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六堡茶因產自廣西的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鄉而得名,屬于后發酵黑茶。本文將從消費者對六堡茶品質的需求和存儲辦法、生產廠家的加工技術和存儲技術等方向淺談六堡茶的現狀與存儲技術。
關鍵詞:六堡茶;需求現狀;加工技術;存儲技術
隨著六堡茶市場的飛速發展,茶葉消費者對六堡茶需求量大幅提升,很多商家出于利潤最大化的目的,六堡茶流通市場上不乏造假現象。虛報年份、假冒原種、濕倉做舊等等手段充斥市場,用水深坑多形容一點不過分。
一、六堡茶的現狀
1.消費者對六堡品質的需求表現
(1)過分追求六堡茶年份茶——老茶。六堡茶從清末到解放前以私營小作坊經營為主,茶葉的產制、交易中心在六堡鎮,大量粵商在六堡鎮合口街設立茶莊,茶農把茶葉賣給茶莊,然后通過西江水路(茶船古道)運抵廣州,再出口港澳及東南亞。解放后,茶葉屬于統購統銷的物資,六堡鄉及周邊的茶區,成立了初制所,而六堡茶的精制,主要由梧州、橫縣、桂林三家國營茶廠負責,由茶葉進出口公司負責銷往港澳以及東南亞地區,當然現在橫縣、桂林包括六堡鎮的公社茶廠已基本不復存在。
(2)熱衷于野生原種六堡。六堡原種也叫六堡群體種,是在六堡這個獨特的氣候環境中分化變異千年的茶樹古老品種。它的一個有紫芽、大葉、小葉及中葉等5、6個各具特征的茶樹組成的一個群體。
2.六堡茶的加工技術
(1)傳統六堡茶。也稱古法六堡茶或農家茶,即用六堡原種為原料,沿用舊時制茶工藝而制成的六堡茶。大體上可分為兩種制程:
其一:鮮葉采摘——鐵鍋殺青——揉捻——悶堆——復揉——干燥。
要點說明:傳統炒茶(殺青)是用鐵鍋的,不借助機器;悶堆與渥堆不同,悶堆是利用揉捻后茶葉自身帶有的水分,讓茶葉輕微發酵;在干燥環節,傳統工藝一般用小火焙干。干燥后的六堡茶,被茶農懸掛于灶臺上或存放于木板閣樓上,防潮儲存,自然陳化。
其二是單蒸、雙蒸或多蒸。
這種傳統制作,可理解為是對六堡茶的一種再次精加工,即用干燥好的六堡干毛茶,通過蒸氣,受熱并吸收水分,之后再放置于筐內悶一段時間,讓茶葉發酵更進一步,以形成更為醇和的口感為目的。
品質特點:剛加工完成的傳統工藝六堡茶,其條索完整,最初的品質表現為葉色墨綠或灰綠,香氣清幽鮮爽,湯色淡黃綠,味醇和。并帶有獨特的煙香。
(2)現代工藝六堡茶。也直接稱為六堡茶或廠家茶,即使用冷水渥堆發酵工藝,大規模批量生產的六堡茶。其工藝產生于上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六堡廠茶的性質為熟茶。
現代工藝六堡茶的加工工藝一般為:六堡茶毛茶—加水增濕—翻勻—渥堆—高溫焗蒸—裝簍—陳化—六堡黑茶。
品質特點:六堡茶成品茶外形條索緊結勻整或外形端正勻整,色澤黑褐油潤,湯色紅濃,香味陳醇,有陳香。
二、六堡茶的存儲技術
從主要因素而言,影響茶葉存儲,導致其發生變化和陳化的四大因素是溫度、濕度、氧氣、光線,再有就是陳放環境的干凈、氣味等。六堡茶的存儲,需將這些因素加以分析,其中恰當的溫度濕度等為利于陳化的因素,陽光直射、雜味串味等為劣變因素須注意避免。
1.消費者對六堡茶的存儲方法與表現
(1)從書本上學習的存儲方法。中國是茶的發源地,茶的品種而非常多,其基本大類就有綠茶、紅茶、黑茶、青茶、白茶、黃茶等,而我們看到很多書上都有關于茶的存儲的一些辦法,如“抽真空”、“密閉”、“低溫”等措施,常見于青茶類。
