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沛
校企合作是促進我國人才培養的有效手段。當前,我國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方式正陸續展開,但總體來說,校企合作背景下通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仍有優化空間。基于此,本文首先簡單闡述了校企合作的內涵以及其對通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意義,分析了當前存在的問題,隨后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革改進措施,以供相關人士交流參考。
通信工程專業是我國高等院校的重要專業,其培養目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模式應逐步改進以符合社會發展需求與行業發展需求,因此與企業合作培養學生有其發展的必然性。然而當前,我國高校通信工程專業對充分利用校企合作開展教學的實踐還處于初級階段,考慮到校企合作的內涵以及通信工程專業的特點,明確校企合作對通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的意義,有利于促進我國通信工程專業人才與教學的發展。
從廣義上來講,校企合作是指由教育機構和產業界通過各式合作活動,在人才培養、科技研究、社會服務等方面達成合作,促進人才教育的同時,產業界也可充分利用人才。從狹義上來講,校企合作則主要指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該教育模式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充分結合院校的理論教育與企業的實踐經驗,使校園文化和企業文化有機結合,彌補傳統院校理論教學空洞的劣勢,培養符合社會需求與行業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社會信息化的不斷發展,通信工程專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作為一個工程類專業,應用是其人才培養的宗旨。以科學和技術為基礎和手段,培養符合通信業在網絡、設備、系統的設計、研發與管理等方面要求的應用技術人才,以適應市場需求和服務社會。因此,培養通信工程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是該專業教育的重點。校企合作很好地為通信工程專業實踐教育搭建了有效平臺,通過與企業多元化的有機結合,使學生能充分利用專業理論知識進行實踐,增強學生的職業素質與技術操作能力,培養其分析與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通信工程專業展開校企合作教育無疑是一個雙贏之舉,學??梢岳闷髽I加強學生實踐能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企業亦可利用學校的教學、實訓等場地為學生提供職業技能培訓,降低培訓成本,同時為企業儲備優秀人才。此外,校企合作還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培養,教師也能從校企合作中積累更多的實踐經驗。
3.1 缺乏完備的實驗條件。課程實驗是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作為以培養應用技術人才為目標的工程類專業,學生應掌握基本的電子信息專業操作技術,對學生的實踐運用能力較高,然而當前我國眾多通信工程專業雖然配備了一定的實驗設備、環境,但不夠完善,學生動手機會較少,教學效果不佳。
3.2 偏重理論教育,實踐教學重視低。對于培養符合社會需求與市場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組織有質量的實踐教學是必要之舉。然而目前通信工程專業仍以理論教育為主,照本宣科,對實踐教學的意義與重要性認識不足,忽視對實踐教學的總體規劃與設計,缺乏必要的有效的實踐教學,學生的應用能力較低,缺乏創新性。
3.3 通信技術與實驗脫節。學校目前可利用的通行工程專業的實驗用具陳舊,仍采用簡單的試驗箱、測試儀器,設備更新慢,且實驗方法簡單,實驗環境單一,跟不上現代通信技術的更新步伐。
3.4 教師經驗不足。學校通信工程專業的教師,大多是“來自高校歸于高校”,教師缺乏足夠的實踐經驗,缺乏對通信行業情況的切身體會,對企業先進的通信技術與設備掌握不足,缺乏一定的實踐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在教學中也一味重視理論知識的傳授,忽視對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3.5 缺乏專業實習崗位。通信工程專業的高應用性必然對學生的實踐能力要求較高。但由于缺乏足量的專業實習崗位,學生得到不足夠的實習鍛煉,對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不到較好的運用與創新,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同時也容易打擊學生學習興趣與自信心,影響教學效果。
3.6 缺乏校企合作意識。傳統教育中,學校一直被喻為象牙塔,導致一些學校不愿與企業接觸,通常都是企業主動找到校方合作,學校校企合作意識薄弱。然而通信工程專業自身的專業應用特性,必然要求與企業實踐的有機結合才能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培養真正社會所需的應用型人才。
4.1 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優質的校企合作平臺是實現通信工程專業與企業有機結合的物質前提。學校和企業要平等溝通交流,協調配合,劃分責任區域,分別負責校企合作平臺的運行與業務,制定學校主導、企業輔助、共商共建共賞、平等互利、互利共贏的現代企業化運營管理模式。此外,雙方可定期走訪,學校要掌握對企業用人需求的信息,以符合市場與社會需求導向來培養通信工程行業應用型人才;加強雙方交流合作,請企業優秀專業人員或管理人員來學校進行講座培訓,甚至擔任通信工程專業教學任務。企業要增進對專業學生的了解,定期宣講,設立企業獎學金,提高自身品牌形象,為自身發展儲備優秀人才。
4.2 優化課程結構。通信工程專業的應用性特點決定了學校的課程結構必然要與通信工程市場相聯系。學??梢愿鶕罱ǖ男F蠛献髌脚_,以合作企業為切入點,了解通信工程市場上的用人需求,根據市場與社會的需求,合理調整課程結構,修改、優化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增設相關的職業技能教學課程,不斷優化專業課程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的內容,使其更符合通信領域實際需求。
4.3 強化實習基地建設。加強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構建“校內實習基地”與“校外實習基地”雙保障。一方面,學??山邮芎献髌髽I的設備捐助,充實校內實習基地的通信工程專業設備;另一方面,借助合作企業的通信網絡平臺,派遣學生進行參觀、學習,并要去完成相關課題報告,督促學生有效利用參觀學習機會,增強學生對通信網絡的了解,提高通信專業技術。
4.4 提高師資隊伍質量。借助校企合作平臺,派遣教師到合作企業進行參觀學習,甚至頂崗實習,增進教師對通信網絡實踐與設備的理解,提高其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加強和合作企業相關通信技術人員的溝通交流,掌握通信行業最新技術與行業發展信息,提高教學質量。
4.5 建立校企合作管理考評體系。校企合作的管理考評體系應附屬于教學體系。參考市場崗位需求、企業職業需求,建立合理的考評標準體系。將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與實踐能力、綜合能力納入考評指標,促進通信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與通信工程行業有機結合??荚u方式應避免單一化,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操縱能力作為考核方式之一;對于理論知識,除了傳統的閉卷試題考核外,還可以合理設置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考核方式,并可與企業進一步合作,共享雙方試題庫,擴展考核范圍。
高等院校與企業的有機結合,有利于充分發揮雙方的優勢,促進雙方共同發展。通信工程專業應充分利用企業實踐優勢,搭建優質校企合作平臺,優化教學資源,并利用該平臺優化自身課程結構、強化院校專業實習基地建設、促進通信工程專業實習的多元化、提高自身師資隊伍質量,并構建全面的校企合作管理考評體系以保證校企合作平臺的有效運行,促進應用型專業人才的培養,提高通信工程專業教學質量,促進自身的長效發展。
本文系懷化學院2017年教學改革研究重點項目13號。
(作者單位:懷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