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林肯星報》11月10日文章,原題:中國放眼長遠,美國總是被動幾年前,有人問普利策獎獲得者專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亞洲崛起中的國家中印,他會押寶哪國。他選了印度,解釋說,中印都走在通往未來的高速路上,但印度作為世界最大民主國家,前面的路是暢通的,而中國作為世界最大共產黨國家,會碰到一堵他所說的墻。如今,美國農民只看到一堵墻——讓他們感到痛的關稅。
在美中繼續磋商特朗普政府所說的更大貿易協議的“第一階段”時,中國在做兩手準備。中國推動的15國參與、以亞洲為中心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接近完成。該協定值得注意。首先,與明確排除中國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不同,亞洲的這個協定是中國推動的。據彭博社報道,哪怕是取得部分成功,它都很可能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貿易集團”。這對美國農民可不是好消息。
這個新貿易集團包括了墨西哥、日本這類美國糧食的購買大戶。這個以中國為中心的自貿協定很快會生效,在當前美國掀起的貿易緊張之際,有關這個協定的其他兩個事實尤其令人擔心。
首先,印度是重要部分,最后卻退出了。原因據稱是擔心中國制造業威脅印度國內就業增長和數千萬小農戶及貿易逆差擴大。中國非常大度地接受了印度退出,并強調歡迎它在情況變化時回到該集團。爽快接受甚至對印度不可預見的舉動表示理解,表明中國如今愿意利用外交而非肌肉擴大自己的地區和全球影響力。這種意愿可以說近乎前所未有。
同樣令人擔憂的是,參加東盟會議的美國商務部長羅斯稱,RCEP是非常低級別的協定,跟TPP不是一個量級的。特朗普政府居然看不起一個“涵蓋全球40%的GDP、世界45%人口的”新貿易協定,居然敢把它與特朗普政府兩年多前棄如敝屣的那個貿易協議相比。
現在,中國力推的更大貿易協定進入收尾階段,卻沒有美國。同時,白宮繼續單干,卻希望讓中國更多購買美國農產品。于是,白宮公開迎合其農村選民,而中國,不論有墻沒墻,繼續按自己的節奏放眼長遠。▲
(作者艾倫·戈伯特,喬恒譯)
環球時報20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