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俊平
摘 要:梨樹的栽培與管理技術都比較復雜,需要做好園地管理、品種選擇、合理施肥、整形修剪、防治病蟲害以及儲藏運輸等一系列的工作,分析梨樹栽培與管理技術,能夠為梨園的管理工作提供參考借鑒,促進梨業的發展。
關鍵詞:梨樹;栽培;管理技術;探析
梨是常見水果,一般來說,投產3年結果,5年進入盛果期,10年步入高峰盛產期。梨樹是薔薇科梨屬,是多年生落葉果樹,在世界各地都有著廣泛的分布。梨是冬季不可缺少的一種水果。在漫長的嚴寒季節,梨一直陪伴著人們,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梨具有清肺祛痰、清熱解毒、容易儲存等優點。就種植環境來說,梨不論是在山地、丘陵、還是僻壤之地以及灘涂地都能夠進行栽種。本文將簡要分析高效栽培和管理梨樹的技術。
一、栽培梨樹的關鍵技術
1.梨園選擇和品種搭配技術。其一,就梨園選擇來說,應選擇在離污染源較遠、生態環境優良、具有可持續發展潛能的農業產區。總體來說,可以選擇距離工廠等位置較遠的生態區域。
其二,就品種選擇來說,主要從市場需求、地理環境、氣候狀況、土壤特點等方面考慮。可以選擇經濟效益高、銷量大的種類,當下在渭北旱塬地區效益顯著的品種有酥梨、早酥梨、紅香酥等。同時,苗木選擇中避免選擇病蟲害感染的苗木,以及果實成色差和不結果實的苗木種植。選擇過程中根據種植地區的地理,環境、地形特點進行選擇;對比不同種類,選擇性價比最好的苗木種類。
2.梨樹栽培對土壤的要求。梨樹具有良好的營養價值,主要的供養部位在根部,由此,梨樹對于種植土壤有著較高的要求。第一:酸堿性的要求,梨樹適應的酸堿性范圍比較廣泛,pH值處于6-8都可以進行種植;第二:土質的要求,一般選擇具有良好透氣性的土壤種植,例如:沙土和壤土;第三:營養成分,必須要合理搭配土壤的營養成分。如果是在土壤貧瘠的環境中可以通過農家肥、化肥改變土壤養分;第四:土壤厚度,因為梨樹有深根深蒂固的特性,因此,常常選擇厚度超過1m的土壤,以及不易發生水土流失的土壤。梨中含有大量水分,梨樹種植區的土壤需要有充分的水分,保證梨樹的水分吸收。因此,可以選擇靠近水源、日照充足的地方種植梨樹;第五:防治病蟲害問題,避免在出現病蟲害的區域種植梨樹,如果發生病蟲害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同時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予以預防。
3.種植梨樹的技術。首先,在梨園均勻的播撒過磷酸鈣、復合肥深翻后,將梨園規劃成2m*4m的株行距,并根據預先設計好的株距挖60cm見方的栽植坑。在此期間,將挖出的表土與底土分開放置,回填過程時將有機肥、磷肥與表土混勻回填,如有需要可以在栽植坑底部放置有機物,例如:秸稈。同時,填土之后保證苗木嫁接口略高于地表為宜,并灌溉水源,保證水源滲進底部。
4.施肥技術。基肥管理:大多數情況下在梨樹落葉和果實收獲之后施加基肥,在此過程中主要使用農家有機肥,同時根據實際需要加入適量的過磷酸鈣和復合肥,從而強化栽培效果。施加基肥的標準:根據每產出100kg的果實的需求,與梨園深翻、穴施、溝施等聯合在一起增施純氮0.5-0.7kg、磷0.5kg、鉀0.5kg,限制使用含氯化肥和含氯的復合肥。
