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黃曉宇
那只野貓趴在6號宿舍樓外的草地上,懶散地曬著太陽。我想起了初次看到它的那個黃昏。
夕陽的余暉灑落在校園的小道上時,它的身影出現在我面前。
“它是野貓,在宿舍區會被嚇壞的。”跟我同行的同學小A輕聲地說著。
對于這只突然出現的野貓,我一點兒也不意外。學校依靠著一座不高的山丘,南面是南太武山的河灣,不遠處便是農田和眾多正在開發的樓盤。每次坐校車穿梭而過,總有一種漂泊而來、漂泊而去的感覺。亦樂山的草木,融合上幾抹紅瓦屋頂,與大自然完美結合,也就難怪會有野物出沒了。
“我們把它引到外面吧。”小A將書包遞給我,向超市走去。
夕陽就要隱沒在遠處的山嶺中了,剛封頂的大樓在光線中顯出它黑漆漆的輪廓。野貓凝望著遠方,蜷縮在水泥的階梯上。
小A帶了包吐司過來,撕下一塊,丟在那只野貓面前。野貓略帶謹慎,最終還是接受了小A的撫摸。
小A每走一步都丟下一小塊吐司,慢慢將野貓帶離出宿舍區。在宿舍區外,它停住了腳步。它飽了,打算往回走。
小A很生氣,看著它,無計可施,只好又向我投來求助的目光,我說:“別管它了,它自己會走的。”
后來,我還是常遇到它。人來人往,駐足之處,總有那灰白相間的身影。它游蕩在校園里,竟輕松地贏得了學生們的施舍和喜歡。有人留下照片,關于它;有人畫下畫作,關于它……
而今我又一次路過大葉榕下,它悠閑地趴著,和煦的光影與微風中,它瞇著眼,讓過往的人沉醉。
日子被涂上涼意,太陽的火光也慢慢黯淡下去。
小A看著我,笑了笑:“它還是一只野貓。”
我說:“或許,已經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