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瀟 劉冠廷
[摘 要]相對于歐美國家,我國公共組織人力資源外包由于起步較晚,還處于發展初期,面臨諸多困境。但是,我國外包市場成長快速,而且潛力巨大,具有非常廣闊的發展前景。文章主要介紹公共組織人力外包的發展,運用SWOT分析法對公共組織推行人力外包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進行了全面分析,并進一步提出對策及建議。
[關鍵詞]公共組織 人力資源外包 SWOT分析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志碼:A
一、公共組織人力資源外包發展概述
人力資源外包是在20世紀中期社會分工細化、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歐美國家的企業為節約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核心競爭力而探索出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公共組織人力外包指的是公共組織為了降低人力成本,更好地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委托專業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代為處理公共組織部分或全部的人力資源工作[1]。我國公共組織人力資源外包處于發展初期,公共組織人力資源外包市場還不成熟,專業化的服務機構數量較少,服務供應商服務質量高低不均,公共組織人力外包經驗欠缺。此外,外包行業的相應規范還沒有建立起來,與之相關的法規也相對缺少。但是,我國公共組織人力資源外包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隨著相關規范的逐步確立和完善,外包服務行業會更加規范,服務機構會更加專業,公共組織需要對人力外包有一個全面客觀和深入的認識[2]。
二、公共組織人力資源外包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對組織內部及外部環境進行綜合分析的重要方式和方法。通過運用SWOT分析法對公共組織人力外包進行分析(如圖1所示),有利于形成全面客觀的認識,準確把握其內部優勢和劣勢,外部機會和威脅,有針對性地采取適宜的舉措,強優避劣,化危為機。
(一)優勢分析
(1)公共組織后勤服務社會化的需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要求公共組織轉變職能,實現組織的精簡和瘦身。公共組織需要專業化的人力資源服務商提供優質的服務和后勤保障,如招聘、培訓、思想教育、醫療、食宿、勞動關系管理、文體發展等非核心性的管理事務等。通過外包機構提供專業化的事務性工作,公共組織可以把工作重心置于組織長遠發展的戰略性事務上,更好地提供公共產品或服務。
(2)公共組織人力資源管理的發展。公共組織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心逐漸從事務性工作轉移到戰略性規劃上來,加之公共組織人事體制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如公務員的聘任制的試行和事業單位聘任制的推廣,這都為公共組織推行人力外包提供了可能,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二)劣勢分析
(1)公共組織內部員工對人力外包的排斥。由于公共組織人力外包是對組織內部工作方式、人員配置和管理理念的革新,需要員工除舊革新,對某些員工來說,會構成利益威脅,對員工工作積極性會有一定影響。部分公共組織人員排斥和反感人力資源外包,成為其發展的阻力。
(2)公共組織缺乏相應的人力外包管理機構。我國公共組織內部尚未設立專門管理外包服務商的機構對其相關工作進行約束,這會導致對外包服務商缺乏有效監管和約束,當服務商服務水平下降時難以被指正,最終偏離了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務的目標。
(3)公共組織對人力資源外包欠缺經驗。第一,對外包服務商的選擇缺乏經驗,我國相關服務機構水平參差不齊,公共組織面臨外包服務商選擇難的問題。第二,對外包成本的控制。公共組織人力外包主要目的為降低成本,但又必須兼顧效率和公平,這導致人力資源外包的成本難以準確地量化,外包成本難以控制。
(三)機會分析
(1)外包服務行業的巨大發展潛力。近年來,大量認同人力資源外包的國外企業進駐中國,對我國人力資源外包的發展形成一種巨大的推動力。有關調查表明,中國外包服務市場年增長率達15%,90%的中國500強企業已采取了人力資源外包的方式,外包服務提供商規模不斷擴大,分工日趨專業,隨著外包行業日趨規范,服務機構的水平會進一步提高,這為公共組織人力外包提供了重要契機。