追肥管理:要想促進梨樹持續健康的生長,需要定期進行追肥,補充基肥的不足,一般來說,1年需追肥3次,依次在梨樹萌芽開花之前10天、開花之后新梢生產停止之前、果實膨大期間完成。萌芽期間,因為梨樹萌芽開花需要極大一部分的養分,為了保證梨樹生長的需要,防止往年施肥量少以及處于弱勢中的梨樹成長,需要施加氮肥,然后澆水完成追肥;新梢生產停止之前進行追肥的目的在于加快新葉生長,減少落果的發生,同時,促進營養轉化以及果實發育,同時夯實首次追肥的效果,對此,依然使用氮肥;在果實膨大期間進行追肥,此時果實對養分的需求量較大,尤其是磷鉀鈣等元素,營養跟不上或者不平衡,容易導致果實膨大慢,果個小。在此過程中進行追肥能夠補充葉片的養分,主要使用氮肥、鉀肥,從而保證往年的產量,并豐富來年的產量。
5.梨樹修剪技術。在整形修剪過程中,一是利用梨樹干強,培養強旺直立中干;二是梨樹分支角度較小,枝條也相對較硬,需要進行拉枝、撐枝等措施開張骨干枝角度;三是紡錘形修剪以疏、縮為主,輕剪、長放、多拉枝為輔,充分利用空間排列枝條,達到早果豐產目的。
(1)修剪時期。冬季修剪調整結構、平衡樹勢,一般在11月至次年2月份進行;春季修剪針對花芽進行修剪,在3-4月份進行;夏季修剪促進花芽形成、改良樹體的通風透光條件,一般在5-7月份進行;秋季剪修改善梨園通風條件、增進果實品質,一般在8-10月份進行。
(2)修剪特點。幼樹期,重點采取刻傷措施促使枝條發生,采用繩子拉枝等方法開張骨干枝角度、培養結果枝組。盛果期樹體容易上強下弱、外強內弱,結果部位外移。修剪時對外部和上部采用疏強留弱,拉枝開角等方法控勢,對下部、內部枝多短截以及向上斜生主枝換頭抬高主枝角度等方法促勢,還可在上部、外部多留果,以果壓勢。衰老期,注意骨干枝和結果枝組更新復壯修剪。
二、梨采摘儲運以及防治病蟲害的管理
梨樹中常見的病害包括黑星病、腐爛病、干腐病、銹病等。主要蟲害包括梨木虱、蚜蟲、葉螨、食心蟲等。管理人員必須根據病害的習性以及發生規律采取藥物與物理防治結合的方式對應處理。例如:在春天可以適當的運用刮皮技巧,將冬天殘存的病害盡數消滅;再者,如果發現病蟲害,第一時間鎖定發生區域并摘除樹梢,以免繁殖更多的蟲源,同時降低危害效應發生的概率,一般來說,對于受害梨樹以及果實主要采取銷毀或者摘除的方式;還有的會聯合使用糖醋液、誘蟲帶、誘蟲板誘殺成蟲,消除病蟲害。
梨的采摘以及儲運。采摘梨之前,需要根據梨樹種類以及成熟期之間的差異,合理采摘。采摘需將手握住梨底部,提住果柄上部,向上一抬將梨摘下,避免隨意拉扯梨摘取以免損傷果枝。摘取入庫后,需根據銷售方式、品質等級分開保存,分級處理,隨后進行包裝和配送。
三、結語
現代化社會的迅速發展,梨樹的栽培與管理技術也在不斷的創新發展。梨園的建設需要完成園地選擇、品種選擇、有效使用肥料、防治病蟲害、合理采摘與儲運等一系列的環節,由此掌握梨樹栽培與管理技術對于梨園的發展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可以在培育高質量的果實、實現效益最大化等方面發揮突出的作用,促使果農能夠科學的管理梨園。
參考文獻:
[1]常勝朝. 梨樹栽培管理技術探討[J]. 種子科技,2018,36(01):59.
[2]何名輝. 高效梨樹栽培管理技術探討[J]. 農家參謀,2018(09):94.
[3]李洪宇,劉萬科,李俊強. 梨樹夏季栽培管理技術[J]. 現代農村科技,2019(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