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世新
摘 要:文章分析了培育優良鄉土樹種,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的工作現狀,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效的解決措施,最后討論這項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關鍵詞:優良鄉土樹種;培育;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想意識發生很大的變化,對環境的重視程度逐漸增加,為此國家制定了專門的環保政策,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在這個背景下,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實施了碳匯林改造、生態擴面改造、第一重山商品林調整為生態公益林改造等政策,大大推動了現代林業的發展。在林業發展過程中,鄉土樹種培育和森林經營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關系到生態文明建設的進展。本次就對此進行分析,探究如何借助鄉土樹種培育,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
一、培育優良鄉土樹種,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現狀
1.鄉土樹種培育現狀。一直以來,人們對于鄉土樹種的重視程度不足,更喜歡外來樹種,尤其是海外樹種,再加上過去林區亂砍濫伐現象嚴重,導致鄉土樹種的種植面積逐漸縮小。新時期,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逐漸意識到鄉土樹種減少帶來的弊端,開始實施鄉土樹種的相關栽種工作,很多研究人員開始培育鄉土樹種,但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這項工作存在一些問題,鄉土樹種培育效果和規模見效不明顯,一些地區的森林覆蓋率依然較低。還有就是部分地區進行鄉土樹種培育,沒有考慮本地區的實際,以及引進樹種的生活習性,盲目進行培育,導致培育效果不良,造成較大的資源浪費。還有一些地區雖然重視鄉土樹種種植,但受限于技術和資金,種植規劃不夠科學,種植樹種比較單一,導致收效不高。
2.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現狀。我國有多樣化的森林資源,樹種很多,常綠闊葉林、針闊葉林等,但是總體上的生態環境比較脆弱,森林資源的總量較少。隨著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封山育林等政策的落實,我國的森林覆蓋率有所提升,逐漸超過25%,森林覆蓋面積也逐漸增加,天然林和人工林的發展都比較快,但相對于世界范圍內,我國的森林資源依然較少,森林資源的質量較低,林分結構不合理等,嚴重阻礙了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經營管理。
二、培育優良鄉土樹種,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
1.優良鄉土樹種培育存在問題。當前大部分地區進行的優良鄉土樹種種植工作都不太規范,缺乏專業化的技術指導。存在的問題主要突出在:選擇的優良鄉土樹種不合適,品種優良性不高,導致種苗存活率不理想,同時種植出來的優良鄉土樹種質量不高,可能出現死苗、病苗等問題,增加了補苗成本,也導致樹苗生長出現差異;在進行采種時,采種人員不夠專業,林區規模較大,人員缺乏等,導致不能及時采種,無法及時培育優良的優良鄉土樹種,制約了工作開展;政府方面的支持力度不足,資金投入不到位,缺乏對優良鄉土樹種培育工作的引導,研究和實踐資金不夠充足,技術支持不到位,導致培育工作受限;優良鄉土樹種采伐手續比較麻煩,而培育周期有比較長,因此林農的積極性不高,更傾向于種植高經濟收益的樹種。
2.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存在問題。森林資源分布不均勻,大部分森林資源分布在東北、西南和華南丘陵地區,華北、長江、黃河領域和西北地區十分貧乏,森林資源的結構十分不合理。過去很多地區為了響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大肆砍伐林木,導致天然林和原始林區面積大幅縮小,對生態環境造成很大的破壞,而且很多地區帶給林區資源的破壞是不可逆的,需要更長的時間恢復。還有就是,我國對于森林資源方面的技術研究還比較落后,技術人員比較缺乏,使得森林資源開發利用不太合理,長此以往會影響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另外,近年來森林火災、病蟲害等多發,也影響到森林資源的管理和發展。
三、培育優良鄉土樹種,促進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的措施
1.優良鄉土樹種培育措施
(1)加強政府引導和支持,地方政府要注意加強對優良鄉土樹種培育的引導和支持,重視培育優良樹種,包括適應性強、長速快、經濟價值高的樹種,這樣可以保證樹種的成活率,縮短生長周期,進而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尤其是氣候和地質水文條件等,選擇樹種,實現規模化和統一化種植,更多的選擇經濟性強的樹種,比如荔枝、龍眼、蓮霧等;加強優良鄉土樹種培育工作的宣傳,提升林農的認識,同時增加資金投入,提供財政補貼。
(2)培養技術型人才,優良鄉土樹種的培育對于人才的要求較高,需要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經驗的人才指導進行,包括樹種選育、采種、種植等方面。因此地方政府要注意加強人才培養工作,培養優良鄉土樹種培育方面的專業性人才,由這些專業水平高的人才指導林農進行樹種選育、采種和種植工作,避免種植戶因為經驗不足,技術不到位導致優良鄉土樹種培育失敗。只有在科學的技術指導下,才能培育出優良的優良鄉土樹種,實現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經營管理。
2.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措施
(1)建立森林資源管理體系,林區單位需要在國家法律法規規定,以及地方政府的規章制度基礎上,建立完善的森林資源管理體系,針對當前各個林區的森林資源管理現狀,對具體的管理工作進行適當的調整,致力于實現資源保護和質量提升,促進森林資源分布均勻,從而為林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森林資源管理措施的實施,還需要結合當地環境,有序開展資源保護和開發工作,對資源進行科學劃分和分類管理,以生態保護為宗旨,按照不同的資源類型實行不同的管理措施。
(2)建立森林資源績效評估體系,地方政府可以建立科學的森林資源績效評估體系,對每個人員劃分負責的森林區域,并定期統計在管理之后森林的環境效應、生態效應、采伐額度等方面,以此作為指標全面進行評估,保證評估體系的公平性,從而提高管理效果。要重視每次砍伐的采伐限額,根據森林資源的情況和本地的生態環境條件,合理確定每次的采伐額度,盡量保持在既能促進林木生長又不阻礙其他林木生長的密度上。林業人員可以加強信息技術的應用,借助監控裝置實時監控森林資源的發展情況。
(3)增加資金投入,要加大政府的財政支持力度,適當增加財政撥款的總量,同時擴寬資金籌措渠道,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管理,以增加資金投入。配備完善的設備設施和人員進行管理;引進科學的育苗栽培管理技術,提高林區的抵抗力,加強病蟲害防治,從而提高種植效益。
四、培育優良鄉土樹種,提升在生態林業建設中的價值
優良鄉土樹種的培育,可以保證鄉土樹種種植的數量和質量,提高森林覆蓋率。這樣不僅可以提升森林資源的總面積和總體質量,還可以促進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為生態環境建設做出更高的貢獻。
五、結語
森林資源的可持續經營管理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結合當前相關工作現狀,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當前的森林資源,并做好優良鄉土樹種的培育工作,增加森林覆蓋率,優化森林資源配置,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熊珂,關鍵,邱春洪.優良鄉土樹種培育和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J].低碳世界,2017,(8):279-280.
[2]康越程.優良鄉土樹種培育和森林可持續經營管理[J].中國林業產業,2016,(11):326.
[3]黎進才.鄉土樹種培育也應注重多樣[J].花卉,2017,(10):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