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慧英
廣西南寧市馬山縣永州鎮中心小學五弄教學點 廣西南寧 530607
所謂的高效課堂是指的是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教學目標或取得更高效的教學成果。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離不開教師和學生共同合作。但是,由于小學生年齡較小,自主學習能力差,因此教師就要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道數學學習中,教師必須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或方法,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提高教學成果。
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教學環境中,情境的創造比其他方法更易觸發學生的情感,使學生通過體驗情境中的問題進而產生共鳴,產生解決問題的欲望,主動去探究解決問題。這種通過實物、圖片、音樂、文字、視頻等形式為學生創設情境,更符合小學生課堂學習的需要,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圓柱和圓錐”這兩章節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將一些圓柱體和圓錐體的實物展示給學生,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圓柱體和圓錐體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在推算兩者表面積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制作圓柱和圓錐展開時的動態圖,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以更加直觀的方式展示出來,從而增強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
提問是引發學生思考的一種重要手段。在小學數學課上,教師應該通過提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問題來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認真思考,發散自己的思維,在探究中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加深對只是的理解,提高自身的成績。例如:在《角的認識》一節教學中,學生在知道角的概念,角各部分名稱,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等知識點后,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問題,給學生一定的探究方向與主題。如教師要提問:“角的大小為什么與邊的長短無關呢?”學生在討論中了解了角的邊為射線,射線不能用長短衡量,因此也無法與邊的長短掛鉤,角的大小取決于兩條邊張開的程度。面對著這些問題,學生懂得了如何思考與分析,也在探究知識過程中形成了數形結合思想,計算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只有親自嘗試才能真正認識,理解和掌握任何事物。學習數學也不例外。小學數學實用性比較強。對于學生來說,應讓他們自己動手動腦才能更加靈活地運用他們所學到的知識,不能只束縛于課本之上的知識。因此,作為一名小學數學教師,我們可以在教授完一章后,增加一些與本章知識內容相關的實踐活動,使學生能夠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加深對本章的認識。通過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學習內容,提高課堂效率。
在教學植樹問題這一課時,老師可以提問這樣一個問題:“學校里有一條全長20 米的小路,現在我們要給小路一邊種上小樹苗,每隔5 米栽一棵(兩端也要栽),那么同學們知道要多少棵樹苗嗎?”先讓他們自己討論,發揮他們的動腦能力,然后等他們討論一會兒后,可以引導他們用厘米代替米,用一條橫線代替小路,用鉛筆代替小樹苗,讓他們在紙上動手畫一畫,擺一擺,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讓他們自己動手實踐得到答案的教學方式會比老師直接講過程給出答案的方式更好,課堂效率也會更高。
要想構建高效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就應將生活實例引進課堂,提高他們的數學學習體驗。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還可以達到鞏固數學知識,感受快樂,形成創新思維的目的。還能建立極強的學習信心。教師應引導學生找出生活中存在的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高效率。例如:在《圓柱和圓錐的認識》教學中,教師先播放課件,讓學生認真觀察畫面中的陀螺,有我們認識的哪種形體?還有一種形體你認識嗎?教師在學生觀察中適時引入圓柱和圓錐的正規名稱。然后教師展示提前準備的圓錐形物體,觀察圓錐體,摸一摸、量一量,和圓柱比一比,其與圓柱有什么不同?你能發現什么?讓學生將看到的、摸到的與小組內的同學進行交流。這樣學生都能在積極發言主動參與地學習中,獲得兩良好的學習效果。聯系生活實際進行教學,可以加深學生的知識記憶,達到了高效學習數學的目的。
總之,小學數學教師要想打造高效的數學課堂,就需要不斷創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以此激發學生的數學熱情,因而才能提高數學課堂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