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麗葉 設計/龐婕
由于氣候寒冷干燥,許多人出現口唇起泡,且瘙癢或疼痛難忍的癥狀。通常人們把這種現象解釋為“上火了”。但專家表示,嘴巴上火與氣候沒有必然的聯系,而是人體免疫力低下的一種反應,是由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病,醫學上稱為單純皰疹。

初次感染單純皰疹,多是與攜帶該病毒者有了直接或間接接觸,比如接吻,使用別人的餐具或唇膏等。如果這時皮膚黏膜有一些肉眼可及或看不見的破損,病毒就會從此處進入并繁殖,出現臨床癥狀。并不是所有接觸到病毒的人都會發病,如果皮膚黏膜屏障完好或抵抗力強,多數人不會出現臨床癥狀。
初次感染單純皰疹者,主要表現為口唇周圍出現紅斑基礎上的集簇狀小水泡,很快水泡破裂形成糜爛面或淺表潰瘍,病人常會感覺不同程度的疼痛,幾天后皮損干燥結痂,不留疤痕。雖然表面看起來疾病已經痊愈,但病毒很可能還悄悄潛伏在體內。當某些因素削弱了身體的抵抗力時,如熬夜、過度勞累、精神壓力過大、月經來潮、感冒、高熱或化療后等,潛伏的病毒會再次活動,生長繁殖,引起皰疹反復發作,而且常在同一個部位復發。開始局部有灼癢感,隨即出現集簇狀小米粒大小的水泡,嚴重的可能潰爛,1周左右自行消退。
“爛嘴角”并不是“上火”癥狀的表現,很多人喜歡自行飲用一些清熱解毒的涼茶“下火”,其實這并沒有多大效果。這種“爛嘴角”實際上是單純皰疹病毒1型(HSV-1)感染,因而使用像阿昔洛韋這種對皰疹病毒具有特殊親和力的抗病毒藥物內服外治更有針對性,療效比清熱解毒的中藥要有效得多。
尤其是在癥狀初期,患者剛剛開始感覺唇邊出現輕微痛癢或紅疹時,就要立刻用藥。此時病毒數量還不算太多,皰疹還未完全發作,皮損還沒出現,病毒易被快速清除,故療程可明顯縮短。對于首次發生嘴唇皰疹的患者來說,用藥療程必須持續一周,如此足時用藥才能把病毒徹底清除,避免其“潛伏”在人體正常黏膜、唾液及感覺神經節細胞內。每當抵抗力下降時,如感冒、月經前后、精神焦慮、過度疲勞等狀況下,皰疹病毒即伺機“啟動”激活模式從而導致發病。
令人苦惱的是,若皰疹初起后,在短時間內沒有盡快用藥,隨后會形成小水皰樣的皮膚糜爛,刺痛、灼熱感明顯,通常在24小時后用藥已經難以避免出現片狀小水皰的現象,在發病后3天才用藥,藥物已基本上很難收到治療效果,這種情況下只能依靠自身的免疫力進行修復。
生活中經常會發現某些人特別容易出現“爛嘴角”,像郭晶晶在出席活動時就被數次拍到嘴角出現“狀況”。“爛嘴角”雖然不是什么大病,但對于上班族或社交場達人而言,且不說讓其感覺身體不適,對“面子”的損害程度也足以讓其自信減分。
由于口唇皰疹屬于自限性病毒感染,只要不繼發感染,即使不予治療,也可以在一周后痊愈,因而多數人對此并不重視,沒有早期治療和按醫囑完成整個療程的人很多,這是口唇皰疹日后反復發作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一年內反復發生5次以上口唇皰疹,說明患者的免疫力已經比較低了,此時,應予以高度重視,及時請醫生治療,調理體質,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
為避免感染或減少復發,病發期應盡量少吃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刺激患處,引起疼痛;保持患處清潔,避免繼發細菌感染;勤洗手,避免用手接觸患處后再碰觸身體其他部位。平時則應注意不隨便使用他人接觸過的餐具、化妝用具等,以盡量降低傳染可能。
檸檬水酸酸的味道很受歡迎,然而英國牙科學會的科學顧問達米安·賴斯教授卻說,一些研究表明,酸性的飲料會損害牙齒,比如檸檬汁,尤其是當結合熱水的時候。
近日,英國牙齒健康基金會的首席執行官奈吉爾·卡特博士說熱水檸檬會導致牙齒的侵蝕,長期喝會導致牙齒表面的牙釉質被軟化和磨損。而且,還有研究表明,這種損害牙齒的方式,在兒童和青少年中出現的概率普遍比過去要高。
所以,建議大家在喝檸檬水的時候,最好別用熱水沖檸檬。另外,為了減少對牙齒的損害,牙醫建議大家用吸管喝飲料,使液體繞過牙。另一個建議是喝飲料最好一口氣喝下去,減少酸在牙齒周圍的停留時間,減少對牙齒的腐蝕。
糖的“蹤跡”十分隱匿,有很多嘗起來并不太甜、名字也看不出“甜味”的食物,恰恰是意想不到的藏糖大戶。
濃縮果汁:濃縮果汁與原果汁相比水分減少,體積至少減少到原果汁的一半,營養素密度增加,喝一口頂兩口,同時含糖量也至少升高了一倍。
速沖糊粉:單純的谷物豆類等磨成的粉,其口感比較難接受,喝上去甚至有種“土腥味”。因此,速沖糊粉類食品,如豆奶粉、藕粉、核桃粉等,往往會加入很多糖來改善口感。有的糖竟然排在配料表的第一位,意味著糖含量超過一半,比原料都多。
烤鴨醬:甜面醬雖然制作的時候并不加糖,但發酵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麥芽糖、葡萄糖等。而以甜面醬為主要原料制作的烤鴨醬等,除了甜面醬中的這些糖之外,還會額外加入白砂糖等,一份烤鴨醬糖含量大概占34%。
番茄沙司:番茄沙司除了含有番茄外,還會添加糖、鹽、增稠劑、增鮮劑等。雖然其中的番茄紅素含量比較豐富,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但配料中除了水和番茄外,含量最高的就是糖,高的可達30%以上,一般的也有15%至25%。
牛奶和果汁都是非常健康的飲品,也很受歡迎。雖然二者搭配確實會引起蛋白質變性,但是適當的蛋白質變性使蛋白質結構松散,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消化和吸收,能減輕腸胃負擔。另外,二者結合也不會影響鈣吸收。果汁中大多是有機酸,如檸檬酸、蘋果酸等,不會和鈣結合生成難溶的化合物,抑制鈣吸收;有些水果中可能含有草酸或鞣酸,如柿子,可能會和鈣結合生成難溶物質,甚至會出現結石,但通常這類水果很少會制成果汁,故一般不會影響鈣吸收。

很多進口和高檔水果為了長途運輸等原因而進行人工打蠟。其實營養專家科普過,食品級的果蠟主要是從甲殼類動物中提取的,食用并沒有危害。如果不放心,也可將其清洗掉。最簡單的方法是用60℃以上的熱水清洗,果蠟會被去除掉,但注意一定要用流動的水沖洗干凈。另外,用少量食鹽搓洗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