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麗
[摘 要]“影子銀行”是我國近年來金融市場廣泛關注的重要問題。自2008年金融危機出現的過程中,影子銀行在危機中產生的作用和效果,逐漸受到國內外知識分子和監管部門的重視。本文從影子銀行的概念以及中國影子銀行的成因、特點等方面介紹,思考了影子銀行對我國貨幣政策等有關方面的影響,并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影子銀行;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工具;監管
近年來,金融市場的迅速發展,影子銀行得以產生。影子銀行的發展豐富了社會投融資方式,將不同市場緊密聯系在一起,使各市場利率形成聯動,促進了我國利率市場化進程,同時使商業銀行失去管制利率的“保護傘”,促進了商業銀行的改革創新,提高其經營管理水平,但同時影子銀行也削弱了我國貨幣政策的效果。
一、影子銀行概述
現代影子銀行被定義為:“游離于傳統銀行體系之外并具有信用中介功能的組織實體和業務活動。能進行期限或流動性轉換,但其行為可能導致不適當的信用風險轉移和杠桿累積,易引發監管套利和系統性風險。”根據這個定義,我國的影子銀行包含眾多非銀行金融機構和高風險的民間融資機構。商業銀行從產生到現在,必然有相對的局限性,影子銀行作為對商業銀行的互補,一直伴隨著商業銀行發揮作用,只是在初期并未引起人們關注。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影子銀行還處于發展的初期階段,其復雜性、風險性遠遠低于發達國家,但金融創新的不斷深入也刺激著我國影子銀行的發展。
二、影子銀行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分析
影子銀行能夠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可以增進市場活力,提高中小企業參與市場的積極性。但同時影子銀行的運行是獨立于國家進行調控的貨幣政策體系之外,也就決定了其不可控性的特征,這也是對貨幣政策實施效果的巨大挑戰,貨幣政策作為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重要工具之一,其調控的是國家整體的金融市場,影子銀行的出現,意味著一部分貨幣跳出了貨幣政策的直接調控范圍,各商業銀行表內數據并不能完全反映實際金融領域貨幣需求和供給情況,削弱了貨幣政策調控的作用,國家宏觀調控的復雜性和難度進一步加大。
(一)對于法定存款準備金制度的影響
當出現大量存款流入影子銀行的情況時,或者商業銀行為了規避監管,大量開展表外業務,資產負債表不能反映銀行全部的資金流動情況,貨幣當局統計出的貨幣供應量也不是完全準確,商業銀行的存款規模降低,如若按之前確定的存款準備金率繳納,由于資產負債表中的存款基數下降,商業銀行實際繳存的存款準備金數額下降。致使存款準備金制度效果弱化。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的調控能力受阻,這使得央行利用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調控國民經濟狀況時不能得到預期效果,改善國民經濟狀況效果減弱。
(二)對再貼現政策的影響
商業銀行通過貼現對企業提供資金,而央行通過再貼現對商業銀行提供資金。影子銀行的不斷發展為商業銀行的融資提供了便利,拓寬了籌資渠道,也降低了籌資成本,保持金融資產的流動性,從而減少了對于資本市場資金的需求。隨著影子銀行的發展,更是降低了商業銀行的再貼現業務需求。
(三)對公開市場業務的影響。
影子銀行的發展促使了金融創新,新型產品的不確定風險使得央行開展公開市場業務時的風險性增大。
三、影子銀行影響下提高我國貨幣政策利用性的建議
(一)貨幣政策工具的優化與創新
常見的貨幣政策工具有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率、公開市場業務等,這是建立在貨幣當局能夠較準確統計市場中貨幣供應量的前提下有效的貨幣政策,在商業銀行業務發生變化的情況下,既然傳統貨幣政策工具的調控效果受到影響,可以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拓展其范圍,或者提出新的有效性調控工具從而更好地調控商業銀行資金的流向,使得預期的貨幣政策目標得到實現。
(二)建立包含多個中介目標的綜合體系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央行提出了一個新的中間衡量指標社會融資規模。在影子銀行的快速發展促使下,新增的貸款總量已無法準確地反映社會融資規模,影子銀行中的信托貸款等間接融資和民間借貸等直接融資擴大了社會融資規模。所以,我國應建立一個不僅包含貨幣供應量而且包含社會融資規模的中介目標體系,將二者合理區別與融合,使得當局對社會融資規模的管理和控制得到加強。
(三)加強對影子銀行的監管
加快影子銀行體系的法規建設。影子銀行的法律監管體系缺失,導致其監管缺乏依據,建立影子銀行法律監管體系很有必要,讓資金流動路線清晰化,但法律監管體系構建也面臨挑戰,由于影子銀行的靈活性多樣性,法律監管體系構建滯后與其快速變化速度,監管總有空缺余地。
結 語
影子銀行快速發展的背后總伴有商業銀行的蹤跡,就影子銀行的作用和價值來看,它如同商業銀行的孿生體,但同時它又掙脫了商業銀行的被約束機制,相對來說更加自由靈活,發展速度之快正是它不同于商業銀行的獨特優勢,是在金融領域的實際需求中發展壯大起來的,今后的快速發展是必然趨勢,對于金融領域以及國民經濟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將其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可以發揮有利的價值,反之,過度發展會影響經濟秩序并帶來風險,因此對其正確地認識并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是很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吳奇勛.中國影子銀行成因、特點及風險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7(31):79-80.
[2]程中海,周娟娟.影子銀行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影響[J].對外經貿,2017(9):105-106.
[3]趙發敏.影子銀行對貨幣政策的影響[J].現代經濟信息,2017(16):277.
[4]王正暉.影子銀行發展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研究[J].中國國際財經:中英文,2016(23):100-103.
[5]王虹.影子銀行對我國金融穩定性影響研究[D].太原:山西財經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