以上的存儲方式存的的六堡茶品質會出現如:六堡茶香氣、滋味沉悶不顯,湯色渾濁不透等問題。
(2)從他人口中了解到的存儲方法。因六堡茶是廣西本土產品,且對存放地點并不挑剔,不論是空間大或小,是閣樓還是專有茶倉庫,只要不受陽光直射,不受雨淋便基本適宜存放。便讓六堡茶在沒有包裝或者包裝不嚴實的情況下,直接暴露在空氣中。
以上的存儲方式存的的六堡茶品質會出現如:香氣、滋味淡薄不聚等問題。
(3)利益最大化的存儲方式。因六堡的市場需求量的大大提升,部分商家為達到利益最大化的目的,通過高溫高濕的方式來存儲六堡茶,讓其在短時間內達到老茶的部分特質,謀取暴利。
以上的存儲方式存的的六堡茶品質會出現如:陳香顯著但不持久、滋味淡薄不耐泡、葉底堅硬無活性。
2.六堡茶的存儲方式。農家茶、廠家茶宜分開存,茶很容易吸味,所以,我們存放茶葉的地方必須遠離污染和味源,如香精、香皂、檀香、香木、樟腦等氣味濃重的物品。
(1)大批量六堡茶的存儲方式。在廠家大批量生產情況下,傳統工藝六堡茶與現代工藝六堡存儲皆為用竹笠盛裝貯藏于干凈、通風、陰涼的倉庫內,讓其自然陰干陳化,待來年運銷。入庫時,一般堆疊三笠高位,且笠間需用木架間開,以利通風排濕,又安全牢固。入倉初期要注意觀察倉內的溫濕度的變化,以保持室內溫度28~ 34℃左右,相對濕度85%為宜。如果過高或過低,要及時開啟或關閉門窗,以防因高溫而引起燒心或濕度過大而發生霉爛變質。
(2)家庭小批量六堡茶的存儲方式。存放六堡茶溫度和濕度是關鍵,根據季節變化和存放地點因地制宜,務實、靈活,個中既有效果又有樂趣。家庭小批量存放六堡茶可選用的器具分為瓷器、陶器、竹篾編織物、竹木器物等幾大類。
用瓷甕放置六堡茶得留心,廠家茶特別是略帶酸氣的新茶偏于潮濕,不宜放入這種容器,還是放入竹編籮筐或陶甕較好。瓷甕以存放陳茶為宜,特別是已經非常完美的老茶,用瓷質的容器放置更為適宜。
陶罐細分為上釉與不上釉兩大類。上釉的陶甕保濕度較佳,活性適中,同樣適合放置陳茶。不上釉的陶甕、竹編籮筐、竹木器物以及葫蘆等,透氣性好,有溫濕度變化,利于茶的轉化,一般的六堡茶都可以放置。
選用竹木器物(包括漆器)的話,新的竹木器具往往還有一些氣味。衡量這些器物是否適合存茶,還是以其是否有異味為前提。假如是經過長時間的晾放或采用工藝去除異味,這些竹筒、木盒、漆器之類存放茶葉,還是可以的。
三、結語
六堡茶早在唐代已經有消費,因產于六堡鎮而得名,至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歷史。清代嘉慶年間,六堡茶就以其特別的檳榔香味而當選中國名茶之列,產物遠銷至香港、澳門、日本及西北亞等地,是廣西保守的出口產物之一。歷史悠久的廣西梧州六堡茶,因其地域環境,加工工藝的特殊性,產生了其獨特的風韻。是一款老少咸宜,養胃祛濕的保健飲品。本文介紹了消費者對六堡茶品質的需求和存儲辦法與生產廠家的加工技術和存儲技術等內容,以供大家有選購和存儲六堡茶時參考。
參考文獻:
[1]GB T 32719.4-2016 黑茶 第4部分 六堡茶,2016年12月14日發布.
[2]DBS45/ 057-2018 食品安全地方標準 六堡茶(傳統工藝),2018年12月30日發布.
[3]《中國六堡茶》,彭慶忠著,2016年03月出版.
作者簡介:溫志群(1986-01-)女,籍貫:廣西賀州,學歷:大專,研究方向:茶葉科學與藝術,單位全稱:廣西榮品文化傳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