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雨彤
三年時光,一晃而過,中考結束了,在人生的路途上我又邁出了一大步。回想三年來學習與生活的點點滴滴,有困惑、有挫折、有辛苦、有頓悟,也有喜悅。在學習中,最難忘、最有趣的還是那一節化學課。
有一天,鄭老師一走進實驗室就神秘地對我們說:“老師今天要做一個讓你們終生難忘的實驗。”老師話音剛落,班里的同學有的興奮得一蹦三尺高,還有的說:“鄭老師肯定又在吹牛。”實驗室里頓時炸開了鍋。
老師準備了空的紙質鐵觀音茶葉罐(罐的底部還打了個小孔,小孔內塞了一小團棉花)、火柴、小試管、酒精燈、裝水的水槽、氣體發生器、鋅粒、稀硫酸等儀器和藥品,看著實驗桌上眼花繚亂的實驗用品,同學們的胃口都給吊了起來。前排的同學都伸長脖子,后排有的同學干脆站了起來,嘰嘰喳喳地讓鄭老師快點開始。
實驗開始了,鄭老師先往發生器里加入鋅粒,再往長頸漏斗內注入稀硫酸。瞬間,錐形瓶內像加了沐浴液,產生了大量的泡泡,一段時間后,導管口的氣泡像脫韁的野馬,一個接一個連續均勻冒出。這時鄭老師拿出一支裝滿水的小試管倒扣在導管口,泡進水出,不一會兒小試管內的水都被排了出來。老師用大拇指堵住管口,從水槽中取出一支看似“空空”的試管,拿到酒精燈火焰旁,煞有介事地說:“同學們要注意了,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同學們睜大眼睛盯著小試管,只見他松開拇指,但……同學們只聽到一聲像“放屁”一樣輕微的“撲哧”聲,同學們頓時不屑地大笑起來:“這是什么奇跡呀?嘁!”
老師并不理睬我們,繼續他的實驗,只見他拿出一根細長的玻璃管連接在導管上,并將細玻璃管一端伸進遠離發生器而且倒扣的茶葉罐內。兩三分鐘后,關閉發生器,取出細玻璃管,拔掉罐底的小棉花團,劃燃火柴,伸向小孔,可是什么也沒發生。這時,“同學們要注意了,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 這句話又響起來,臺下又是“嘁”聲一片。三五秒鐘后,“嘁”聲還未停止,突然一聲“巨大”的爆鳴聲響起,重重的紙質茶葉罐彈起十幾厘米高。實驗室里頓時發出一陣尖叫聲,估計幾百米外都聽得見,原來站著的同學嚇得一屁股傻坐下來……而鄭老師卻將雙臂夾在胸前,站在講臺桌前得意地笑看著我們。等我們驚魂安定下來后,他才告誡我們做實驗的一些注意事項,以及如何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同時也給我們講解了氫氣的制取、性質、用途,化學爆炸、爆炸極限等知識,相信同學們一定非常牢固地把本節知識都掌握了。
這真是一堂難忘的化學課,讓我從此喜歡上了化學。
點評:作者圍繞著“有趣”兩個字,寫出初中課堂生活給學生們帶來的無限趣味與活力。文中的老師化廢為寶,巧用鐵觀音茶葉罐等做實驗,還善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懸念頓起,吊足學生的胃口。而學生們,由興奮、好奇到不屑,再到驚喜,心理鮮明真實,從側面有力地表現了課堂的“有趣”。全文描寫細膩,如作者對老師實驗操作過程的描寫,顯得具體精彩;再如對學生的圍觀動作描寫“前排的同學都伸長脖子”等,使一群求知欲望強且充滿朝氣的少年形象躍然紙上。(特約教師:廣東省湛江市遂溪縣戊戌中學陳平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