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捷
摘要:智慧物流是物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無人機配送是智慧物流發展的必然結果。通過分析智慧物流背景下,無人機配送的發展現狀以及存在問題,從而提出相對改進建議,從而為企業完善物流配送體系提供借鑒。
Abstract: Intelligent logistics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dustry, and UAV distribution is the inevitable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By 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UAV distribu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logistic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lative improvement suggestions,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logistics distribution system.
關鍵詞:智慧物流;無人機;物流配送
Key words: intelligent logistics;UAV;logistics distribution
中圖分類號:V279?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6-4311(2019)29-0218-02
0? 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人工勞動成本在不斷提升,企業靠低成本或擴大銷售量已經難以獲得利潤,基于此物流業尋求機械自動化、物流智能化以降本增效提升利潤,智慧物流對促進我國物流行業的發展凸顯的尤為重要。國務院于2017年出臺了《關于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通知》,提出智慧物流上升到“引導新一輪經濟發展和產業變革動力”這一新的高度。智慧物流促進物流企業轉型升級的同時,智慧物流技術的應用提升了物流企業運作效率。最早起源于軍事領域的無人機,在智慧物流為契機的帶動下逐漸應用于商業領域,特別是針對物流企業的無人機配送業務。基于智慧物流背景的烘托下,對無人機配送發展進行探索性地分析,可構建一個更加完善的物流配送體系。
1? 無人機配送發展現狀分析
隨著配送需求的加劇以及人力成本的提升,無人機受到了物流企業的垂青。目前,無人機配送主要針對偏遠地區的“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業務以及特殊環境下的配送業務。京東物流、蘇寧易購、順豐等企業已經逐漸應用無人機技術,進行商品的配送。無人機配送改變了傳統人工配送方式,將無人機技術引入到物流配送,可極大限度地去開發低空的經濟價值,從而驅動先進物流配送技術的迭代更新。
1.1 配送業務時效性增強
配送時效性的提升,是無人技術帶給物流配送最為顯而易見的改變。傳統的人工配送會受到運送車輛不足、交通擁堵等制約因素的影響,配送實效性無法保障。隨著商品訂單量的日益提升,物流配送實效顯得尤為重要,物流企業要盡可能的用最短的時間將商品送達到客戶手中。先進的無人機配送技術滿足了客戶對實效性的需求,極大地降低了人工、時間成本,也降低了一些生鮮商品的損耗。可以說,無人機配送使智慧物流企業在客戶服務的同時,打破了制約物流服務的空間限制,擴大服務空間范圍,解決物流配送道路堵塞造成的時間不準時問題。如,菜鳥近兩年采用無人機技術運輸春茶,將原本需要兩個小時的運輸時間,大大縮短到了兩分鐘。
1.2 配送路線突破地域限制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一、二線城市的交通日漸擁堵,經常會出現交通癱瘓的現象,無人機配送業務可改變這一制約因素的影響,選擇最短路線去做到暢通無阻的配送。同時,無人機打破偏遠地區對物流配送地形、地貌的限制,可翻山越嶺、跨越河流進行配送,使運輸自由度大大提升。如,京東大促期間利用無人機技術,通過高空運輸將多省市的小件商品進行配送。
1.3 降低配送成本
使用無人機配送可以極大地降低配送成本,因此,智慧物流企業選擇使用無人機技術配送。電商平臺節日大促期間,會使物流需求量暴增,智慧物流企業選擇使用無人機進行物流配送,可以減輕人員短缺、臨時招人進行培訓等人事管理問題,極大地降低了智慧物流企業的勞動成本。
2? 無人機配送發展遇到的問題
盡管先進的智慧物流企業逐漸涉足無人機配送業務,但是由于無人機配送在實際操作中,還存在法規法規不健全、安全度、應用度等問題,導致對于無人機配送業務還處于探索性的階段,尚未形成規模效應。
2.1 相關法制法規不健全
我國對無人機的發展,保有開放的態度。于近幾年不斷頒發相關管理條例,如:2015年頒發的《輕小型無人機運行試行規定》,2017年頒發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都對無人機載物起飛做了相關要求。但是,目前并沒有無人機落地的實施細則、條例以及相關的無人機配送業務的行業標準進行規范。特別是監管部門并沒有給出明確的態度,可能是由于無人機發展前景的不確定性造成的。特別是對于一些既存的民用法則,無人機配送的商也規范也處于模糊階段。在一些行業法規面前,無人機配送業務的應用也受到質疑,如,我國快遞法規要求快遞派送需要本人簽收,即使是代收也要本人同意,并將簽收單據保存,但是無人機派送時如何進行實際簽收操作,也是一個需要修正的問題。無人機配送應用到商用領域應建立單獨適用的法制法規去加以規范,也需要特別指出無人機要最大限度地切實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確保公民的生命、財產不受到損失。
