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東升
【摘 要】報紙作為新聞傳播的媒介,有其特定的發展規律。服務是報紙的主要功能之一,本文從傳播學的視角入手進行研究,本著傳播目的為服務的宗旨,以《東臺日報》為例,對傳播過程要素進行分析研究,并對報業發展提出建議。
【關鍵詞】傳播過程? ?報紙? ?發展
伴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新型電子媒體、網絡媒體不斷涌現,傳統媒體受到了較大的沖擊,報業走過發展的巔峰時期,在媒體出版物所占份額逐年減少,發行量也受到一定的影響。報業在新聞傳播時,要把握的重點工作之一即是要做好服務?!稏|臺日報》以服務受眾為目標,強化服務意識,樹立用戶觀念,對傳播過程要素加以分析,將傳播者、受傳者、傳播內容三者有機結合,為受眾提供更高層面的服務,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傳播效果。
一、傳播過程要素分析
報紙是傳統的信息傳播媒介,也是重要的信息傳播媒體。在報紙的傳播中,渠道的建設比較重要。報紙的受眾是否有意愿通過報紙的發行渠道獲得報紙,了解報紙的內容,與報紙內容的編輯和報紙的發行方式有重要關系。報社要進一步了解消費者的需求,以便能夠更好地開展業務。報紙編輯對受眾信息需求的判斷決定了報紙在市場競爭中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做好受眾的服務工作,是報紙生存和發展的基礎。
報紙從業人員如果不廣泛關注受眾需求,僅在報紙從業人員內部了解受眾需求,或者僅從廣告發布角度作調研,則很難獲得受眾的普遍認同。要做好受眾調查工作,對受眾的年齡層次、閱讀愛好、知識水平等進行分析,以獲得足夠的信息;對受眾的喜好加以分析,了解受眾所關注的問題,以發布受眾感興趣的信息,滿足受眾的閱讀需要。報紙要根據定位精準確定目標群體,對報紙內容加以規劃,根據受眾的喜好豐富報紙內容,確保新聞內容的即時性、價值性、可看性和真實性。報紙內容是報紙能夠取得好的銷量的關鍵所在,要以為受眾服務為目的,做好新聞策劃工作,關注新聞的深層次內容,以吸引受眾的關注。當代信息傳播過程中,報紙更像是一類商品,從產品到商品實現的過程是報紙通過產品營銷和渠道管理到受眾手中的過程?!稏|臺日報》在信息傳播過程中,比較關注受眾的反饋,與受眾進行溝通交流,對報紙內容及時進行調整?!稏|臺日報》在傳播中明確了“傳播者、受眾、內容、傳播渠道、受眾反饋是緊密聯系的”這一基本要義,通過有效互動,進一步增強了與目標受眾的黏性,及時、有效、多渠道、全方位地為讀者提供個性化閱讀服務。
二、基于服務目的做好報紙傳播工作的策略
《東臺日報》基于服務目的做好報紙傳播工作的策略主要有:
1.加強從業人員引進和培養工作。新聞傳播工作是一項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要具備新聞傳播的知識,還要對當代社會發展規律、時事動態有一定的分析研判能力,因此要盡快培養和建立一支專業的新聞人才隊伍?!稏|臺日報》以先進的用人理念吸引人才,給人才以發展的平臺,讓人才發揮積極的作用。同時,加強人才隊伍的激勵工作,建立員工職業生涯規劃制度,讓員工能夠有長足的發展空間,通過合理的方法選、用、育、留人才,讓人才能夠在《東臺日報》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把人才梯隊建設工作放到《東臺日報》發展的戰略高度來考慮,促進可持續發展。在得到東臺市委和新華報業傳媒集團批準后,《東臺日報》分步實施人才引進計劃,面向社會招聘了一批德才兼備的全媒體記者等實用型人才。
2.從受眾的實際需要出發,服務于受眾。分析受眾的閱讀喜好,采用適宜的版面設計。《東臺日報》廣泛征集受眾的意見,了解其真實感受,有針對性地對欄目進行規劃和設計。例如,為持續深化“公共服務提升年”活動,通過系列報道重點解決百姓最關心的難點熱點問題,推動優質公共資源均衡化配置。《東臺日報》在報道時更加注重民眾關切的內容,如聚焦“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對實施農村畜禽面源污染治理、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等情況進行重點報道;聚焦“放管服”改革,對東臺市改革創新工作進行持續報道;聚焦“好人現象”,對涌現的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進行立體式報道。
3.更加注重內涵,提高報紙內容的品位和層次?;貧w價值本位,做好深度報道。在提高可閱讀性的同時,更關注新聞的嚴肅性,充分體現新聞內容的深刻內涵。《東臺日報》作為東臺市委機關報,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報方向和輿論導向,堅持把服務中心和服務讀者有機結合,成為服務全市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生活的主流媒體,成為推進東臺改革發展的主要輿論陣地和對外宣傳的“城市名片”。
4.應結合當今技術的發展,采用新手段,促進傳播和分銷。在傳統報紙傳播的過程中,使用現代的媒體手段做好宣傳工作,利用報紙網站、微博、微信及APP應用程序做好報紙的電子版信息發布工作,及時把有益有趣有用的信息傳達給讀者,為讀者提供快速、便捷、周到的服務。同時,通過公益廣告和報眼標語等多種形式,發揮好輿論引導作用,弘揚正能量,促進城市精神深入人心。
5.與受眾保持密切溝通,通過網站、微博、微信及APP應用程序與受眾互動,及時征集受眾的意見,改進各項工作。配備專人管理網絡通信工具,年均接待群眾來電、來信和來訪300人次。報社內部建立報紙閱評制度,對稿件評分,每月對好稿進行點評,年終獎勵優秀新聞作品,促進采編人員積極性,推動稿件質量整體提高。
三、結語
《東臺日報》在開辦過程中,堅持以為受眾提供服務為宗旨,充分考慮傳播的有效性,做好傳播過程中的要素分析工作,合理規劃版面。從記者、編輯到經營人員,都樹立起服務意識,樹立以受眾為主體的意識,強調服務的實用價值,增加報紙的親和力,從而為報紙贏得更多的讀者群體。
(作者單位:東臺日報社)
【參考文獻】
[1]趙路平,呂顏婉,黃琰秋.基于報紙和網絡文本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播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5,14:37-45;[2]呂藝.論當代報紙視覺傳播特點及其價值——基于“靜態”圖像與“動態”圖像的分析[J].國際新聞界,2016,03:81-90;[3]王新贈,李剛,常正波.社會信息網絡結構和規模演變研究[J].數學建模及其應用,2016,02:60-72+87;[4]孫鳳芝,于濤,張明偉,朱珂.基于系統視角的區域品牌傳播模式探究[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5:12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