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 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烏蘭牧騎 010300
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使得原生態的存活幾率也大幅降低,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地域文化常常得不到較好的發展,有的甚至面臨著消亡的危險,而對這些文化進行保護以及傳承就比較重要。從聲樂領域的發展情況來看,原生態唱法可以歸為地域性聲樂表現形式,是經過長時期的發展形成的優秀藝術文化,但在當前原生態唱法卻面臨著存亡的嚴峻挑戰。
我國的民族唱法主要是產生于人民群眾當中,其以民族語言作為基礎并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演變而成。民族唱法所涵蓋的內容范圍相對比較廣泛,其中有戲曲唱法以及曲藝唱法和民歌唱法等,這些都是我國的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的韻味是其主要的特征,對此可從幾個重要層面進行分析,韻味是歌唱者內心最為細膩以及真摯的情感藝術美感,融入到歌聲演唱當中,是內在的感覺,通過對詞曲的微妙處理形成的。民族唱法的韻味也是特定文化以及心理產生的審美反映,這是在長期文化熏陶以及生活體驗下才能對其有深入的感悟,所以民族唱法的韻味就有著比較鮮明的審美精神。從韻味特征的構成元素層面來看主要有字韻,也就是咬字的情趣韻味,還有潤腔以及情韻。
對于中國民族唱法的發展過程中,自從聲樂藝術進入到專業院校課堂,就在教育資源以及環境方面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民族唱法也形成了學院派民族唱法,并在演唱方法中對美聲唱法有了汲取。事物的發展通常都是兩面性的,由于網絡傳媒的迅速發展,這些學院派民族唱法就得到了廣泛傳播,雖然在演唱技巧層面得到了提升,而歌曲內容以及風格和嗓音個性變化卻弱化了。
原生態唱法和人民的生活以及主題都比較貼近,并有著鮮明的形象特征,在情感上也相對比較真摯,并且在演唱的歌詞方面也比較通俗易懂。例如歌曲《槐花幾時開》在歌詞上只有短短的四句,但是能夠將情景交融以及人物性格鮮明地呈現,在感情上也能夠細膩化的表達。另外就是原生態唱法的高度抒情以及隨意性的特征,其往往是采用短小結構通過音樂語言進行凝練,然后采用隨情而動的歌唱聲音對深刻的思想情感進行表達,這一唱法比較樸實,能將自己心中的美好情感得到真實的傳達給人和土地。除此之外,原生態唱法特征還體現在創作的集體性以及傳播的口頭性,在即興以及變異性的特征層面比較突出。
原生態唱法和原生態的民歌是緊密相依的,從原生態的民歌方面來看主要是產生在特定生活當中,諸如小調以及山歌、勞動號子等。原生態民歌多是在偏遠少數民族地區或者是山區,所以這就造成了其長期孤立在主流文化外,原生態民歌在當前也是面臨著存亡的關頭,原生態唱法就會受到這一發展形勢的影響。處在當前的物質文明高速發展以及現代化社會生活快節奏中,對于比較純粹的原生態民歌也逐漸失去依賴的土壤,而當前對原生態民歌的保護以及傳承就比較重要。
中國的民族唱法以及原生態唱法在演唱形式以及內容層面都會由于生存環境以及自然人文環境有著很大的差異,可以從多個方面進行兩者的比較。兩者在概念上就有著不同,原生態唱法主要是對本民族地區方言,對本地的創作歌曲演唱的方法,而民族唱法則是對傳統民族唱法繼承上并吸收了美聲唱法形成的一種唱法。兩者在演唱咬字上也存在著不同,原生態唱法是通過本地區方言進行的演唱,而民族唱法則在咬字上有著嚴格要求,要達到字正腔圓。從兩者的音準方面也有著不同的要求,民族唱法的音準要求比較高,而原生態唱法在音準上沒有過多的要求,主要是即興創作的,所以在節奏上相對比較自由化,并在其中有著諸多裝飾音烘托演唱。
原生態唱法對中國的民族唱法發展也有著很大的作用,中國民族唱法要能積極地學習原生態唱法的風格特點多樣性,由于我國在地域文化方面的因素,就對原生態唱法的風格多樣性以及表現形式多樣性起到了決定作用。在演唱風格的多樣化就能對原生態唱法藝術內涵有效豐富,所以中國民族唱法就要能夠對原生態的風格特征記憶繼承發展,如此才能夠讓民族唱法在藝術魅力上更加有吸引力。
再者,要能對原生態唱法的民族性進行學習,在對地區性的音樂進行欣賞過程中要注重對其語言風格特點的聯系,對于原生態唱法演唱過程中多為采用本民族語言,然后加上對本民族以及地區的生活環境和風俗習慣的了解體驗等,在演唱的韻味上就比較豐富,能有比較強烈的地方特色。在繼承發展的過程中也要能夠將種子資源得到良好保護,原生態唱法處于邊沿地帶,原生態唱法也為我國的各類音樂工作提供了再學習提高的平臺途徑,所以對原生態唱法的堅持是對民族音樂根的守護。
對中國的民族唱法以及原生態唱法要能加大搶救和保護,這樣才能有利于民族地域音樂文化的持久生存。再者就是要能夠將民族地區的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并要對原生態唱法得到繼承發揚,加強對傳統民族聲樂的理論建設學習。
總而言之,對于原生態唱法以及中國民族唱法的發展以及繼承等,要能和實際相結合,這樣才能有效保障傳統的文化持久生存發展。此次主要從原生態和中國民族唱法的特征及發展現狀層面進行了分析,然后就中國民族唱法及原生態唱法進行了比較分析,最后探究了繼承發展的一些措施,希望能對我國原生態唱法及中國民族唱法的健康發展起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