是說無論什么時候,只要受眾調至該頻道,那么其所收聽到的內容基本上就是相似的,這在某種程度上加強了受眾對該頻道的認可度。類型化廣播還有一個較具代表性的特點就是它的伴隨性,即對固定受眾的日常生活伴隨及宣傳上的潛移默化。
2.類型化廣播出現的原因。首先,由于20世紀中期集聲音與圖像于一體的電視的出現,使得原先屬于廣播電臺的受眾群體有很大一部分轉而關注電視節目,為了在電視行業的壓力下尋求新的出路,傳統廣播電臺的人員紛紛尋求節目的創新以便在最大程度上挽回流失的聽眾。其次,是希望通過廣播節目的類型化來滿足受眾追求個性的心理訴求,從而最大程度地留住受眾。
二、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在我國發展現狀分析
1.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受眾基礎非常好。雖然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當下還處于發展融合階段,但是電臺的播放效果和受眾反響都是很好的。當前,比較知名的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便是由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所創辦的音樂之聲。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的發展火熱,也吸引了大批的企業集團廣告投入,并且很大一部分音樂人也會通過音樂廣播節目宣傳自己的新作。
2.類型化音樂廣播電臺定位不明確。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播出的目的就是為了吸引特定的受眾群體的關注,但很遺憾的是,目前很多廣播電臺的工作者并未深刻地意識到這一點,策劃出的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大多因對受眾群體的定位不明確而隨波逐流,只是用最火的音樂來吸引受眾關注。雖然這在短時期內可能會吸引一些受眾,但是內容單一卻難以獲得長久的關注。
3.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缺乏創新。多數類型化音樂廣播電臺缺乏節目創新意識,只知道引進國外的節目來吸引受眾,而不能夠根據國內受眾的特點和需求進行自主創新。還有一些類型化音樂廣播電臺想要對節目進行一些創新,但在過程中畏首畏尾,東施效顰。這些都導致了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原有受眾大批量流失,新的受眾還未能夠填補進來的尷尬局面。
4.類型化音樂廣播電臺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最大的特點在于內容的編排上,但由于我國類型化音樂廣播電臺的從業人員源自傳統的聽音樂電臺,因此大多數的從業人員在思想意識上仍然因循守舊,既不能夠與時俱進地掌握新技術,又不能夠大膽開拓創新。
5.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受到新媒體沖擊較大。在融媒體時代,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在各類廣播節目中受到新興媒體的沖擊是最大的,這是由其自身的傳播特性所決定的。例如,作為國內影響最大的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音樂之聲》的收聽率在以豆瓣電臺、新浪微電臺和QQ 電臺為代表的網絡電臺的沖擊下已經呈現出下降的趨勢。
三、融媒體時代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的發展策略
1.明確類型化音樂廣播電臺的定位。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出現的目的之一,就是為了實現差異化的競爭,從而獲取更多的受眾群體關注。因此,音樂廣播電臺在融媒體時代面對著同質化嚴重的行業市場,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據自身的媒體屬性明確自身的定位,對受眾市場進行深度細分和挖掘。
例如,賀州人民廣播電臺精心打造的流行音樂專業頻率——賀州交通音樂廣播節目主要的受眾群體是司機,因此該廣播節目就將差異化定位在“交通”上,圍繞著這兩個字構建出突顯本地交通屬性和服務功能的獨具特色的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
2.創新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的內容和編排。在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的內容和編排方面進行創新,可以充分發揮出節目的伴隨優勢,從而吸引更多的受眾收聽。在內容和編排上創新,首先要注意契合類型化音樂廣播電臺的整體風格,其次是要以目標受眾的作息規律和心理需求等作為編排依據,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增強廣播節目的創新性。
3.提高類型化音樂廣播電臺從業人員素質。在融媒體時代,需要進一步提升類型化音樂廣播電臺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首先,廣播電臺應當在對本單位人員情況實際調研的基礎上加快制定人才培養規劃,統籌發展,調整專業人才隊伍的結構;其次,要有針對性地做好專業人才的教育培訓工作,利用業內人才交流培訓、定期專家講座、網上繼續教育等途徑進行人才培養,從而提升類型化音樂廣播電臺自身的品牌競爭力。
4.積極尋求與新媒體的合作。在融媒體時代,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類型化音樂廣播電臺如果想要得到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重視與新媒體間的合作融合。例如,類型化音樂廣播電臺可以推出廣播節目的手機APP或是微博平臺,讓更多的潛在受眾了解并接受。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的網站和微信公眾號也是電臺發布信息及與受眾進行雙向交流獲取用戶需求大數據并進行分析從而有效調整完善節目播出內容的主要途徑。在節目播出后,可以在諸如此類的平臺上提供節目回放的服務,這在方便受眾、實現了音樂資源共享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廣播節目的影響力。
四、結語
當下,國內絕大多數城市的廣播電臺都開設了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為受眾群體提供個性化和全天候的娛樂陪伴服務。在融媒體時代,類型化音樂廣播節目應該從明確自身定位、創新內容和編排、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和積極尋求與新媒體的合作這幾個方面的發展思路著手,努力建立立體化的品牌廣播節目,從而實現真正科學有效的廣播節目創新。
(作者單位:撫順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陳健聲.地市級類型化音樂電臺的定位及節目編排——以賀州交通音樂廣播為例[J].視聽,2016(12):18—20;[2]李潔.融媒時代類型化音樂廣播的發展思路[J].現代視聽,2017(08):27-30;[3]胡月.論音樂廣播電臺類型化發展的意義與策略[J].新聞戰線,2016(0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