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力吉那仁
摘 要:最近幾年,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迅猛發(fā)展,社會各界對于氣象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從根本上保證氣象服務的準確性和及時性,自動氣象站的數(shù)量也明顯增多。本文分析了雷電的危害以及主要的入侵方式,然后分析了自動氣象站之所以會遭受雷擊的原因,并根據(jù)這些原因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希望能夠更好的開展氣象站的雷電防護工作。
關鍵詞:自動氣象站;雷電防護;技術
所謂的自動氣象站主要是對地面進行氣象觀測系統(tǒng)中,技術較為先進,有著綜合利用功能的氣象業(yè)務系統(tǒng),氣象數(shù)據(jù)能夠自動收集、處理、顯示和打印等。從目前來看,我國很多自動氣象站使用的都是集成電路為主的微電子設備,抗雷能力差,雷電電磁一旦入侵,就會破壞設備,很多數(shù)據(jù)都會丟失,嚴重情況下,甚至有可能會燒毀整個設備,所以加強自動氣象站的雷電防護顯得尤為重要。
一、雷電的危害以及入侵方式
雷電屬于大氣現(xiàn)象的一種,一次雷閃會放出巨大的能量,電流極為強勁,能夠讓通道中的瞬時溫度上升6000℃到10000℃,其連鎖產(chǎn)生的熱效應、電效應以及機械效應具有極強的破壞性。調查研究表明,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qū)每年都會遭受到多次雷擊,而且雷擊具有突發(fā)性和快速性的特點,在較短時間里很難規(guī)避。雷電的出現(xiàn),也會對自動氣象站帶來嚴重的破壞,可以危及電源和通信線路,進而會侵入到整個的自動氣象站,這種入侵會造成極大的破壞性。一般情況下,自動氣象站會專門設定在空曠的位置,傳輸線從傳感器到采集器還有較長的距離,再加上數(shù)據(jù)傳輸線和接地線所處的環(huán)境都較為一致,彼此之間都會有影響,傳輸線很難將所有的電磁都進行屏蔽,這就造成了雷電經(jīng)過磁場通過輻射的方式對自動氣象站造成了嚴重的破壞。
通常情況下,雷電對自動氣象站的入侵方式包括了傳導和輻射耦合兩種類型。前者主要是從線路進行入侵,當暴雨來臨時,雷電首先擊中的是建筑物,然后經(jīng)由建筑物傳遞到地面上,再零線、地線等作用下,通過脈沖的方式入侵到室內,進而損壞整個電器設備。后者主要是借助通信線路實現(xiàn)入侵,建筑物受到雷擊之后,處在戶外的設備包括傳感器和采集器在內的就很容易被破壞。
二、自動氣象站遭受雷擊的主要原因
相關的資料再加上實際的調研可以看到,自動氣象站的建設場地包括了兩種:建設在原本氣象觀測場的,亦或是因為氣象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的需求,建設在非氣象觀測場的其他場地,這主要是單要素自動氣象站,只有極少部分是多要素自動氣象站,建在原有氣象觀測站的自動氣象站,防雷接地系統(tǒng)是建立在原本氣象觀測場防雷系統(tǒng)的基礎之上的,之前的人工觀測場主要是人工觀測,所以使用的是機械設備,具有較強的耐壓性,雷擊的傷害性不大。但是自動氣象站絕大多數(shù)是由電子弱電設備組成的,處理和傳輸設備大多是電子弱電設備,耐壓較差。自動氣象站在創(chuàng)建過程中,只考慮了風桿的防護,沒有重視等電位連接,所以雷暴很容易損壞自動氣象站,會影響到自動氣象站的正常運轉。處在非氣象觀測場的自動氣象站,為了滿足觀測需求,通常情況下,會將其設置在建筑物的屋頂,防雷主要是一根避雷針,缺少雷擊電磁脈沖的防護,氣象站只要遇到了雷擊,就會受到嚴重的損壞。
三、自動氣象站的雷電防護技術
1.線路接閃器防雷技術
一般情況下,電源開關能夠對電源有效的控制,但是在使用開關的過程中,會產(chǎn)生較大的電磁場,過程中如果遇到了雷電,就很容易產(chǎn)生較大的電磁感應,引起跳閘的情況。很多的案例顯示,如果雷電擊中了導體之后,輸電線路跳閘會進一步的引起輸電線爆炸和燃燒的情況。因此,減少雷擊的跳閘率能夠從根本上減少雷電引發(fā)輸電線路燃燒的情況,進而雷電造成的不良影響,相應的也會降到最低。最新的調查顯示,線路接閃器能夠減少電磁的不良影響,將電源開關的電磁干擾降到最低,減少跳閘率。
2.等電位連接的防雷
分開的導體可以考慮采取金屬裝置的方式加強連接,這樣當出現(xiàn)雷擊時,導電體和導電體之間的電位差可以減少,進而也能從根本上減少雷擊電壓。另外,對于建筑物中比較常見的導體,包括金屬水管和消防管道在內的,也可以借助導體實現(xiàn)有效的連接,和接地裝置一起形成有機整體,進而導體間的等位差也能夠降低,當出現(xiàn)雷擊時,不會因為彼此之間的電壓差過高產(chǎn)生較強的電流。此外,需要注意,設備和管道在有效連接的過程中,導體連接位置需要將等電位端口預留出來,這樣也就方便了后期會有其他設備也要進行接地連接。
3.屏蔽建筑物內外的電子設備
不管是建筑物的內部,亦或是建筑物的外部都有著較多的導電體,這其中,建筑物外部比較常見的導電體有鋼筋和鐵門等,當出現(xiàn)雷擊時,這些導體周圍就會形成磁場進而產(chǎn)生電流。所以,為了盡可能減少雷擊出現(xiàn)的可能性,需要對建筑物外部的導電體實現(xiàn)接地屏蔽,這樣就能夠減少雷電經(jīng)由外部導體帶入到建筑物內部。另外,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需要屏蔽建筑物內部電子設備的電磁,通過金屬導體連接封閉的方式有效的減少電子設備的電磁,保證電子設備的正常運行。
四、結語
自動氣象站在發(fā)展過程中,不斷的運用新的技術來減少設備的故障,為自動氣象站的正常運行奠定堅實基礎。為了確保自動氣象站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能夠對天氣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播報,務必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及時有效的解決自動氣象站在運行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從根本上提升氣象信息的準確性,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加準確的訊息,更好的為人們的生產(chǎn)和生活服務。
參考文獻:
[1]吳明江,牛萍. 自動氣象站雷電防護分析與探討[J]. 氣象水文海洋儀器,2010,27(02):99-102.
[2]張立清,欒偉華,張洪衛(wèi).自動氣象站雷電防護技術探析[J].農(nóng)業(yè)災害研究,2014,4(08):46-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