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童星

論在當今網絡世界最招人煩的老頭是誰?
答:蘇大強。
《都挺好》播出至今,劇中家人嫌他,劇外觀眾煩他,就連扮演者倪大紅自己都看不下去了。
出道35年,這是倪大紅被“黑”最慘的一次,卻也是他生命中的巔峰時刻。
年逾花甲的倪大紅可能無法理解,自己漫長演藝生涯里塑造了那么多精妙絕倫的角色,貢獻了那么多神乎其神的經典瞬間,怎么到頭來被觀眾記住的,卻是“蘇大強”這個討人厭的老頭兒。
1960年,倪大紅出生在東北,因父母都是哈爾濱話劇團的演員,他從小便對“演戲”產生了濃厚興趣。
16歲那年,他被送到某農場下鄉,臨出發別的孩子都想著拿點吃的、玩的,只有他一個人回家晃了一圈,拿起放在枕頭邊的《演員的自我修養》,夾在胳肢窩里上了下農村的車。
到了農場,倪大紅被派去趕馬車拉石油,夜里10點走早上6點回,和他一道的小伙伴累得哭雞尿嚎,偏偏他回回都跟打了雞血一樣。
山里走夜路,不能吃不能停,為了不讓自己走神,他每隔幾小時就要跳下車和馬兄弟說說話,時不時還跟人唱上幾段戲。
時間久了,馬聽煩了,看見他就尥蹶子,可他就是怎么唱都不夠——沒辦法,實在是喜歡。
農場那四年,倪大紅唯一的樂趣便是“八大樣板戲”。當時那個特殊時間,大家見了“文藝”二字拔腿就跑。
找不到人討論,倪大紅只能一個人悶頭研究。大抵覺得自己琢磨到頭了,他忽然萌生想去考電影學院的想法。
某次回家,小倪同學便把心中想法告訴了家長。
當時他的老爹正在吃飯,聽到這話立馬放下筷子,上下打量了下兒子,這位已經從事半輩子演藝事業的人民藝術家沉默半晌,然后說:
“兒啊,我覺得你還是適合當個木工?!?/p>
按照他自己的話說,長得“屬實有點著急”。因此在國字臉盛行年代,父母并不認為他的長相能勝任演員這一工作,可他自己卻不這么認為。
“演戲可以看臉,但也不能只看臉??!”
那一年,上海戲劇學院在長春設立考點。信心滿滿的倪大紅得知消息當天,便買了火車票背上行囊。沒成想到了考點,人家連初試機會沒給直接把他擋在了門外。
倪大紅問為啥,老師回:“你這個模樣,真的沒法上電視啊。”
因為長得丑,報名都費勁。倪大紅心里不服氣,他又報了中戲、解放軍藝術學院,得到的回復如出一轍。
坐在回程火車上,倪大紅蹲在車廂接縫處偷偷抹眼淚,回家之后也整日里悶悶不樂。爹媽看著心疼,坐在床邊問他:
“當演員有什么好啊?去學個手藝,當個八級木匠不好嗎?”
倪大紅不說話,一個勁兒地盯著天花板,然后搖搖頭。父母有些急了,接著問:“這么倔到底是為了啥?!”
他騰的一下坐起來:“為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于是抱著那本《演員的自我修養》,倪大紅又考了三年藝術院校。
1982年,對于倪大紅來講是個神圣年份。那一年,他一路殺進中央戲劇學院最后一輪考試。
等待成績那段日子,父母為他在工廠找了份工作,并下達最后通牒,無論成不成這都是最后一次了。
放榜那天,倪大紅躲在家里沒敢出門,還是母親出門買菜時,順道看了眼成績單。
回到家,她連菜籃子都沒來得及放,直接沖到兒子屋里喊道:“考上了!”
