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芳
摘 要: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明顯提升,對畜牧產品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需求量明顯增加。我國很多地區適合進行大面積的牧草種植,但其生長速度已經無法滿足牲畜的日常需要,因此要對牧草的種植管理予以足夠的重視,為其提供科學的技術支持。我國的牧草栽培技術越來越先進。在進行優質牧草栽培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要采取科學有效地措施進行病蟲的防控,保證在源頭處避免病蟲害的發生。因此,在進行優質牧草的栽培的整個階段,要綜合分析各個方面的因素,針對性地制定有效的防治要點。下文主要分析了牧草管理技術存在的問題, 關于牧草的病蟲害防治并提出了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 優質牧草;種植管理;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要點
牧草的種植不僅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還能起到凈化空氣、防風固沙的作用,其種植管理技術的應用滿足了時代發展的需要。因草食家畜在飼養過程中需要大批量的牧草作為飼料,因此,提升優質牧草的栽培技術,采取科學有效地措施防治病蟲害是十分有必要的。與普通牧草進行對比,優質牧草具備更大部分的粗纖維及多種營養成分,各個栽培區域無法全階段的監管栽植過程,導致突發性的病蟲害頻頻發生,造成十分嚴重的后果,不單單抑制了牧草的生長,還間接性對草食家畜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要給予防控多種多樣的病蟲害足夠的重視度,才能夠確保優質牧草的成功栽培,在最大程度上提升牧草產能。
一、栽培優質牧草的關鍵技術
1.選擇合適的牧草。不同草地耐旱、耐堿和耐酸的程度不同,對土壤結構、肥水條件等方面也有著不同的要求。通常情況下,酸性土地上種植耐酸性強的牧草,堿性土地上種植耐堿性強的牧草,水肥條件相對較差的地方應該種植耐旱的牧草。此外,牧草的栽培期需要選擇在苗期生長緩慢的階段進行,種植地的選擇需要適合種子的生長。
2.種子的處理方法。大多數情況下,豆科種子主要是硬實種子,所以在種植前需要去皮,可以選用碾米機來摩擦種子,將種皮劃破,保證種子的良好吸水功能,提升種子的發芽率。在對種子進行播種時,盡量選擇沒有種植過豆科植物的種植地。在種植豆科牧草之前,需要處理好接種根瘤菌,其能夠使豆科植物盡快地長出根瘤,起到良好的固氮效果,還能使空氣中的氮氣轉變成利于植物吸收和生長的含氮化合物,提升牧草的產量,并保證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
3.播種方法的選擇。可以按照牧草和種植地的特點,選擇多樣化的播種方式,包括撒播、條播和穴播等。例如,山地適合穴播,面積較廣、播種量較大的草地比較適合撒播。另外,要根據牧草的特性、大小及肥沃程度選擇播種量;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選擇播種時間;根據種子的大小、土壤的軟硬程度及濕度選擇播種深度,大粒的種子深埋,小粒的種子淺埋在松軟的土壤中,干旱土地上種子深埋,濕潤土地上種子淺埋。
4.牧草田間管理。為了提升優質牧草的產量,要加強田間管理,全階段地進行有效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雜草的清除,板結土壤的破除以及科學地施肥、及時進行灌溉等等。在進行優質牧草栽培階段,可以選擇中耕方式實現雜草地清除,能夠有效地從根本上消除潛在的牧草病源。
特殊情況下,現場的技術管理人員可選擇毒性不高的除草劑科學地清除田間雜草。除草定苗。定苗工作對促進牧草豐產和提升質量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重視中耕除草工作,其不僅能夠提升地溫,同時對幼苗的發芽有很大的幫助。其次,工作人員還應該重視疏苗工作,目的是避免牧草在生長過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如串葉松香草等牧草植株的間距在 30 cm 以上。最后,在進行除草的過程中,可以選擇除草劑進行處理,但是除草劑的類型需要結合牧草的種類選擇。
