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杭
[摘 要] 在現代企業發展過程中,對評標工作必須加以重視,加強評標專家的管理是實現公共交易公平、公正、擇優的重要保障。目前,專家庫評標專家管理在人員規劃、績效考核、激勵等方面依然存在著不少問題,導致評標專家資源不足、利用不當、違法違紀現象時有發生。
[關鍵詞]模塊化 評標專家 管理 優化
中圖分類號:F284 文獻標志碼:A
評標專家在公共資源交易中承擔了重要的職責,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但實踐中也存在著不少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研究現實問題,不斷完善專家庫評標專家管理,是一件十分迫切且有意義的工作。
一、評標專家在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最近幾年以來,評標專家在工作過程中的不規范行為越來越多,違規操作時常出現,嚴重打亂了建筑交易市場的正常秩序,不利于行業的健康發展。這種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專家庫良莠不齊、形形色色
目前,在招標采購過程中,專家庫的建設良莠不齊、五花八門,不僅各行業主管部門有自己的國家級專家庫,各省、市、縣也有各自行業的地方專家庫。根據《評標委員會和評標辦法暫行規定》《評標專家和評標專家庫管理暫行規定》,評標專家庫是指各類工程管理和工程技術、經濟及相關專業有較高理論水平和豐富實踐經驗的人員組成的人才數據庫,建立專家庫的目的是向交易主體提供合適的評標專家,高校、企業集團、各大型招標代理機構都有自己的專家庫。以高校采購為例,目前,各大高校的自主采購需求較大,各高校都組建了自己的專家庫,且人員大多數為各自高校內部的專業教師和業務骨干。另外,原來老牌的招標代理機構,按照原有的招標代理機構資格管理辦法,都要求有自己的專家庫。雖然,現在國家取消了代理機構的資格管理,但各代理機構的專家庫得以保留[1]。
(二)專家監管力度“弱”
目前,各個專家庫的專家數量十分龐大,但是,對專家的監管機制、約束機制卻弱之又弱。一方面,專家只要入了“庫”,就“請神容易送神難”,退出機制要么沒有建立,要么執行不到位;另一方面,目前對專家的處罰力度較弱,僅限于責令改正、警告、罰款、取消評委資格等,且罰款的力度較弱。工程招標領域僅限于“3 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政府采購領域,泄露評審文件、評審情況的,可以處“2 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影響中標、成交結果的,“處2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目前不少專家庫的行政色彩十分濃厚。不少專家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一邊拿著專家評審費,一邊又是相關主管部門的領導。這種現象在行業內十分突出。
(三)對評審工作重視程度不夠、應付了事
實踐工作中,部分評審專家對評審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一些評審專家接到評審任務后,對評審工作去與不去,全憑心情,存在想去就去,不去也沒事的心理;部分專家在評審過程中應付了事,沒有客觀公正地獨立評審,總是想參考和借鑒其他評委的評審意見;部分專家按招標、采購人的意志行事。
(四)違法違紀問題不容忽視
招投標活動的設計初衷就包含明確的使公共資源交易活動陽光、透明、廉潔的訴求。客觀公正評審評標是對評標專家依法評標的具體要求,是保障招投標活動健康開展的重要因素。但是,實踐中評標專家未能正常履職的情況卻時有發生,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不認真。某省公開的一份《行政處理決定書》中就有60名專家因在評標過程中“存在未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客觀、公正評審,未認真履行評標職責的情形,一定程度影響了中標結果”。二是收取或索要高額的報酬。實踐中,曾有評標專家在收到相關人員的書面暗示及超出標準的評標報酬后,不僅不向監督人員匯報,還主動討價還價,將報酬提高到每位評委1萬元。三是隨意評標。在評標過程中,經常有評標專家不按照招標文件規定的評標標準和辦法認真評審。四是不遵守評標紀律。在評標過程中,評標專家向他人泄露評標結果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二、基于模塊化視角的評標專家管理優化措施
(一)對專家要進行嚴格培訓
