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景芳
小王子說:興趣當然是最好的老師,當我們想要真切地成長時,不妨安心去探索那些感興趣的領域。不要想著一口吃成一個胖子。按照興趣的指引,步步向前,你總會收獲知識,獲得成長。
在我得了雨果獎之后,好多人問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建立文學夢想的。我有時候會講起我小學四年級開始看《紅樓夢》。如果只講這些,那么很多父母會想:一定要給孩子多買名著,早點灌輸。但真相不是這樣的。
我為什么會開始看《紅樓夢》呢?小學三年級,我偶爾發現一本舊日歷,是以金陵十二釵為主題的。我當時驚呆了:世界上居然有這么漂亮的女孩子!我驚為天人,開始照著日歷一頁一頁地臨摹。畫到最后,我連每一個女孩子的外貌細節和服飾紋樣都記清楚了,這才想起來問:她們是誰呀?于是知道了《紅樓夢》,趕緊拿起來讀,一下子就沉醉了。
讀了《紅樓夢》之后我就入了文學之門嗎?不是的。我確實在看完《紅樓夢》之后看了不少書,世界名著也有,偵探和武俠小說也有,但我沒有一絲一毫想要成為作家的意愿,我愛的仍然是圖畫。我入了漫畫之門,開始光顧街上的租書店,把我能租到的所有可看的漫畫全租了一遍。暑假期間,一天看5本,第二天再換5本。我的歷史啟蒙源于漫畫;我的藝術啟蒙源于漫畫;我的體育啟蒙源于漫畫……現在回想起來,我還能記起那些夏日,吃著紅豆冰棍,趴在床上看漫畫的時光。
說到這里,我想談談興趣對人的推動力量。
我小時候學過彈琴,但從來沒喜歡過。練了兩年多放棄了,毫無遺憾。可畫畫不一樣。畫畫對我來說是自愿的事情,早也畫,晚也畫,一想到放棄畫畫就會痛苦。孩子所做的事情,主動和被迫是完全不一樣的。為什么我沒有一直堅持追求畫畫的道路呢?有點可惜的是,我在小學五六年級時,因為在數學競賽中脫穎而出,考入了全區奧數競賽班,便從此踏入每周培訓奧數,直到考入全市理科實驗班的理科學習之路,離畫畫越來越遠。最終我考入清華大學學了物理,就這樣徹底遠離了漫畫家生涯。
我想說的是,孩子就是孩子,會被玩具、游戲、動漫吸引是天性。被這些事物挑起興趣,然后慢慢地在成長的過程中投入嚴肅學習,其實是一條良性發展的路徑。很多父母抱著功利心看待知識學習,希望孩子所有的時間都被課本知識占滿,到哪個年級開了哪門課就補習哪門課。但如果是這樣,我幾乎可以肯定地說,孩子對自己所學的課程很難發自內心地感興趣和喜愛,只可能是出于責任感而學習。
到目前為止,我見過的對學習有興趣的人,大都是通過課外有趣的事物或途徑產生了興趣,再轉向校內嚴肅認真的學習。我見過因為評書而愛上歷史的人,也見過因為科普雜志而愛上物理的人。但誰會因為歷史課本和物理課本而對這兩門課產生興趣呢?如果孩子對一門課的第一印象來自課本,那就不太可能喜歡學這門課了。他們都是出于興趣先愛上一門課,然后才能用記憶中的趣味克服課本的枯燥。有趣,是產生興趣的前提。
如果不是我小時候碰巧看過《凡爾賽玫瑰》和《花冠安琪兒》,我就不會對法國大革命和文藝復興如此感興趣;而如果我不是對這兩段歷史非常感興趣,我在成年之后就不會閱讀有關法國大革命和文藝復興的大量歷史和社會學的研究;而如果不是我閱讀了大量東西方比較的歷史社會研究專著,我就不會轉讀經濟學博士,希望從事經濟史梳理研究。
一絲漣漪就這樣穿越了時空。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檬男摘自《讀者·校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