水肥把控。為了促進提升牧草的質量,促進其豐產,應該重視日常的水肥控制。在進行施肥和灌溉的過程中應盡量避免使用尿素,其中的縮二脲會導致蛋白質凝固,對牧草的發芽。率有一定的影響。此外,合理控制追肥時間,如豆科牧草追肥的時間應該在分枝到現蕾期間,而禾本科牧草的追肥時間在拔節后期到抽穗前期。如果出現干旱情況,則需要及時補水、灌水。
5.冬季牧草的管理。冬季溫度較低,很多牧草都不能正常生長,家畜在冬季缺少糧食,所以越冬牧草的管理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冬季最好的牧草就是一年生黑麥草,在施用肥料時,需要確保牧草的各類微量元素的需求能得到滿足,以促進其幼苗的生長及發育,還要根據牧草及土質類型,選擇最合適的肥料。在牧草的種植過程中,需要及時清理雜草,避免雜草對肥料的吸收??梢匀斯で宄?,也可以使用除草劑。通常情況下,越冬牧草會受到黏蟲、螟蟲的影響,造成牧草長勢較差、產量較低,針對這種情況,可以用噴灑農藥和撒生石灰的方式去除蟲害。對成熟牧草及時收割,確保其產量和品質的最優化,喂養牲畜的牧草要現割現喂,以避免浪費。
二、防治牧草病蟲害的要點
現階段,在我國大部分區域都會發生病蟲侵蝕的現象,導致牧草栽培產生巨大的損失。為了保證優質牧草達到最好的生長狀態,要采取綜合性措施全方位的控制病蟲害。特別是針對患病的牧草,要采取多種措施進行觀察、總結,同時還需配以相應的牧草抗病以及檢疫措施。此外,對即將栽植優質牧草的當地土壤有必要予以合理輪作并進行消毒。當地現有規模較大的牧草病蟲害威脅時,要立即進行妥善處理。
對病蟲害的防治能夠有效保證牧草的質量,防治中需要以預防為主,根據不同牧草出現病蟲害的不同,采取綜合防治措施,包括藥物、生物及機械防治措施等。通常情況下,禾本科牧草出現病蟲害的概率比較低,豆科牧草受病蟲害的影響較大,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有效的防治手段,滿足牧場對牧草的需求。
三、牧草種植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牧草的種植過程中容易存在誤區,如果不能及時糾正,將會影響牧草的最終產量。誤區一:肥料越多越好。肥料適量才能保證牧草的良好生長,肥料和產量并不呈正比,肥料過量只會改變土壤的土質,對牧草的生長產生消極的影響。誤區二:牧草適合所有牲畜。不同的牲畜,需要根據其消化能力的差異選擇不同類型的牧草,而且其對牧草的需求量也存在明顯的差異,牲畜在不同季節的食量也不一樣。誤區三:盡可能地收割牧草。在對牧草進行收割時,并不是留茬越短,利用率越高,合理留茬才能確保牧草的再生速度和前茬的產草量實現平衡,一般 5~10 cm 是最佳高度。
牧草的選擇、種植前對草種的處理、生長過程中的牧草管理及收割時應該注意的問題等,都需要相關工作者進行不斷的學習與思考,采取有效的牧草種植和管理方法,從根源上解決牲畜飼料緊缺的情況。
四、結語
牧草種植的主要目的是能夠給牲畜提供充足的飼料,確保其冬季有足夠的營養攝入。所以在牧草種植時,要對土壤、病蟲害和草種等各方面進行科學管理,確保其能夠正常生長,從根本上滿足養殖場和牲畜的需要,將牧草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進一步推動我國牧草業及畜牧業的發展。從現狀來看,大部分地區都在全身心地投入到優質牧草栽培中,優質牧草生長過程中地有效控制,在很大程度上會促進我國畜禽的養殖規模。所以,在進行優質牧草栽培過程中,技術人員仍需總結歸納栽培技術與經驗,確保運用多樣化以及靈活性的措施來防控牧草感染病蟲害。
參考文獻:
[1] 于宏業.初探優質牧草周年均衡供給高產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8,09:37.
[2] 常麗.優質牧草栽培技術及病蟲害的防治要點[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7,11:97- 98.
[3] 吳建高.山地蜜柚林下優質牧草栽培與養雞利用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5,18:251
[4] ?陶婭.試析牧草的種植管理及利用技術[J].畜禽業,2017(Z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