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亮
摘 要:隨著我國對生態環境的不斷重視,對生態林業建設進程的深入推進,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工作也顯得越發重要。為了更好地保護林業野生動物,保護自然生態園林,促進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本文將圍繞著日喀則市林業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的重要性和現階段存在的問題來進行闡述,最后提出一些保護野生動物和自然保護區管理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區;林業管理
一、野生動植物保護現狀
日喀則市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主要樹種有鐵杉、喬松、冷杉、落葉松等。珍稀樹種有楠木、長葉云杉、長葉松、喜馬拉雅紅豆杉等。野生動物種群數量多,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重點野生動物有黑頸鶴、長尾葉猴、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驢、獐子等50多種。全市建立了4處自然保護區,占全市國土面積的20%,同時還建立了3處國家級野生動物疫源疫病檢測站,為自然保護區內的珍稀動植物及多種生態系統提供有效的保護,對維系日喀則市生態系統發揮著重要作用。
自然保護區的建立對日喀市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取得明顯成果,在珠穆朗瑪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高等植物由建立保護區之前的2348種增加到2550種。其中鳥類數據最為顯著,發現通過建立保護區初步確定珠峰自然保護區中現有鳥類342種。值得特別關注的是2014年5月,珠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萬科公益基金會聯合發起成立“珠峰雪豹保護中心”。該中心成立以來對珠峰保護區開展了雪豹野外科考,發現雪豹痕跡293處,根據對調查數據分析得出在珠峰自然保護區海拔4000米至5200米的吉隆溝、絨轄溝、陳塘分布有雪豹。
二、加強林業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人類作為食物鏈頂端,一直在不斷的改變自然、利用自然資源。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對環境的改變也越來越多,對生態環境的破壞也越發嚴重。全球氣溫的升高、自然災害的頻發、氣候不穩定、稀有動植物的滅絕等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因此,保護環境是迫在眉睫的大事,保護動植物的多樣性是我們人類必須承擔起的責任。
三、林業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存在的問題
1.野生動植物的棲息地在減少。野生動植物棲息地不斷地遭到人為的破壞,全球有相當一部分野生的動植物面臨著滅絕的現狀。一些動植物對生存環境要求高,只有在特定的地點、特定的濕度與溫度下才得以存活,人類對一些動植物的棲息地進行過度的開發與利用,破壞了原有的生態平衡,使得這些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環境被人為的改變,不再適應其生存,從而導致了滅絕。
2.生態環境污染。環境污染通常都會產生很多的有毒有害物質,他們會隨著地球的自身循環系統,遍布江河湖海、山川高地等,甚至無人居住的南極大陸和熱帶雨林也會遭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由人類生產出來的有毒有害物質,地球無法自行消化分解。殘留在土地、河流等一些動植物生存地中,極易造成動植物疾病的復雜化。它們會影響著動物的生息與繁衍,阻礙動物的正常長大,甚至于有些有毒有害的物質會通過食物鏈的作用而擴大對環境的影響,造成對整個生態系統的破壞。
3.保護意識的薄弱。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雖然我國有明確的保護珍貴動植物法律,但是偷獵的行為還是屢禁不止。一些人為了滿足自己金錢的欲望,就偷偷的捕獵動物,在偷獵中最為猖獗的就屬大象與穿山甲了。在很多自然保護區周邊,仍有偷偷叫賣野生動植物的餐館,他們以經營野味為生,每年消耗的野生動植物數量巨大。另外,在我國,中醫藥的發展有著很長的歷史,中醫藥的主要成分是野生的動植物,在現在仍然有5000多種動植物在使用,很多都是已經被納入國家保護動植物范圍之內,但是,有些人為了所謂的藥效更好,仍然偷偷的用這些動植物入藥。
4.法律體系建立的問題。雖然我國現存的法律對于自然保護區和野生動植物有著明確的保護規定,但是這個法律卻很難得到執行,發揮其應有的效力。例如,在《自然區保護管理條例》中規定了每個自然保護區都劃分為三個部分,一個是核心區,還有一個實驗區最后是緩沖區。但是這樣的規定并不能適應所有的自然保護區,例如濕地的保護。另外,在保護條例中規定了不允許修建大型的基礎設施,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國的自然保護區都要面臨著修大壩,修路。
5.對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的保護。當前,我國的野生自然保護區較多,林業自然保護區以其自身的優越條件,被科學合理的保護后會對生態環境的價值更突顯。林業自然保護區的地形、土壤、水文、氣候等條件被加以利用的空間更大,對于林業自然保護區進行開發與建設,可以使得林業資源發揮其作用,例如涵養水源、保護動植物多樣性、防治水土流失、調節氣候甚至能夠對人類生產和生活中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進行消化和分解,改善生態環境,為野生動植物提供一個健康的生存環境。因此在進行林業自然保護區建設時候,一定要因地制宜,以當地的自然條件為基礎,然后再進行合理的開發與保護,不能照抄照搬其他的保護區管理模式。
6.加強對環境污染的治理。環境污染問題迫在眉睫,很多城市已經開始了垃圾分類,這一措施,會減少人類對環境的污染。對于自然保護區而言,雖然環境的污染不似城市里的那樣嚴重,但是任務同樣十分嚴峻,因為自然保護區的環境更脆弱,保護要求更加嚴格。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工作中,要將污染防范與治理放在重要位置,加大對自然保護區范圍內的環境污染宣傳和污染環境的懲戒力度,成立專門的環境污染治理小組,定期的對自然保護區的各種自然資源的污染情況進行調研分析,實時監控自然保護區的環境,做到預防污染發生、及時發現污染、科學治理污染。
7.加大宣傳保護力度。在自然保護區管理工作中,宣傳是一個必要不可或缺的手段,要加強宣傳保護力度。管理工作人員要對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定期進行培訓教育,嚴格遵守保護條例、嚴格履行保護職責。還要積極進行保護的外部宣傳活動,定期向社會大眾進行保護宣傳,例如可以開展保護動植物征文活動、走進社區宣傳、承辦主體文化月等。
8.加強立法與執法工作。對于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的管理工作,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法律手段。我國法律目前規定的尚不完善,對自然保護區的法律規定與現存的保護現狀不相適應,對于破壞自然保護區和偷獵野生動植物資源的懲戒力度不夠,這些都造成了自然保護區難保護的問題。因此,在自然保護區管理法律的制定中要加大對這方面的修改。同時,法條的執行力度也不夠。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依法治國的要求,對于包庇違法犯罪行為要進行嚴懲。
四、結語
林業野生動植物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工作是一項長期艱難的工作,它需要政府、社會等社會各個行業的共同保護。它是一項嚴謹而又細致的工作,它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物理,它需要有關部門的積極協作,它需要社會大眾有效支持。
參考文獻:
[1]詹明萍,高黎貢山自然保護區與周邊社區的沖突及其對策[J] .林業調查規劃,2006,31(4):70~71.
[2] 云南省林業廳無量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M],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
[3] 張正全,哀牢山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現狀及保護管理對策[J] .林業調查規劃,2007,32(3):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