多年后,倪大紅回憶那段放榜時光,不無感慨地對自己說:
“上了大學我就有自信了,這顏值都考上中戲,我還有什么事做不成啊?!?/p>
一連考了四年,倪大紅終于如愿以償,那年他22歲,在別人畢業的年紀,磕磕絆絆地走進了中戲的大門。
因為長相“自來舊”,倪大紅在學校受了不少“委屈”。
從小生長在黑土地上,他的身體里始終流淌著“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的熱血,沒事兒就喜歡樂于助人。
冬日里女孩嫌冷不愛出門,他便主動承擔起去熱水房打水的工作。一來二去的,其他班級的人都認識他了,每次見他都喜歡討論上幾句:
“學校里新來的水房大爺真不錯,是個熱心腸。”
由于這段對話,倪大紅沒少被同學“笑話”,別人笑他憨,可他卻不介意。上學嘛,能把知識學明白就行了,別的都不重要。
因著長相著急,倪大紅經常被認為是混入高等學府的“社會閑雜人員”。但人生有失必有得,由于這摸不透年紀的長相,他在課堂上的輩分也意外提高了。
當時在學校,只要班級組織演小品,倪大紅一定是演長輩。上到“太爺爺”,下到“小叔叔”,最不濟也得扮上個街邊賣茶水的老大哥。
身為班長,倪大紅一直對自己的專業課成績非常有信心,直到碰見形體課。
時至今日,當再提起當初被掰胳膊壓腿的日子,倪大紅仍是滿面愁容。但同時,他也無比感謝那段在練功房里鬼哭狼嚎的日子。
因為在那里,倪大紅迎來了自己第一次“觸電”。
那是一個艷陽高照的午后,倪大紅拖著差點“犧牲”在形體課上的雙腿,走在去食堂的小路上。因為疼的緊,他實在沒辦法站直,好好幾步路,愣是讓他走出六親不認的氣勢。
正走著呢,一個人忽然上前開始猛拍他的肩膀,倪大紅回過頭,正對上一張陌生人的臉,那人先是笑了笑然后問道:
“同學,拍片嗎?”
由于那幾步極其不利索的步伐,倪大紅成了被劇組副導演選中的孩子。
那之后不久,還在上大二的倪大紅便正式進入由謝晉執導的電影《高山下的花環》劇組。
這是倪大紅生命中第一部戲,雖然只是小配角,但他還是憑借極其自然的演技,引起很多人的注意。
有了這次起點極高的經歷,“倪大爺”出了名。中戲畢業后,他前前后后演了不少戲。
《我是鄉巴佬》里嬉皮笑臉,連名字都沒被百度記錄的人肉背景;
《我愛我家》里上躥下跳,怎么看怎么像多動癥兒童的隔壁老胡家的傻兒子;
《活著》里老謀深算,吃喝嫖賭抽樣樣精通的皮影戲班主龍二……
那幾年,倪大紅和不少導演合作過,而且一個比一個大牌。
人人都夸他好,就連一向挑剔的張藝謀,都說他“再小的角色都能琢磨出味來”,還揚言要把他培養成黃金男配角。
可甭管別人怎么夸,倪大紅永遠都是戲紅人不紅。沒有那些所謂的流量,他只能演一些龍套角色,身邊的人為他不值到拍大腿,可他卻說:“上學的時候老師就說了,沒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員,能演戲就不錯了,我挺滿足的?!?/p>
當發現影視圈里屬于他的機會不多時,熱愛演戲的倪大紅同學一記回馬槍,又殺回話劇舞臺。
從前人說,演話劇都要往“大”里走——臉大、體型大、動作大。
為了能讓所有人看清、看懂劇情,話劇演員就連聲音都要大到能傳到觀眾席最后一排然后反彈回來,震的人耳朵嗡嗡作響。
可倪大紅卻覺得這太約束。一大幫人站在舞臺上,咋咋呼呼弄了一地雞毛,最后還落個“太小眾,看不懂”頭銜,何必呢?
“我就想,我能不能站在那就把戲演好呢?”
有了這個想法,倪大紅又開始琢磨了,而這一琢磨就是整整十年。
從《陽臺》到《生死場》,從《浮士德》到《羅慕羅斯大帝》,那些日子,他遠離熒幕,走進觀眾,整個人全都長在了舞臺上,硬生生把自己從小配角,煉成中央話劇院(現為國家話劇院)臺柱子,并一舉拿下話劇界頂級殊榮“中國戲劇梅花獎”。
重返話劇路,倪大紅再次用實力證明,倪大爺,永遠是你大爺。
2006年前后,電視劇《喬家大院》正式開機。拍攝途中,原決定扮演孫茂才的演員因病辭演,劇組頓時陷入混亂。
見副導演為找“替補”忙得焦頭爛額,主演之一的陳建斌跟他出了個主意——去找倪大紅,好用還不貴。
聽了這話,導演想了半天,愣是沒把人和名字對上號。這時候陳建斌急了:“倪大紅啊!《哈姆雷特》??!老經典了!”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陳建斌還不是嬛嬛的四郎,那天他走進劇院,剛坐下就被倪大紅扮演的篡權國王驚呆了。
“紅紅,你到底還有多少驚喜是朕不知道的?”
