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自和 羅城仫佬族自治縣小長安鎮下梧小學 廣西河池 546414
隨著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人才、科技在激烈的競爭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深刻意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人們對于教育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眾所周知,由于資源的傾斜程度不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造成農村小學的各方面辦學條件遠遠滯后于城市小學,進而導致農村小學的教學質量不佳。農村小學校長作為學校最重要的管理者,在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面臨著非常大的教學管理壓力,必須要摒棄以往粗放式的管理,積極轉變管理理念和創新管理模式以跟的上時代發展的潮流,拉近農村小學生與城市小學生教育的差距,實現學生的科學發展。
隨國家經濟的發展,農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顯著的提升,學生家長的教育意識相比老一輩而言有了進一步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將孩子送到城市去接受教育,導致農村當地的小學生源匱乏,學校之間合并現象頻發。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農村小學師資力量嚴重不足,很多科目是由其他科目的教師兼任,教育專業性不足,不利于學生的學習。盡管為學生減負的政策施行已久,然而在農村小學教育過程中,小學生負擔較重的現象仍舊常見,社會上的一些團體和個人絲毫不顧忌教育部門的嚴格規定向小學生推銷各種教輔資料,在加重家長負擔的同時,更嚴重挑戰了教育部門的權威,加劇了應試教育對于小學生的不利影響,造成小學生不堪重負,不利于其科學成長。
相當多的小學教學仍舊沿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方法,教師的教學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書本知識進行講授,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缺乏積極的溝通與交流。衡量學生學習水平如何的方式只看考試成績如何,教學過程中最為關注的是學生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道德價值觀念的培養方面所做的工作較少,很少關注學生的思維拓展、甚少進行課外實踐活動,背離了素質教育的原則,十分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展。
好的校長是辦好學校教育的關鍵。校長是學校的管理者,是教師的領導者,有效的管理就是以人為本、為了人的發展和提升人的素質的方式。在農村小學校長管理中,校長秉承促進教師成長和學生發展的管理任務,是對現代化辦學理念的堅守。一方面,校長管理就是為教師服務,而教師又為學生服務,形成了有真情、辦實事的作風;通過組織多樣化的活動,在學校環境內創造合作、溝通的空間,以凝聚力形成學校教育發展的合力,構建優秀的教師隊伍;另一方面,校長管理藝術是對科學發展觀和和諧校園建設理念的踐行,校長的管理能力與學校教育的科學發展有著直接的關系,更是影響學校辦學效益和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提升農村小學校長管理藝術,對實現學校的良性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作為學校的管理者,要想讓學校整體的教育教學理念得以更新,校長自身就必須首先做到積極學習現代化管理理念,并將其運用到學校管理實踐中。只有校長成為一個終身學習的踐行者,就能在業務能力和專業素質上得以顯著的提升。作為一名農村小學校長,不應當被局限于自身原有的知識,還應當積極涉獵教育教學系統知識,還應當熟悉相關的專業知識,這樣才能保證自身在聽課、評課或者講課的過程中能夠給出科學準確的指導。同時,校長應當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深入學習并掌握信息技術專業知識與技能,引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
制度是學校管理的重要保障,校長管理學校的主要依據是完善的規章制度。在對制度進行完善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民主和人文關懷,體現對教師和學生的尊重、愛護,這樣的制度才能獲得教師和學生的認真遵守。對制度進行完善之后,校長應當緊抓制度的落實,如教師的出勤、教學總結等,嚴格按照教學規章制度的要求對教師進行監督,并依據獎懲機制給予教師適當的激勵。制度的完善對教育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十分有利的影響。
好校長可以帶出一支好的教師隊伍,好校長加上好教師就能辦好教育。教師是學校開展教育事業的關鍵力量,要想調動教師的工作激情,校長就必須提升管理藝術,在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指導下,樹立以教師成長為本的理念。校長應當深入了解教師的工作和生活,給予教師充分的理解與尊重,不僅要關注他們的教學工作,還要關心他們的生活情況,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解除教師的后顧之憂。
在緊抓學校管理的基礎上,校長應當積極推動學校與家長之間緊密互動關系的構建,指導家長正確認識教育規律,認識素質發展對學生成長的重要價值。校長應當鼓勵家長參與到學校教育活動中,讓家長走進學校、了解學校、了解教師、了解教學,讓家長對學生的學習環境有所了解,讓家長有更多的機會與教師開展溝通;指導家長科學正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幫助家長走出教育誤區,引導家長配合學校實施素質教育。此外,校長可以組織家長講座,給家長與校長直接溝通的機會,認真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調動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形成促進學校教育發展的教育合力。
要想做一名合格、優秀的校長,就必須有高水平的能力與素質,還要善于引用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對農村小學校長來說,要善于運用現有的教育資源,爭取家長的積極配合與支持,更要突破傳統環境和觀念的局限。只有對校長管理藝術進行創新,才能真正提升農村小學的辦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