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真
樓上的潘叔和趙嬸是一對患難老夫妻。老兩口的養老金加起來五千出頭,本可以過愜意舒適的晚年,沒曾想,一天,趙嬸突然中風,引起腦梗死,四肢癱瘓。次日凌晨,趙嬸連話都說不出了,所幸神志尚清。在第一醫院重癥病房治療了一個月,命是保住了,但失語和癱瘓遲遲未愈。趙嬸隨后轉到市中醫院做康復治療。
躺久了,趙嬸一會兒手腳麻,一會兒又覺得喉嚨里有痰堵著,可由于說不了話,雙手也動不了,只能發出“啊,呀”的聲音。潘叔在一旁揪心不已,但又不懂趙嬸的意思,只好找醫生求助。醫生根據經驗,判斷趙嬸不舒服的部位,然后叫潘叔幫她按摩。潘叔覺得老是麻煩醫生,很不好意思。
那天,潘叔做好飯送來。經過走道時,看到墻上掛的人體穴位圖,靈感突至:要是自己也畫一張人體圖,他指哪兒,老伴張口或閉口表示是或否,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潘叔退休前一直在軍工企業當電工,從來沒有摸過畫筆。潘叔畫的人體圖實在是不敢恭維:腦袋太大,扎著大辮子,一只胳膊粗,另一只細,兩條腿有長有短。
他在紙上寫道:“親愛的寶貝婆婆,樹立信心,我幫你戰勝病魔。我還有個宏大的計劃,三年康復治療,三年恢復行走,再用十年,我帶你滿世界旅行。”那一刻,趙嬸不停地張嘴,發出微弱的嗯嗯聲,幾行熱淚從眼角流淌出來。
從這以后,潘叔“按圖索驥”,照料起老伴得心應手。過了不久,趙嬸終于可以回家做康復理療,潘叔定制了社區醫生上門服務。作為好鄰居,我們去幫他接人。聽了醫生和病友說的潘叔用人體圖照料趙嬸的故事,我們都深受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