古有四郎嬛嬛倚梅相遇動春心,今有建斌大紅劇院邂逅成茂才。
因著這場近30年前的邂逅,倪大紅成了《喬家大院》里亦正亦邪的孫茂才。一場戲,6分鐘,他“不動聲色”地把劇中人物或悲或喜的復雜情緒,完美展現出來。
憑借這部戲,倪大紅得了個第三屆電視風云盛典的最佳男配,可若說真正使他一戰封神的,卻是那部《大明王朝》。
開拍前,導演張黎在全國尋找嚴嵩扮演者。由于人物設定復雜且為80歲高齡,導演提出的第一個要求,便是演員年齡不得低于60歲。
試戲那天倪大紅沒上妝,張黎只是看了看便擺擺手:“不行,歲數不夠,肯定演不出來?!?/p>
倪大紅微微一笑:“您讓我試試唄?”
貼上胡子,穿上大褂,他剛試了兩個鏡頭,就聽見導演在后面扯著嗓子沖副導演喊:“就是他了!”
從小受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戲劇理論影響,倪大紅成了十足的“體驗派”。身在劇組,他每天琢磨最多的問題,就是怎么讓自己看起來更老一點。
為了不讓大家跳戲影響拍攝,倪大紅很少在拍戲以外時間出現在片場,就算出現也一定是頭發花白、老態龍鐘模樣,以至于有些人直到殺青,都不知道當時的倪大紅才剛剛47歲。
據說在片場,有位工作人員不小心撞到了候場的倪大紅,嚇得趕緊伸手去扶,生怕這位“老人”倒下。
對于中國演藝圈,觀眾一直有個未解之謎,即:“倪大紅那張永遠沒有表情的臉,到底是怎么做到演誰像誰的?”
《新三國》里鷹視狼顧、深謀遠慮的司馬懿;
《正陽門下小女人》里老實巴交的蔡全無;
《天盛長歌》里多疑涼薄、機關算盡的天盛帝;
《遠大前程》里盛氣凌人、不怒自威的霍天洪……
那些年,倪大紅像霧像雨又像風,就是不怎么像個好人。
有人說,他是中國唯一一個可以用一個表情演遍所有角色,還讓觀眾覺得合情合理的人,連眼袋都是戲。
別人說這話是表揚,可倪大紅卻感覺很復雜。
“大家說我是個面癱的演員,還有人問我到底是在表演還是沒在表演,我不知道,反正我就是認認真真地演?!?/p>
在演藝圈,大部分藝術家成為實力派之前,都曾有過一段作為偶像派的青蔥歲月。
除了倪大紅。
在被顏值拋棄的歲月里,倪大紅只能踏踏實實地玩命演戲——
拍《泥鰍也是魚》,導演要求演出“不舒適感”,他就一連幾個月穿小碼鞋走路,最后成功擠壞了一雙腳;
拍《幸存日》,為了體驗那種被活埋的絕望,他把塑料袋套在腦袋上感受窒息,差點搭進去半條命;
拍《滿城盡帶黃金甲》,他發著高燒,綁著威亞從700階天梯上一躍而下,那不要命的架勢把武術指導都嚇了一跳;
拍《戰狼》,身后火藥炮彈炸得人仰馬翻,他站在前面紋絲不動,直到拍攝結束,導演才發現他腿上被氣浪劃開個大口子。
電影火了,吳京想找倪大紅拍后續,他趕忙搖頭說:“第一部里這角色死了,不能再出現了,不然觀眾太跳戲了?!?/p>
后來《戰狼》風光了,身邊人替他惋惜,可他卻不在意。在他心里,一部作品火不火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有沒有把它演好。
戲比天大,倪大紅從始至終都是這樣想的。
從籍籍無名,到如今全網“追殺”,在“大紅”這條路上,倪大紅走了整整35年。
在此期間,他曾向流量討過飯,接演過幾部時至今日豆瓣評分都沒上5分的“商業巨制”??蔁o論劇本多爛,他永遠是劇中演技擔當。
在倪大紅頻繁出現在各種爛片里時,有網友直接在留言區問“你丟不丟人?”他自然不會回答,只是在很多年前他便說過:
“角色是啥不重要,把自己的戲演好就完了唄。”
如今,倪大紅已經59歲了。“隱藏”半生,終于在人生下半場,等來了自己的巔峰時刻。
比起“拼死”抵制與流量“同流合污”的高冷,倪大紅身上更多的是一份隨遇而安的灑脫與通透。
林子大了尚且什么鳥都有呢,何況演藝圈。別人怎么演、大環境怎么樣他還真顧不上。
在當今這個“圈”里,能把自己的戲演好,他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記得很久之前,有人曾在知乎上問,哪些瞬間讓你感受到中國影視還有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