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婷
青山說:楊晨煜有著典型學霸的一面:學習刻苦,善于總結歸納及規劃時間,很少打游戲;但他同樣愛好廣泛,喜歡足球、跑步,熱愛書法。他展示了學霸的另一種打開方式。
“有點驚喜,沒有想到有那么高的分數。”6月23日中午,廣西南寧二中高三(6)班學生楊晨煜看到了最終的高考分數——語文140分,數學150分,英語150分,理綜290分,總分730分。楊晨煜的理科卷面分、總分均是廣西最高分,該成績創廣西恢復高考以來理科總分最高分紀錄。

如何做到“容易拿滿分”?在學業上,楊晨煜沒有參加過校外培訓班,他總結了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善于總結歸納及時間規劃。在他看來,需要對平時的練習、考試及老師的講解進行總結和歸納,分類整理,形成自己掌握的解題技巧與方法,通過不斷練習來完善。能夠抓住老師講課的重點進行歸納總結、舉一反三,而不是一味地照搬。
時間的規劃也很重要。“不管是長遠的一個月,還是一周甚至每一天的時間安排,都需要計劃,有重點、有監控,反思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方面還要加強。”楊晨煜說,會將學習計劃細化到每一天的各個時段。談及日常作息,楊晨煜表示,與大部分同學差不多,早上6點40分起床,中午休息半小時,晚上基本在12點之前入睡。“晚自習10點15分下課,楊晨煜一般都學到11點左右,教室快熄燈了才離開。”陳文說,其實按他的成績完全不需要學那么晚,但他已經養成了習慣,一定要把當天的學習任務完成。
在學習上勤奮、刻苦,但楊晨煜并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他的書法也很好,班上的宣傳標語都出自他手。”陳文眼中,楊晨煜并不只是埋頭讀書的人,對班級事務、國家大事都很關注,興趣愛好同樣廣泛。他曾任學校羽毛球社的社長,也是班上足球隊的隊員,參加學校足球聯賽還獲得過亞軍。高考前,楊晨煜也會每隔一天去操場跑步,“學校的社團活動很豐富,大家抽課余時間去參加,這方面需要自己做一個平衡”。
在高考成績公布后,網絡上關于楊晨煜一家都是“學霸”的說法也流傳開來,稱其父母均畢業于清華等名校。關于網傳全家均畢業于清華大學等名校的說法,楊晨煜予以否定。
他的家庭教育氛圍寬松,父母沒有施加太多壓力。對于“學習使我快樂”的觀點,楊晨煜笑言,學習不全是快樂,過程中有很多的辛苦和挫折。從小學到高中,楊晨煜的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他認為靠的是一貫的努力,“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實現更好的人生,所以就一直堅持這樣,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對于憧憬的大學生活,楊晨煜的重點仍舊放在學習上。“大學里有很多有名的教授,希望能夠得到他們的指點。在這些優秀導師的引領下,會找到自己今后更加明確的方向。”楊晨煜屬意的學校是清華大學或者北京大學。在專業方面,他對數理、信息學,包括人工智能等領域都感興趣,“日常有關注相關新聞,看好行業未來的發展”。面對已經到來的暑假,楊晨煜希望能在英語口語等技能方面進一步提升自己。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這是楊晨煜在高考前最后沖刺動員會上寫下的詩句。王昌齡的《從軍行》詩句是楊晨煜對自己的勉勵,也是他對學弟學妹們的鼓勵,“希望激勵大家一定要堅持到底,最后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王傳生摘自《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