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翡 徐銘超
[摘 要]隨著農民工向城市的流動日益增加,隨父母進城的農民工子女這一社會群體的數量不斷擴大,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日漸凸顯。建立健全農民工子女教育的保障和幫扶措施,幫助農民工子女獲得認同感、幸福感和滿足感,使農民工子女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是社會共同關注的焦點。本文分析大學生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結合農民工子女和大學生志愿者的特點,采取不同的幫扶措施和對策,提升志愿服務項目的成效。
[關鍵詞]志愿者;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
一、大學生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活動的深度和廣度不足
農民工子女的學習和生活面臨著非常多的問題,開展普通的志愿幫扶活動還不能徹底解決全部的問題。這些問題包括親情渴望、教育渴望、城市和家庭歸屬、課業輔導需求等各個方面。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開展的“心手相牽繪七彩”志愿服務活動是關愛農民工子女系列長期品牌項目, 主要提供學業輔導、親情陪護、心理輔導、興趣培養、安全教育等專項服務。在對學生志愿者的調查中, 70%的志愿者表示,我們在項目開展的深度和廣度上沒有滿足農民工子女的需要。在己經結對開展的項目中,有的學校由于學校和教師配合度高,項目就開展得好,有的學校由于地理位置較遠,活動開展比較少、單一,無法滿足農民工子女的需要。特別是偏遠的農村地區的學校,更是如此。
(二)志愿者的服務意識和能力不足
在關愛農民工子女的志愿服務活動中,大學生志愿者缺乏系統、深入的培訓,志愿者隊伍不穩定,結對學校與大學生志愿者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與交流,難以建立彼此的信任感,項目開展的效果不明顯,表面化、形式化嚴重。在對關愛農民工子女的學校教師調查中,雖然學校教師都對大學生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活動的動機表示贊賞和歡迎,但也有很多教師指出項目開展不夠大膽自信、幫扶過程中缺乏正確有效的方式方法。
(三)大學生志愿者流動性大
“青春暖流——關愛農民子女”志愿服務項目被團中央、中國青年志愿者協會評為優秀志愿服務項目,獲浙江省政府慈善獎。這項品牌活動的長期開展,對社會、對農民工子女、對社會都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但是,這些集體榮譽不等同于個人激勵。 由于政策法規支持力度不大、社會對志愿服務的支持不到位、活動組織者對志愿服務的定位不準確,很難在大學生中形成長期的激勵政策。在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招募中,招募頻繁、流動性大的現象普遍存在于志愿服務中。
二、大學生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活動的對策與發展
(一)志愿服務項目的選擇和設計結合大學生志愿者的實際情況
大學生關愛農民工子女項目是一個雙贏的項目。對大學和大學生而言,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立德樹人的重要校外平臺。 在選擇和設計志愿項目的時候應做到量力而行、適可而止,注重凸顯大學生的志愿者服務優勢和特長,提高幫扶的成效。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以“外語+”戰略為依托,通過外教授課、學生助教翻譯、課后長期結對的形式,為農民工子女提供了良好的外語學習氛圍,不斷提升農民工學習外語的興趣,定期開展“青春暖流——關愛農民工子女”七彩課堂志愿服務活動。建立健全相關的意見反饋機制,分階段對結對的農民工子女開展問卷調查和個別采訪,及時反饋了解農民工子女的學習、生活和心理情況,并了解、采納大學生志愿者的意見和建議,發揮大學生志愿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更新改善不足,確保活動開展的質量與效果。
(二)加強志愿者的相關技能培訓
志愿者要具備與人溝通交流的能力,要不斷改進方式方法,贏得農民工子女的信任,以便與農民工子女建立長期相處的良好關系。志愿者要學習了解掌握具體的志愿服務技能, 如助學活動的教學技能、環保宣傳的專業知識、課余生活的幫助支持等,并結合英語授課和學業輔導的形式設計課程。這樣,大學生志愿者的培訓不但能使其盡快融入角色,而且能促進自我提升、自我發展。在培訓過程中,特別加強大學生志愿者對農民工子女的學業、生活和心理幫扶,改進溝通技巧,從而使農民工子女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建立健全激勵制度,增強大學生志愿者的動力
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服務項目是大學生志愿者的“家”,是他們獲得歸屬感、成就感和愛的重要來源。一方面,他們有愛心、有激情,志愿參與到幫扶農民工子女活動;另一方面,他們煩惱和憂愁,渴望有地方、有機會溝通與理解。 選擇參加志愿服務,就特別渴望獲得他人的信任與關注,獲得 “家”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我們需要結合農民工子女和大學生志愿者的特點,采取不同的幫扶措施和對策,開展關愛農民工子女的志愿服務活動。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通過外語課程,定期開展“青春暖流——關愛農民工子女”七彩課堂志愿服務活動,以青年學生干部為主,廣泛招募學生志愿者,結合大學生志愿者的實際情況,加強志愿者的相關技能培訓,建立健全激勵制度,增強大學生志愿者的動力,不斷扶助這些弱勢群體,弘揚美德,傳播正能量,引領新風尚,為建設美麗和諧中國貢獻一份力量。
基金項目:2018年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課題《高校大學生志愿者關愛農民工子女的探索與實踐——以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為例》結題成果(項目編號:Z2018003)。
參考文獻:
[1]申永東.高校共青團關愛農民工子女活動實效性研究[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32(3):50-51,59.
[2]蔡佩珍.大學生關愛農民工子女志愿活動存在的問題與對策——以麗水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勞動保障世界,2016(18):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