(2)企業豐富的外包經歷和經驗。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采用人力資源外包的方式,并積累了許多成功的經驗,這為我國公共組織進行人力外包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參考。
(四)威脅分析
(1)外包服務市場孕育不足。一方面,當前我國人力外包服務收費缺乏統一的標準,各供應商服務標準和價格水平參差不齊,加大了公共組織對外包供應商選擇的難度。另一方面,外包服務機構提供的外包種類少,整體水平不高,主要承包基礎性工作,很少涉及戰略規劃等核心性工作。
(2)人力資源外包相關法律不健全。目前,我國還沒有制定和出臺關于外包服務的法律與政策。公共組織在進行外包過程中沒有法律法規可供參照,只能參照相對落后的人事管理的相關規定,外包的范圍、種類、期限等受到諸多限制,其效果也勢必大打折扣。
(3)公共組織重要信息泄露的風險。公共組織在進行人力資源外包時,不可避免地會將公共組織的一些信息告知外包服務機構,這容易造成信息泄露,這不僅會使公共組織遭受損失,甚至還會嚴重影響社會公眾的生產和生活。
三、公共組織人力資源外包的策略
對于我國來說,公共組織必須緊緊抓住外部機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妥善解決自身問題,積極應對外部挑戰,人力資源外包才能取得成效,以推動公共組織的變革和發展。基于此,文章提出公共組織人力資源外包的策略,如圖2所示。
(一)SO策略:抓住外部機遇,發揮自身優勢
當前,隨著國際競爭的加劇,人力外包服務市場發展十分迅速,相關服務機構的專業水平也在不斷提高,很多大型企業有著豐富的外包經歷與經驗,這給公共組織進行人資外包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公共組織應抓住外部機遇,借助自身人事體制改革的重要契機,順應公共組織事務性工作社會化的發展趨勢,采取相應的措施和辦法,以推動公共組織的變革和發展。
(二)ST策略:發揮自身優勢,降低外部威脅
目前,我國的人力資源外包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公共組織重要信息存在泄露的風險。公共組織應努力降低外部威脅。首先,要為人力外包塑造一個穩定、安全的外部環境。公共組織可以建立專門的人力資源外包監管機構,設定統一的評估標準,對外包服務商進行資格審查,設定統一的外包服務價格標準,并定期檢查外包服務的質量,促進外包行業的專業化和規范化發展。其次,公共組織在進行業務外包時,必須調查相關服務機構的專業水平、信譽程度、財務狀況等,從多方面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進行比較,謹慎地選擇外包服務機構,提高信息保護意識,建立健全風險防控機制。
(三)WO策略:利用外部機會,彌補自身不足
人力資源外包可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為社會及市場提供更好的產品或服務。但是,公共組織中多數人對其持懷疑或否定態度,將其視為損害個人利益的洪水猛獸。公共組織應充分抓住外界機遇,彌補自身不足。首先,公共組織應與組織成員進行溝通和交流,使其認識到人力外包的重要作用,消除組織成員對外包的顧慮和擔心,積極爭取他們的配合和支持。其次,公共組織應善于借鑒和吸收企業人力外包的成功經驗,結合公共組織的實際,靈活地運用企業的相關經驗,少走彎路,少犯錯誤。
(四)WT策略:解決內在問題,應對外部挑戰
公共組織對人力資源外包認識不足,也沒有相關的經驗;此外,外包的市場相應的規制嚴重缺失,保證性不足。公共組織應妥善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積極應對外部的威脅和挑戰。首先,應審慎地選擇合作的機構。當前,我國人力外包服務機構水平參差不齊,公共組織在進行人力外包時,應從專業水平、信譽程度、財務狀況等方面進行比較,挑選信譽、水平俱佳的機構。其次,公共組織應注重對外包服務機構的監督和制約,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防止外包服務機構不作為、亂作為。此外,公共組織應與外包服務機構簽訂信息保密合同,明確規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對信息安全的責任、義務,最大程度地降低公共組織信息泄露的風險。
參考文獻:
[1]黃建榮.公共管理新論[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
[2]趙辰廣.公共組織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的風險分析[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1(5):74-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