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靖毓
摘要:義烏紅糖產業作為義烏市的地方特色產業,在我市農業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紅糖產業的發展不僅關系著農戶的切身利益,對實現我市的產業優化升級與經濟發展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依據義烏紅糖產業的發展現狀,本文將基于產業鏈視角,對義烏紅糖產業的發展提出建議和對策,以推動義烏紅糖產業的科學發展。
Abstract: Yiwu brown sugar industry, as a local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in Yiwu City, has a certain proportion in the agriculture of our cit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own sugar industry not only affects the vital interests of farmers, bu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industrial optimiz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c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Yiwu brown sugar industry, this paper provides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Yiwu brown sugar industr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chain to promot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Yiwu brown sugar industry.
關鍵詞:紅糖產業;產業鏈;科學發展
Key words: brown sugar industry;industrial chain;scientific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F326.12?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9-0155-02
0? 引言
據2018年義烏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我市甘蔗面積為1.1萬畝,產量達6.0萬噸。目前我市年產紅糖超6800噸,下游企業近百家,從業人員近5萬人次,產業規模達4億元。近年來,由于糖蔗品種較低、紅糖生產技術落后、生產與銷售渠道單一、品牌競爭力較弱等原因,我市紅糖產業受到了一定的沖擊。紅糖的原材料糖蔗種植、紅糖的生產工藝、紅糖的銷售渠道及品牌定位、紅糖附加增值環節是一個環環相扣的產業鏈,只有結合義烏紅糖產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構建符合義烏紅糖產業發展的產業鏈,才是義烏紅糖產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也是增加紅糖產業鏈附加價值的重要途徑,更是推動義烏市地方特色產業與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突破口。
1? 基于產業鏈視角的義烏紅糖產業發展現狀及問題
1.1 糖蔗缺少規模化、科學化種植