一定要按時對專家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在訓練中一定要采取不同的訓練辦法,例如:在訓練中可以采取短期輪訓的辦法,小批量、多批次地進行訓練,同時要將這種訓練常態化,并且還要制定相應的訓練制度,以此確保達到訓練的目的。另外,在內容上也要進行精心的設計,首先要針對專家思想道德方面進行訓練,確保他們具有良好的專業道德。其次,請大專院校的教授、法律專家和計算機專業人士,普及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計算機操作規程,同時要組織他們學習評標標準和方法,以及與工程建設相關的規定、標準、要求等。培訓時內容一定要充實,同時還要有足夠的吸引力,所培訓的內容要有實用性。再次,將集中授課與參觀游學相結合,把專題研討與案例分析相結合,把共同交流和專家自己講課進行有效融合。通過以上這些方式能夠對專家進行有效的培訓,從而促使專家擁有良好的道德和技能[2]。
(二)嚴把專家入庫關
由于評標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必須對專家的資格進行嚴格的審查,審查通過后才能錄庫,同時一定要注意不是所有技術人員都可以進入專家庫。要想進入專家庫可以通過個人申請、單位推薦、專家推薦專家、網上征集等多種方式。但是不論采取哪種方式都必須符合現行的法律規定,才可以入庫。同時,專家的專業資格條件也要符合現行的法律規定,同時還要熟悉相應的招標投標法律法規,并有較高的職業道德,在工作中一定要認真負責、保持廉潔、誠實守信,這樣才能承擔起評標工作。專家在入庫時,首先要認真填寫相關申請資料和申請表,這樣才方便后期工作人員對專家資料進行有效的管理和分類,同時專家要提供身份證、照片及學歷證等相關證明材料,這樣才能夠有利于檔案管理。
(三)增加合理性評審
針對不平衡報價,增加對中標候選人的綜合單價、計日工勞務單價、機械臺班單價和主要原材料單價的合理性評審。進行合理性評審,首先需要挑選需評審的項目,主要挑選價值高、工程量大、能夠早收到款項、圖紙不明確、可能存在設計變更以及計日工情況的項目;其次,需要確定所需評審項目的合理單價范圍,可參考投標報價區間的做法;最后,進行合理性評審,先對排名第一的投標人進行所需評審項目的考察,全部通過可表示中標,不然對排名第二的進行考察,直到確定中標人。因為此方法是逐一審查,排名第一的也可能不中標,這就促使投標人不敢冒險采取不平衡報價[3]。
(四)注重資格審查,完善商務技術評定
針對資格審查,可分為兩階段進行,首先進行預審,對投標意向人的資質、業績、口碑等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對業績差、信譽差的、勝任力不足的企業進行淘汰,然后在商務技術評定過程中將上述情況作為參考的依照,進行再審。需要改變商務技術評定過程在合理低價法中的地位,將商務技術文件作為詳細評審的一部分,通過了商務技術評審才能進行投標報價評審。商務技術評審的核心在于確定因素及賦權,通常可以利用層次分析法(AHP)進行確定,建立遞階層次結構圖,按照從高到低原則定出決策目標,構造兩兩比較判斷矩陣,最后計算各層要素的權重系數。結構層次可分為:決策目標層、準則層及方案層,其中方案層具體為資質、財務狀況、信譽、業績、施工設備、施工方案以及安全措施等。權重的計算需要構造判斷矩陣,求得權重向量,并進行一致性檢驗,最后可按照計算商務技術總分,確定需要淘汰的投標人。
(五)契約化管理
簽訂專家庫、專家、專家所在單位三方協議,協議明確在評標活動中各方的權利義務。例如:明確教育培訓責任。各行各業政策法規的調整、行業自身的發展、新技術新產品的出現等,這些都是需要學習并掌握的,可以在協議中規定專家自學、專家庫組織學習的具體權利和義務;規定各種風險的承擔責任與機制。例如:對于交通意外,協議要明確專家執行評標任務過程中的交通意外責任主體,規定如何承擔及分擔責任。又如:如果購買商業保險,誰支付、怎么支付等問題,都需要在協議中予以明確[4]。
三、結語
現階段評標專家管理方面出現可用資源有限、專家方案編制缺乏校驗、評標工作智能化水平不高等問題。為有效解決評標工作中評標專家抽取主觀隨意、人為疏漏等問題,文章從模塊化視角出發,對評標專家管理內容進行模塊化分工和集成,實現評標專家管理的優化和高效運行,切實提升評標工作質量和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主觀人為疏漏、后期異議和投訴的風險,有助于樹立公開透明、規范高效的招標采購品牌形象。
參考文獻:
[1]文香蕷.淺析評標專家的現狀與問題[J].招標與投標,2 0 1 7 (1 ):5 6 -5 7 .
[2]段佐輔.評標專家考核評價工作現狀、思路及模式探討[J].建筑市場與招標投標,2012(6):46- 49.
[3]李遠景,梁耀明,馬頔.評標專家量化管理研究及應用[J].管理觀察,2016(30):79- 81.
[4]金昌東,呂能.加強評標專家管理的研究及對策[J].鐵路采購與物流,2014(12):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