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松
傍晚,在黃河邊樹林里
我有些焦躁
一只金蟬在爬樹
它們爬呀、爬呀
連時間本身
都在一旁著急、催促
喊啞了嗓子
黃河披著暮色東流
寬闊,浩蕩
像一只巨大金蟬,因慢輝煌
把飛逝藏在
不動里
在一塊又臟又破的綠緞子手卷上
我找到了那只鳳凰
在廢墟堆破碎的青瓦片上
我找到另一只
在故鄉(xiāng)咬緊牙關的眼神里
我找到一種飛翔
那是殘缺的墓碑后面
祖先靈魂的模樣
落日的古運河
多么干凈,那照耀
像一枚簪子遺失
水中那聲欸乃
那么干凈,一個人離去
一聲琴
秋聲覆蓋的古運河
多么干凈,敞開的石榴
像碼頭
古運河上的揮手
那么干凈,一個情真意切的人
站在橋頭上
一朵初雪里的古運河
多么干凈,那是小時候發(fā)下來的新課本
東茍小學
是樹葉上的
一縷清風
是張老師的圓口布鞋
碗上的一雙筷子
擦得锃亮的那盞
煤油燈罩
是走出課本的春天
是溝渠里鑲著銀簪的流水
燕子的朗誦
蝌蚪的算術
對于土地上的事物
我們很早就睜開了雙眼
一片桑葉上的
東茍小學
我像一枚蠶抬著頭
一堂未結束的
草蟲課
我凝視過家里
一把鋤頭柄上的木紋
那是遠嫁的姐姐
留下的水汪汪的眼晴
那是秋天帶走的蜀葵
是山水,層層疊疊
從其中生長出來
我甚至聽到
手與鋤柄的磨擦
我們一家,一生,甚至幾代人
共同的磨擦
就像畫筆在宣紙上
發(fā)出的聲音
卻是一種畫譜上
找不到的皴法
那形成我的秘密通道
是塵世生活與深邃天空
的一致性
在我身上驚人地發(fā)生
這全賴于少年的庭院夜涼如水
全賴于星星的詩篇展開
人間浩繁的長吁短嘆
在傍晚的小樹林散步
小孫兒四歲,我已很老
他專注地看樹
而我漫不經心
他在樹枝間看見鳥巢
他說,你看,老頭
我說,什么呀,那兒什么也沒有
他看見鳥兒跳來跳去
覺得那兒應該有個鳥巢
否則,鳥兒怎么回家呢
那兒便有了個鳥巢
這種事情他看得見
而我的那只眼睛已經閉上
一陣輕風看不見
但它經過墓園的杏花樹叢時
被看見
像一只手的撫弄,留下痕跡
就在那一瞬,我仿佛看見
自己的一生:一陣輕風,漫長,不易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