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秋暉
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作為一項為國家培養人才的重大工作,一直都在不斷的進行改革工作,以適應社會的發展,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出更多高素質人才。當前,我國教育改革工作中,明顯注重于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和提升。而法治素顏對于現代社會發展尤為重要,因此本降溫就對中學道德與法治教育提升學生法治素養進行相關探究。
十九大以來,國家對依法治國的依據做出來適應時代發展的時代,表明了國家堅決推薦依法治國的決心。因此,適應國家依法治國的整體布局安排,我國的中學教育中也應該突出法治素養的培養,這也提高學生核心素養工作的重點。因此,本文就將進行相關教學工作的探究和分析。
當前,國內對法治素養內涵的看法,主要是有兩種,其一,是通過教學工作使學生了解一些法律知識,并且能夠把法律知識應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運用法律知識武裝自己,能夠更好地維護自己的各項權益。而第二種觀點認為,學生在進行法律知識的學習時,必須與自己所生活的社會環境發生關系,也就是把法律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起來。首先在具體的社會情境中學習一些法律知識,使學生更好地獲得情感體驗,把法律知識奉為一種信仰,在生活中能夠更好地運用法律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綜上,這兩種基本的觀點,筆者從中可以總結出,所謂的法治素養,就是學生對法律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再把這些理論知識能夠很好的應用到實際生活中來解決問題,維護自己的權益。
2.1 把三維目標與提升法治素養充分結合
教師在進行授課時,要注重樹立明確的培養目標,并且要把這個目標的設定向著對學生法治素養提高的這一點上靠近,也就是通過授課,把三維目標的設定與提升法治素養充分結合起來。在教學工作中,八所設定的三維目標作為教學的主要任務,然后再在實現三維目標的過程中,把培養學生的法治素養巧妙的融合進來,從而從根本上提升中學生的法治素養。
例如,教師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的教學中,在八年級上冊《預防犯罪》這一課的教學中,首先,教師要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和對學生自身情況的掌握從而進一步去設定一個三維目標,例如對學生情感的陶冶,幫助學生樹立一個積極向上額人生態度,并且確立起一個健康的世界觀價值觀。接著,圍繞這個三維目標,教師就可以展開教學工作了,在實現這三個三維目標的過程中,使學生明確法律的重要性,時時刻刻銘記法律,讓學生首先犯罪行為的基本特征,知道一旦犯罪將會受到的懲罰,明確犯罪的危害和后果,從而樹立學生懂法守法的意識。通過這樣的授課方式,就實現了提升法治素養和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效結合。
2.2 善于觀察 從課本中挖掘法治教育的資源
教師在進行法治道德教育之前,一定要對教材仔細地研究和分析,從同學們都熟悉的課文內容入手,看看是否能夠從不同角度發現一些可以用來進行法治教學的資源。
這樣做的好處是,既適當的對課文內容做了一定程度上的延伸,增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把握和理解,開拓了學生的思路,同時,又從一個對學生相對而言更易于接受的教學資源入手,對學生進行了法治素養的培育和提升。
同時,從另一角度來說,也省去了教師從大量的資源庫中挑選案例進行教學的煩惱,從課本入手,并創新性的運用課本知識和內容,從而推進了法治道德教學的進程。
但是,在運用這種方式的同時,也要注意對課本內容要是當地的延伸,而不能過分解讀,否則既會誤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達不到真正想要的教學效果。
2.3 盡可能多的引用社會資源進行教學
當前我國應試教育體制下,中學階段最主要面對的考試是中招考試,而在中招考試時,許多命題專家都會傾向于對當時社會熱點事件的考察,或者是以當時的熱點新聞作為大的命題背景,因此,在進行中學階段的法治道德授課中,也要盡可能多的引用當時的熱點事件。
首先,教師要對社會熱點新聞進行歸納總結,進而再結合教材,從不同角度去對這些熱點素材進行法制觀念上的解讀。這樣做的好處是,即通過引入社會熱點作為課堂資源,充分調動和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同時也適應中招考試的命題趨勢,對學生進行應試教育模式下的法治道德素養的提升。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還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在課堂上,又能夠“走出課堂”,充分開拓了視野和思維,對于中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2.4 教師要注重對于自身素養的提升
為人師者,必須自身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思想道德水平,這兩者是缺一不可的。因此,在進行法治道德授課時,教師首先要以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為前提和基礎,不斷通過學習來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把學習看作是一種終身應該堅持的事情,其次,又要不斷的學習法律知識,結合實際案例進行分析和研究,創新課堂授課模式。
總而言之,在當前教育階段,要重視對于學生法治素養的提升,這是學生步入社會的一項必備素質,本文結合法治素養的內涵,進而又從不痛角度進行策略上的探究,希望能夠對當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作者單位:湖南省邵陽市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