2.2 安全度不高
針對無人機配送的安全問題,主要包括無人機自身飛行的安全問題、無人機所承載商品的安全問題、無人機配送航線安全問題以及公眾自身財產、信息安全等一系列問題。無人機會出現墜機、炸機、傷人等操作安全問題。同時,無人機會受到黑客技術帶來的潛在威脅。有的黑客們會制定計劃劫持配送貨物的無人機,并通過定位確定無人機的服務范圍,去尋找范圍內的其他無人機,從而去并重新制定配送路線。破壞它們的無線連接重新制訂其他的送貨路線。盡管目前無人機技術的日益提升在改善這些問題,但是目前對于無人機的研發測試風險也很大,投入成本過高、周期過長,對于解決狀況頻出的意外,反劫持技術的研發,由于環境因素以及軟硬件設備的影響,無法有效性地針對解決,造成無人機安全測試技術依舊緩慢。
2.3 無人機配送業務應用度不高
盡管無人機可以解決在城市中的地面交通的瓶頸問題,但是在城市中的應用仍然處于起步階段。無人機配送仍要基于一些特定的場景,受續航時間、環境因素的制約,由于購置成本、操作人員成本高昂致使無人機使用成本變高,特別是在配送環節,迫使商家不得從消費者身上獲取價值,致使無人機配送目前應用在緊急的小件商品物流服務中。但是,這種緊急服務并不是普遍地區的物流需求。同時,無人機配送受商品載重影響,只能應用在短距離分撥。未來無人機續航、載重等方面的制約,影響著它在物流配送方面的應用空間。
對于風、雪、霧等惡劣天氣以及難以預料的突變氣候影響,極大地挑戰了無人機的應用場景。無人機在低空領域進行貨物配送,新的配送方式正式對飛行領域周邊的居民帶來噪聲的影響,致使受眾無法接受,無人機配送應用度不高的原因之一。由于新事物被接受需要一定的適應以及等待時間,并且無人機需要在特定的場所才得以施展,局限性無法得到突破,導致很多物流企業無法普遍應用。
2.4 無人機技能人才培養路徑單一
若想應用無人機配送業務,需要使用各類技能人才。特別是無人機軟硬件測試研發人才、物聯網技術人才、無人機設備維護人才以及物流技術人才等。智慧物流企業對高技能物流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導致對物流人才的供給缺口增大。因此,需要高校培養一系列人才。然而,目前較少有高職院校開設無人機專業,大多是通過培訓機構組建師資進行培訓學習,同時,由于我國無人機技術的應用較晚,也較少出現對于無人機技術的專業培訓機構專業度不夠、培訓費高,對于輸送的人才在研發與生產應用上都無法滿足智慧物流企業的需要。
3? 促進無人機配送發展對策建議
3.1 政府要加快構建完善的無人機配送法制法規
現階段,隨著智慧物的迅速發展,無人機配送已經是我國智慧物流的發展必然趨勢,為切實保障無人機配送的安全性,我國相關監管部門要構建并完善無人機配送相關法制法規。對于已有的相關法規進行不斷的完善,特別是對于無人機在配送過程中出現的撞機、對建筑物造成的損害以及對于公民造成的人身傷害等問題,要明確責任劃分,對后續賠償也要進行具體金額的詳細說明,保證無人機配送時有法必依,出現問題時可以有法可依。同時,為使得讓無人機配送由差異化走向標準化、統一化、規范化,從而構建良好、有序的物流配送體系,相關行業人員應及時制定無人機配送相關行業標準。
3.2 加強無人機的研發投入,增強安全性能
無人機配送在飛行速度、時間和載物重量受到天氣變化的影響,應加大在無人機性能上的投入成本,切實保證無人機在面對惡劣天氣時,可以暢通無阻的進行配送業務。同時,研發人員應對無人機不斷進行噪聲以及安全性能的調試,確保群眾不受到傷害或將所受到的傷害降到最低,從而間接完善無人機配送安全機制。由于無人機購置成本高,對于無人機的原材料要進行合適的選取,保證使用性價比高的材料,從而為后續大量投入使用降低生產成本。對于無人機軟硬件進行優化后,增加無人機反偵察的安全性能,切實阻斷黑客的不定期有計劃侵害。
3.3 加強無人機配送的市場推廣,使得無人機配送被大眾接受
無論是應用無人機配送的智慧物流企業還是無人機配送服務時涉及到的周邊領域群眾,都應進行市場推廣工作。讓智慧物流企業更加重視無人機配送業務,從而加大投入力度,促進物流配送體系發展。讓群眾更加理解無人機配送帶來的便捷性與高效性。
3.4 高校應加強無人機配送相關人才培養,與企業實現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
無人機配送的發展依然處于摸索階段,高校應多與所合作的智慧物流企業進行交流,教師從企業實際需求出發,去教授學生。從而使學生通過所學,可更好地服務企業。
4? 總結
智慧物流帶動著無人機配送的發展,智慧物流企業借助無人機對貨物進行配送是物流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盡管無人機配送會受到政策、技術、環境的影響與制約,但智慧物流企業只要抓住發展契機,確保無人機物流配送的安全性,從而實現高效、穩定的物流配送體系,無人機配送就可為企業發展帶來巨大潛力。
參考文獻:
[1]劉世龍.智慧物流背景下現代物流業發展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9(06):387.
[2]余娟.我國智慧物流發展趨勢、存在問題和對策研究[J].價格月刊,2019(02):65-69.
[3]王凌霄,岑仲迪.無人機在農村電商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應用研究[J].中國市場,2019(06):162-163.
[4]梁璐莉,呂文紅,葛家麗,劉亞京.無人機物流發展綜述[J].物流技術,2018,37(12):41-45.
[5]翁丹寧.無人機物流配送的主要影響因素分析[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08):170,218.
[6]李紅霞.基于智慧物流新模式無人機快遞的研究[J].科技資訊,2019,17(14):1-2.
[7]劉林山.無人機在電商物流運輸業應用現狀及展望[J].起重運輸機械,2019(05):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