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夢婕 貴陽市第二實驗中學 550001
初中物理實驗有很多都能在家庭中得到實現,但是在理論知識教學,實驗講解,實驗籌備,實驗記錄和實驗評價方面,都需要教師把握好方向。
新時期的到來,使得人們清楚地意識到培養人的任務應該從培養知識全面發展到實踐全面發展過渡。同時也對我們初中物理學習的實踐部分,展望了新的目標,也就是在學習物理知識的同時,培養他們有關動手操作,科學素養,綜合思維等方面的能力。傳統的物理教學知識性和專業性比較強,但是隨著課程改革和時代的變化,物理教學也隨之改變,在教材上和課程標準中均有體現,初中物理家庭實驗是《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中規定的20個必做實驗的有效補充,也是培養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實驗探究能力、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家庭實驗能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物理模型、物理概念。例如,滬教版中對于家庭實驗的要求。它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在了解了相關課文中的知識之后,學會運用知識,并且在生活中,家庭中驗證這些知識。這部分的改進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十分有益。
引人入勝的教學關鍵就在于創意和樂趣兩個字,趣味不是授課教師本人感到有趣而是能夠讓學生從中體會到趣味,趣味性的教學就要關注著如何讓學生自主發現實驗中有樂趣這樣一個總體目標來策劃教學活動【1】。物理知識是十分重要的知識,它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一部分學生們的印象中是十分枯燥的。因此,教師要有針對性教學,將理論知識部分的教學變成啟發學生自主思考的課堂,然后學生們能夠帶著疑問去進行驗證。此時有關家庭小實驗的準備,也需要教師設計好實驗過程。這個實驗過程是循序漸進的,一開始由教師設計,學生按照教師的設計參考。到最后,學生自主設計實驗。這樣逐漸提升學生的能力,也是我們教學目標中很重要的一點。那么開展啟發性教學成為了教師的難題,從實踐經驗上來說,啟發性教學需要學生的知識儲備,也需要教師及時應對,并且是需要培養默契的,在內容上也要緊貼生活,不能單獨將知識呈現在學生面前。在課堂的一開始,物理教師就需要將物理的豐富性,趣味性呈現出來,不能讓學生的刻板印象延續在后續的學習中。在物理的學習過程中,也能趣味與知識并行。
很多物理實驗器材和設備可以專門準備一個箱子作為實驗箱,平常就將可能會用做實驗器材的物品都整理在一起;這些材料從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尋找到,符合環保理念,例如舊報紙和易拉罐等等,但是收集實驗材料需要學生在平時積累,將能夠使用到的物品收集起來;學生能夠得到實驗材料,也能將對物理的關注滲透到生活方方面面【2】。學生剛接觸物理學科,還沒有完全理解物理學科的主要內容,這時候,聯系生活實際是能夠加強學生興趣和印象的好方法。例如,我們經常吃的食用油就是很特別的實驗材料,它可以和色素結合,制作五彩斑斕的流星雨。具體實驗步驟:在少量食用油中滴加各種顏色的色素,攪拌均勻,然后在礦泉水中加入半瓶水,將攪拌好的食用油倒入瓶子。然后靜止幾分鐘就能觀察到非常漂亮的彩色流星雨了。這個實驗很好地詮釋了密度知識。這個實驗中所用的水瓶和食用油都是家中常見的材料。萬事開頭難,培養學生的這種收集意識還需要教師的引導。由于實驗設計的難度較大,學生還不能單獨完成,就需要教師做好實驗設計,然后講解知識是如何蘊含在其中。在經過幾次實驗的鍛煉之后,學生逐漸掌握實驗的方向,學會聯系實際生活,也明白如何選取材料,這個階段就可以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教師在首次設計實驗時,要從難度和實際可操作性好好把握,不能過于復雜,讓學生感到不能實現。也不能材料復雜,與生活脫離,失去家庭小實驗的優勢。例如,生活中很多材料都可以啟發學生保留,用來作為學生的實驗材料,例如報紙,紙箱,習慣,洗潔精,空礦泉水瓶等等。家庭實驗吸引學生的重要一點,就是能夠從中獲得動手操作和實驗準備的經驗,還能夠從這些簡單的過程中驗證書本上的知識是更加吸引學生的。在課堂上教師也可以先進行展示,例如裝一塑料袋子清水,扎緊口袋,然后用鉛筆扎破口袋,但是發現并沒有漏水出來。這是操作十分簡單的實驗,也充分激發了學生嘗試的興趣。演示過程也不復雜,材料簡單易得。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教學用語和生活用語的轉換,教師應該始終保持著激勵的態度引導學生,責備學生的錯誤,很可能就會讓學生興趣減少。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開始是十分艱難的,也就是俗語中萬事開頭難,教師要及時反饋給學生學習結果,并且給予適當的鼓勵。換言之,為了鞏固加強學生理解課堂教學內容,把相關的自主探索實驗作為家庭作業的一部分給學生完成,這些實驗首先需要趣味與實踐性并存,學生才能感興趣。
初中物理家庭小實驗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并且運用身邊的材料,體會科學在身邊,同時扎實掌握物理理論知識,最終物理教學質量得到提升。這對于教師來說還需要經過實踐來完善教學設計。
綜上所述,家庭物理小實驗成功的關鍵在于教師的教學設計和學生的興趣結合。首先把握好實驗的可行性,再結合生活中簡單易得的實驗材料。這樣展開實驗,不僅能夠讓學生感知物理知識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同時也能激發學生們的創造力和學習物理的信心,再將這種興趣和信心反饋到物理理論知識上來,互相促進,提升物理知識的學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