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元玉 成都市航天中學 四川省成都市 610101
高三化學在一輪復習的時候一般是分版塊、按章節有序復習。在復習課中復習基礎知識固然是重點,但是在對學生做題技巧、思維能力的培養上卻已經開始了,不能妄想高三后期復習如何做,早下手、早準備。
復習課不是簡單回顧,更不是新課重上!而是要根據宏觀形勢的變化、教學環境的變化、教學主體的變化、反饋信息的變化等,不斷的對教學方式、方向、教學內容等等進行調整和優化。所以備課是復習課中最為重要的一環。必須在對《中學化學課程標準》精讀和《考試大綱》理解的基礎上,對教材章節內容進行重組和梳理,最后歸納,形成框架,這就是目前比較流行的方法——建模。主要有以下幾個關鍵步驟:
1、梳理——備課環節梳理課本知識,搭建框架,整理出知識點間的關聯圖,細致但有所側重。
2、知識重組,精選案例,用以論證上面知識點的理解和應用。
3、通過針對性的案例,加強對概念的理解、圖表的解讀思路和方法、數據的處理,教會學生獲取有效圖文信息。
4、培養學生短期時間內文字表述能力,固定的回答模式也可以采用,講求回答規范、準確、簡潔,從邏輯關系,因果關系等考慮答題措辭。
5、最后歸納該部分化學知識的應用方向以及常規解題思路。設置重點內容案例,提高學生的知識轉移和擴展遷移能力。
在復習中作業練習的講評,有的老師直接給學生對答案了事,急匆匆的趕進度。復習進度可以適當地調整,但是一旦喪失了復習的效率,那復習就只是形式化。也有老師認為一輪復習課就是基礎知識的復習,沒有專題訓練和專題復習。這樣的理解也不對,知識的復習中必然涉及到相關聯的知識、典型的知識運用的題型,為了增強復習的效果完全可以穿插進行小專題復習訓練。
講評課不用全講、不能不講,需要有選擇性的精講。對照自己所教的不同班級,對同一問題,若平行班正答率相差無幾,屬于正常情況。若差距較大,則可能是教師授課過程中出現了知識點的遺漏或強調不到位,或是練習的不充分。這時需將待講內容進行歸類、總結,確定講評順序。將需要講的同一類型試題歸在一起,講清考查的知識點,解題時需要注意的問題等,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清解題思路,形成知識網絡。試卷講評最忌“一言堂”,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這就要求在備課時創設問題情境,不斷的進行變式訓練;較難試題添加新問題,或改變題設條件,這樣可再刺激優秀學生深入思考,訓練思維的深刻性。習題課要多變、多問、多解,才能使學生做到學一得一。如我們在講 “室溫時,pH值和為14的兩種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問題”組織學生訓練以下6個小題:(1)pH=2的鹽酸(硫酸)與pH=12的Ba(OH)2溶液等體積混合(2) pH=2的鹽酸(硫酸)與pH=12的氨水溶液等體積混合(3)pH=2的鹽酸與pH=12的AOH溶液等體積混合(4) pH=2的醋酸與pH=12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5) pH=2的HB與pH=12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6) pH=2的HB與pH=12的AOH溶液等體積混合。結合變式訓練、解題小結、反思以及對某個知識從多個側面、多個角度進行合理的發散延伸,引發設題解題的積極性,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
再高三后期復習中任然要堅持以考綱、課本為依據,深入研究考綱,吃透考綱,準確把握難易深度,具體有如下幾點思考
1、抓好專題復習,構建知識模塊,提高復習效率。
學校一般采用板塊式復習(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化學反應原理、工藝流程、有機推斷與合成、選修三綜合訓練)的方法,掌握各類主干知識的特征。對自己存在的知識盲點有針對性地訓練,并通過專題復習訓練,把已有的知識連成片、織成網、構建知識體系。
2、強化工業流程題與選三綜合題,規范步驟,提高得分效率。
近幾年開始,四川考全國卷。卷不一樣,但是知識原理都一樣。所以復習重要重視原理知識的梳理、常考問題的梳理、重視實驗步驟的規范性、實驗操作的準確性、實驗結論的科學性等方面下功夫。
3、重視習題的研究與反思。
在老師的指導下有針對性的進行習題練習,切忌“題海戰術”,做好習題的研究與思考。(1)針對習題涉及知識,思考命題者從哪些角度和側面、從哪些不同層次和題型來看。(2)對解題方法的反思:本題還有其他解題方法嗎?哪種方法更好?如果改變某一個條件又如何去解?(3)解題規律的反思:反思題目的解法是否有規律可循,解題思路是否嚴謹,解題方法是否靈活有創意等。反思解題為什么失誤,是知識因素還是能力因素等,總結錯誤的原因及時督促改正。(4)反思題目的陷阱所在以及推理是否邏輯嚴密、有無漏洞,反思語言表達是否簡潔、準確、嚴謹、完整。思考若是自己出題是否能完美的體現知識達到考查的目的,在做題、反思題目的過程中慢慢學習改編題目、自創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