義烏地理位置優越,屬于亞熱帶季風氣侯,良好的地理氣候條件有利于糖蔗的種植,糖蔗產糖量相對于其他地區也會更高,糖蔗種植與生長是紅糖產業的基礎環節,對紅糖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一方面由于糖蔗種植還未普及機械化、規模化生產,部分鄉鎮仍以農戶零散種植為主,使得糖蔗種植面積少,糖蔗的產量與出糖率無法保證。零散種植的農戶由于糖蔗產出率低,效益也較低,無法保證種植農戶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我市雖然曾從福建、廣西等地引進糖蔗新品種,并建立良種繁育基地以提高糖蔗的產量及出糖率,但是目前我市所種植的品種比較單一,缺少義烏本土的優良品種。優良的糖蔗品種可以提高糖蔗單位面積產量,并實現早成熟、早榨糖。因此實現糖蔗的規模化種植,以及培育本土優良品種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1.2 紅糖產業進入門檻低,缺少生產標準與技術規范
據《義烏紅糖產業發展報告2019》,我市紅糖廠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第一類是個體紅糖廠,此類加工廠以自產自銷為主,規模較小,沒有穩定的糖蔗供應商;第二類是公司化紅糖廠,此類紅糖廠管理較為規范,有固定的糖蔗基地提供穩定的原材料;第三類是村辦紅糖廠,一般由糖蔗種植基地所屬村統一制糖并銷售。目前義烏紅糖加工廠近百余家,仍以傳統熬制工藝為主,然而近百余家的紅糖加工廠中存在著不少小作坊。部分小作坊甚至沒有經營許可證,無證經營的紅糖加工作坊生產設施落后,生產工序混亂,生產環境不符合食品生產衛生標準,個別小作坊存在“加白糖”等以次充好的摻假行為,無法保證紅糖的品質,甚至影響“義烏紅糖”的名譽。而一些公司化運營的紅糖加工廠雖然符合生產標準與規范,但是產品以壓榨紅糖為主,無法對紅糖進行深加工,缺少紅糖產品的創新。究其原因,是紅糖產業進入門檻低,缺少紅糖生產標準及紅糖產品的生產創新能力。
1.3 銷售渠道單一,品牌知名度低
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義烏紅糖的銷售渠道有所擴大,在各大電商平臺都可見義烏紅糖在售。但是由于義烏紅糖的生產缺少標準規范與產品深加工的能力,競爭力較弱,義烏紅糖的銷售仍以線下為主。小作坊型紅糖加工廠的銷售以自產自銷為主,公司化及村辦紅糖廠的銷售以超市、農副產品市場銷售為主。總體而言,線下銷售以本地或附近地區為主,并未深入到整個中國市場。單一的銷售渠道會影響義烏紅糖的市場占有率,也不利于義烏紅糖品牌的宣傳。義烏紅糖有著多年的歷史與傳統,雖然義烏紅糖獲得了農業部頒發的義烏紅糖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其制作技藝正式被列入第四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并于2017年獲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地理證明商標,但是義烏紅糖并沒有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品牌多而小,如義烏人熟知的“敲糖幫”、“洪太”等品牌,僅在義烏或是附近地區有所宣傳,并未將知名度擴大至整個中國。在紅糖高端市場方面,由于義烏紅糖銷售渠道單一、品牌知名度低,相比“臺灣黑糖”以及一些新興紅糖品牌,義烏紅糖在搶占紅糖高端市場方面處于劣勢。
1.4 缺少產業創新,紅糖產品附加值低
由于義烏紅糖生產工藝簡單,紅糖廠又以小規模制糖廠為主,所生產的產品基本是以原糖為主,在原糖基礎上,創新出紅糖麻花、紅糖酥餅等簡單產品。整體上看,義烏紅糖產品有所創新,但是缺少亮點,所涉及的領域過于狹窄。義烏紅糖產業的進入門檻低,導致大部分紅糖廠都無法實現規模化生產,也缺少產品的創新意識與研發能力,無法實現紅糖產品的創新,更無法提高紅糖產品的附加值。義烏紅糖有著上百年的歷史,但是從現有的產品、品牌看,并沒有發揮百年傳承的優勢,義烏紅糖的發展處于一個瓶勁期。
2? 基于產業鏈視角的義烏紅糖產業發展路徑
2.1 建立健全紅糖產業標準制度,實現產業集聚
首先,要實現糖蔗種植的規模化與標準化。目前我市的糖蔗種植還存在大量零散種植,零散種植品種落后,效益差,通過糖蔗種植的規模化,培育、引進等方式推廣優質糖蔗品種,建立糖蔗種植標準化基地,能夠提高糖蔗種植的經濟效益,保證紅糖原材料的供應與品質進而提高紅糖品質。從農戶自身角度看,規模化種植能夠大大提高糖蔗的出產率,從而保證了農戶的自身利益。
