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海濤 國防大學研究生院
馬克思主義帶領中國革命走向勝利,指導中國不斷向前發展,它保持強大生命力的原因在于根植中國具體實際,不斷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作為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創新發展也需要根植于中國傳統哲學這個深厚的土壤。中國傳統哲學延續千年,典籍浩繁,具有深厚的底蘊,但近代世界產生巨大變革,使得中國傳統哲學不能適應時代,更不能指導近代中國解決自身的困境,不能帶領中國向前發展。所以中國傳統哲學必須創新發展以適應時代變革,馬克思主義哲學便是吸收借鑒的主要對象。兩者各自需求決定了相互融合的趨勢,但若想要深度融合就必須找到兩者存在的差異與共性,從內核、從根本進行深度融合改造,形成新的哲學。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發展的需求。馬克思主義哲學雖然吸收借鑒全人類文明的成果,但是主要還是從西方哲學中創新發展而來,同時受到歷史局限性,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屬于外來學說傳入中國。外來學說在中國傳播推廣不可避免的會水土不服,想要在中國生根發芽就必須將馬克思主義哲學同中國傳統哲學相融合,使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民族化、本土化。
(二)中國傳統哲學發展的需求。中國傳統哲學經過千年的發展,具有深厚的積淀。中國傳統社會具有超穩定結構特點,中國傳統哲學也是閉環的超穩定體系。近代世界經歷了巨大變革,西方強行打開中國大門,對中國傳統哲學產生巨大沖擊。這種變革使中國傳統哲學不能夠繼續指導中國社會的發展,也不能夠適應世界的新變化。而馬克思主義哲學正是誕生于世界變革之中,本身具有先進性。馬克思主義哲學能夠指導中國社會向前發展,所以中國傳統哲學必須通過與馬克思主義哲學碰撞融合而完成轉型。
從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哲學的發展需求可以看出,彼此互相融合發展是必然趨勢,實際上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傳入中國開始就一直在進行中國化、民族化、本土化的過程,同時中國傳統哲學在西方世界的沖擊下也在不斷吸收借鑒西方哲學思想。但是東西方哲學具有明顯的差異,兩者在融合過程中不能生搬硬套地尋求相似之處,應重視分析兩者差異,從內核、從根本上進行深度融合改造。
(一)分與合。馬克思主義哲學將世界劃分為主體與客體、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等多對關系,并闡述其中的區別與聯系。注重將事物從整體中分開,去研究個體與個體之間的聯系、個體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從某種程度上講是“分”的思想。中國傳統哲學將世界、社會與個人進行類比,從自然現象、社會現象以及人生經歷中抽象總結出共同的規律。強調將自然、社會與人三者融為一體,形成天人合一的整體思想,從某種程度上講是“合”的思想。
(二)外與內。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主體人通過實踐活動改造客觀世界,并在實踐中不斷認識,形成了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辯證統一、循環往復的過程。人不斷地去認識與實踐人以外的世界,是一個向外探索的過程。中國傳統哲學講求天人合一,追求“天地與我并生,萬物與我為一”的精神境界,強調世界與人須臾不可離,是比照天德而不斷向內覺悟完善的過程。
(二)指向與循環。馬克思主義哲學像箭頭一樣具有指向性。例如不斷地認識與實踐最終達到認識世界本來面的目的,不斷地通過改造世界達到解放人類的目的。中國傳統哲學像圓一樣具有循環性。例如《周易》中否極泰來、泰極反否,《道德經》中“萬物負陰而抱陽”等。指向性要求開拓創新,循環性要求居安思危,兩者具有明顯差異。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哲學的探尋方向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完全相反。馬克思主義哲學注重向外探索,通過實踐改造外部環境,加深對外部的認識,是不斷重復向外實踐探索認識的過程。
(一)終極目標的相對一致。馬克思主義宣稱“以各個人自由發展為一切人自由發展的條件”,表明馬克思主義最終的目的是通過不斷實踐改造世界,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中國傳統哲學則追求肉身成圣,通過教化的方法促進每個人的內省覺悟,最終實現人人既是圣人的理想。雖然兩者一個注重向外發展、一個注重向內發展,但根本上還是以人為本,為實現人的終極解放而努力。
(一)認識與實踐上的一致。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對立統一規律、矛盾分析法從某種程度講是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中國傳統哲學中“陰陽相和以化萬物”的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唯物辯證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馬克思主義哲學中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循環往復無限發展的過程與中國傳統哲學當中“知行合一”的思想也有許多相似之處。
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哲學的深度融合發展具有重要現實意義。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世界是物質的,這一點得到大家的共識。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對象是物質世界,在不斷地對物質世界實踐的過程中加深對物質世界的認識。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基于物質世界的無限擴展。而人容易在向外無限擴展中迷失在無限的物質世界里。中國傳統哲學則注重心靈感受,通過不斷地內省加深對人本身的認識。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不是基于外部物質世界,而是基于人本身所蘊含的靈性。而人也容易在向內無限探索中忽視外部物質世界。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傳統哲學的深度融合將產生一種平衡,以人為基點,拓寬外部世界與心靈世界溝通的渠道,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