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光龍 天峨縣八臘瑤族鄉五福村完小 廣西河池 547302
前言:閱讀不僅是人們獲得得到信息、提高學生知識儲備的重要途徑,還是學生理解能力、學習能力提升的重要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匯總,培養學生閱讀能力作為基礎教程,對學生未來學習與生活具有重要意義。讀寫結合作為當前小學語文中應用作為普遍的教學方式,顯著提高了學生主動閱讀能力,提高了學生整體閱讀水平。
當前,在讀寫結合教學中,兩者結合仍存在一定差距,難以充分發揮兩者效果。甚至于,某些教師直接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分割開來,并未意識到兩者結合的重要性,影響了閱讀教學的教學效果。對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與寫作教學中,應充分認識到兩者結合的重要性,并不斷更新教學理念,提煉教學方式,充分發揮讀寫教學的作用,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1.1、教學模式傳統
在小學語文讀寫教學中,某些教師仍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以讀、寫、背為主,且三者并未有效結合,未結合實例引導學生理解三者,學生語文綜合能力難以保障。同時,填鴨式灌輸教育,影響了學生對讀與寫的興趣,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速度緩慢。
1.2、學生對寫作教學興趣不足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學生所接觸的寫作大多是百字小短文,教師也會每天要求學生寫日記。然而,在該階段,學生并沒有記事能力,對外界事情缺乏感情認識,即使是發生在身邊的事,學生也很難展現出感情色彩。更何況,因為缺乏寫作素材,部分學生胡編亂造,記流水賬,影響了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1.3、學生閱讀能力薄弱
學生所處的年齡段,導致學生很難擁有豐富的理解能力、閱讀積累,影響了學生閱讀能力。先進社會,受到利益驅使,小學生讀物不斷增多,尤其是繪本,吸引了學生興趣。但是,在部分繪本中,存在血腥、暴力的內容,極易影響學生對是非的判斷。而某些書籍為迎合孩子口味,保障孩子理解,會將書籍原有內容簡化,如:簡化版四大名著,在簡化版《西游記》的三打白骨精章節中,唐三藏的性格被簡化,以孩子的理解能力,多將唐三藏認為是不是好人的和尚,根深蒂固的影響,甚至影響孩子未來對西游記的深入認知,影響孩子未來學習。
2.1、豐富學生語言積累
語言作為思維的工具,人類的思維活動多借助語言進行。然而,小學生學習經驗較少,社會經驗不足,影響了學生語言積累,為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的提升帶來影響。如:在作文課上,很多學生都擁有奇思妙想,但是,因缺乏語言的積累,很難將奇思妙想表達出來,最終展現出平淡如水的文章。對此,教師應采用讀寫結合教學方式,為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以此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同時,為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引導學生轉變語言形態,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與思維能力。如:在“坐井觀天”一課中,小鳥與青蛙的對話“你從哪兒來呀?”“我從天上來,飛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來找點水喝。”教師可引導學生不改變原意的狀態下,將句子轉換為不同形式,在問句上,學生可說“你由哪里來?你來自哪里?”等,以此鍛煉學生字詞的靈活運用,提高學生語言的積累。
2.2、引導學生書寫日記,以筆記錄周圍事物
日記作為學生的記事本,作為學生素材的積累,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要。然而,學生因不知如何寫日記,常出現敷衍現象。對此,在引導學生書寫日記時,教師應告知學生,日記不僅僅是記錄身邊瑣事,其記錄的是事件發生時的心情變化。同時,教師還可讓學生以閱讀增強生活體驗,細心觀察生活中的點滴并記錄。同時,若學生不知道要記錄什么,可通過閱讀寫讀后感或者在閱讀中摘抄優美語句方式作為日記,以此提高學生閱讀與寫作水平。
2.3、激勵學生書寫讀后感
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會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要求學生在規定時間閱讀完多少文章。學生閱讀能力確實得到提升,卻因未結合寫作教學,影響了讀寫結合教學的作用發揮,閱讀教學的作用未充分發揮。對此,教師可在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的同時,引導學生抒寫讀后感,將閱讀過程的感觸記錄下來,并在課堂上表現自己,以此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增強學生自信心,培養學生語文素養。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作為重要課程,將兩者有效結合是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根本。在教學過程中,合理開展閱讀課堂,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閱讀的喜愛,還能為學生積累素材,增強學生寫作水平,避免學生無內容可寫的問題。對此,豐富學生語言積累,引導學生書寫日記,以筆記錄周圍事物,激勵學生書寫讀后感,全面發揮讀寫結合的作用,培養學生語文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