其次,要建立健全紅糖生產標準與技術規范。義烏紅糖產業作為我市的傳統產業,以紅糖小作坊為主,并沿用了傳統的制糖工藝,沒有統一的生產標準與技術規范對其進行規范。目前,我市發布了《義烏紅糖》、《義烏紅糖加工技術規程》等紅糖標準,相關部門應在此基礎上不斷建立健全紅糖產業標準與技術規范,保證紅糖生產能夠符合生產標準與食品安全標準,在工藝上能夠不斷創新提升,做出更高品質的義烏紅糖。另外,相關監管機構應當做好監督工作,杜絕一切以次充好的摻假行為。同時積極促進各紅糖小作坊之間的合并,通過紅糖小作坊之間的合并實現產業集聚效應,有利于相關部門的監管把控,也有利于資源的整合利用,盡早實現紅糖生產產業集聚化、規模化、標準化、科學化,提高義烏紅糖產業的經濟效益。
2.2 拓寬銷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
當前的義烏紅糖的生產模式非常不利于銷售渠道的拓寬,實現義烏紅糖產業集聚化、規模化、標準化之后,在保證義烏紅糖品質的基礎上,應當積極擴大銷售渠道,大力宣傳并保護“義烏紅糖”這一傳統品牌,打造屬于義烏紅糖的知名品牌。積極響應“一帶一路”、“互聯網+”等國家戰略,不僅要打開中國的紅糖市場,更要打開世界的紅糖市場,利用政策實現義烏紅糖的走出去。例如,可以與下游紅糖深加工企業進行合作,實現銷售訂單化,也可以積極參加各類農產品展會,對義烏紅糖進行推廣。過去由于缺乏品牌意識,“義烏紅糖”并沒有屬于自己的知名品牌,不利于“義烏紅糖”的對外宣傳。因此,義烏紅糖產業在整合其資源時,要充分利用“義烏紅糖”的行業地位,在保護“義烏紅糖”這一品牌的同時,也要提升義烏紅糖的品牌知名度。
2.3 實現紅糖產品創新,提高產業附加值
義烏紅糖產品主要有紅糖原糖、紅糖麻花、紅糖生姜等簡單加工產品,并沒有將產品細化或是創新。在未來發展中,義烏紅糖產品應明確自身產品定位,同時提高產品的研發創新能力,進入紅糖的高端市場。例如,豐富紅糖產品的種類,對紅糖產品的外包裝進行創新設計,與下游企業進行合作研發新產品等。護膚品行業已出現紅糖潔面等產品,那么義烏紅糖也可以研發創新,開發出更多的新產品,可以進入不同的行業領域。同時,也可以根據客戶需求生產紅糖,從紅糖產品到產品的外包裝都可以根據客戶需求進行訂制,以實現紅糖產品的個性化生產。
2.4 弘揚義烏紅糖文化,發展義烏紅糖產業
義烏紅糖作為義烏的傳統產業,能夠成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與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地理證明商標,必然有著其歷史淵源與文化內涵。每到紅糖飄香季,義烏總會有大批市民去各紅糖廠榨糖、買紅糖產品,已成為一個傳統習慣,目前相關部門也正在大力推廣“紅糖旅游專線”,開展“紅糖節”等活動宣傳義烏紅糖。在“鄉村振興戰略”等政策指向下,義烏可以在糖蔗種植基地周邊建設一個集生產、加工、銷售、旅游于一體的紅糖園區,開發以“義烏紅糖”為主題的文化項目,如向游客展現義烏的紅糖制糖流程,讓更多的人知道義烏紅糖是經過一道又一道嚴格的生產工序生產出來的。同時在紅糖銷售與品牌宣揚時,融入義烏的紅糖精神,如“雞毛換糖”等義商精神,不僅能向游客宣揚義烏的紅糖文化,提升“義烏紅糖”的品牌知名度,更能推動義烏紅糖產業的發展。
3? 總結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各紅糖品牌都在不斷地搶占紅糖市場,義烏紅糖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壓力,此時我們應當化壓力為動力,去探尋一條符合義烏紅糖產業發展的科學發展之路。為了更好地推動義烏紅糖產業的發展,需要政府部門的政策扶持與推動,也需要行業內實現自身的資源優化配置。隨著義烏市場的開放與進步,義烏紅糖應借此契機大力創新發展,構建并拓寬符合義烏紅糖產業發展的產業鏈。義烏的紅糖產業作為義烏市的傳統特色產業,我們不僅要不斷擴大發展義烏紅糖,更要在此基礎上推陳出新,將義烏紅糖發揚光大,以此推動義烏市地方特色產業與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德鋒,曹祿乃,張賢亮,吳優賽,王時龍,王桂芝,劉新建.義烏甘蔗和紅糖可持續性發展的對策及建議[J].甘蔗糖業,2015(02):60-63.
[2]義烏紅糖產業發展報告2019.
[3]成德寧,汪浩,黃楊.“互聯網+農業”背景下我國農業產業鏈的改造與升級[J].農村經濟,2017(05):52-57.
[4]任志倫,駱華濤.義烏市糖蔗種植與紅糖加工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6(06):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