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徽·張應松 胡遵遠

中國工農紅軍和新四軍的杰出指揮員、軍事家彭雪楓,出生于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七里莊一個貧苦農民家庭,他是抗日戰爭中新四軍犧牲的高級將領之一。彭雪楓將軍與群眾同甘共苦風雨同舟的事例不勝枚舉,所以被毛澤東、朱德尊稱為“中華民族英雄,共產黨人的好榜樣”,他指揮的部隊更被豫東百姓贊為“天下文明第一軍”。
1938年10月11日,新四軍游擊支隊在河南周口西華縣杜崗村隆重舉行成立誓師大會后,彭雪楓、張震率1200多名指戰員東渡黃河深入敵后。他們26日晨到達淮陽以西的竇樓村,27日與日寇遭遇首戰告捷,斃敵酋林津少尉以下數十人。1939年1月,彭雪楓率部轉戰于亳州、永城,消滅了罪行累累的漢奸土匪黃殿雨、黃殿臣、周德新之一部后,于2月9日進駐河南永城縣西南的書案店休整。當時書案店一帶正在鬧春荒,群眾家中大面積缺糧,甚至出現了斷炊戶。雖然已到春播季節,但相當一部分群眾卻為沒錢買種子播種而悲愁。更為嚴峻的是:在敵、偽、頑、匪等反動勢力的聯合夾擊封鎖下,新四軍游擊支隊的供給陷入了空前的極端困難之中。彭雪楓和戰士們一樣節衣縮食,吃的全是玉米面、紅薯之類的粗糧,并患上了嚴重的胃病,經常半夜疼得滿頭大汗,蜷縮著身子在炕上徹夜難眠。有一次彭雪楓忍著胃痛工作到深夜,炊事員為他做了碗荷包蛋面條端來,彭雪楓見狀繃著臉說:“同志們都喝不上糊糊,怎么能單獨給我搞特殊?”隨后,他嚴詞命令警衛員把面條送給村里一位生病的老大娘吃。

雖然勒緊褲腰帶節省到了極致,可危機還在不斷蔓延。部隊從之前一天能吃到3頓爛紅薯,惡化到徹底斷炊。軍需處長資鳳向彭雪楓匯報:傷病員的藥品已經用完,千余人的部隊每天每人5分錢的菜金已發不出,司令部后勤財務也只剩下三四塊錢的家底。資鳳建議讓戰士們外出挖野菜、草根和剝樹皮充饑。彭雪楓聽后沉思片刻說:“這可萬萬使不得,越是在最困苦的時刻,越能考驗我們的軍隊,挖野菜也是與民爭食的行為,我們要把一切可以吃的、喝的、用的都優先讓給群眾”。由于營養不良,許多戰士臉上出現浮腫且體力明顯下降,還有不少人因挖食當地百姓看不上的野菜而拉肚子。加之棉衣被褥不全,戰士們三四個人合蓋一床被子,導致傷病員日益增多。為減輕軍民負擔走出困境,向來愛馬成癖的彭雪楓幾經思考后提議并決定賣掉戰馬,包括自己騎的那匹全身赤紅油亮沒一根雜毛且立下許多赫赫戰功的棗紅馬,以解眼下的燃眉之急。
聽了彭司令員賣馬的計劃,從長征走過來的資鳳和副官雷鳴等非常震驚,幾乎異口同聲地反駁:“司令員,打仗沒有戰馬怎么行?”面對大家的痛惜與不解,彭雪楓在將士動員大會上慷慨激昂地說:“目前春荒嚴重,部隊經費困難,群眾生活艱苦,我們怎能忍心增加民眾的痛苦呢?古時秦瓊受困于山西潞城,不是也賣掉了他心愛的黃驃馬嘛!今天為了打鬼子,為了民族的獨立解放,我們暫時賣掉戰馬,也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人不騎馬不要緊,沒有馬還可以步行,行裝物品大家可以分開攜帶。可沒有吃的萬萬不行,特別是傷病員缺鹽少油等于坐以待斃。目前春種在即,春耕正是老百姓用馬之時,我們這樣做,正好是軍民兩利啊!”將士們覺得司令員說得在理,眼下也沒有其他辦法可行,只得揮淚默許賣馬自救。
幾天后,軍需處長資鳳和幾名飼養員萬般不舍地準備將軍馬牽往集市出售。這時,彭雪楓突然喊住資鳳問:”怎么只有12匹馬,我那匹馬呢?”資鳳用乞求的目光望著彭雪楓說:“司令員,咱總得留一匹裝裝門面吧。再說了,你那匹棗紅馬可是立過無數戰功的呀,還救過您的命呢,求求您留下它吧。”“亂彈琴,胡鬧!”彭雪楓的臉立即陰沉起來,他指著馬群喝問:“它們哪個沒立過戰功?單單留下我的馬,其他人會怎么想?都拉去賣了,這是命令,不能打折扣,虧你還是個老井岡!”
太陽落山時,資鳳等回來了,13匹馬賣掉了12匹,獨獨彭雪楓的棗紅馬沒賣掉。彭雪楓驚詫地瞅著資鳳問:“咋了,為何獨獨我這匹馬沒人要?”“司令員,不是我不賣,確實是沒有人肯買,大伙可以證明嘛。人家老鄉不買我有啥辦法?”資鳳雖言之鑿鑿卻不敢直視彭雪楓的目光,只是低著頭嘟囔。“明天再去賣,別搞小動作,否則我處分你!”彭雪楓斬釘截鐵。可次日仍沒有賣掉,而且第三天也沒有賣掉。
彭雪楓非常納悶:這個資鳳究竟葫蘆里賣的啥藥?第四天,資鳳再去賣馬時,彭雪楓就偷偷地跟著。在牲畜集市上,俊逸的棗紅馬非常受追捧,很快圍了一圈人交頭接耳評頭論足。可當有人問價錢時,資鳳拉著臉沒好氣地說,1500塊!買家聞之,一個勁直搖頭,然后一臉失落地走了。彭雪楓見狀憤然走過去,指著資鳳厲聲道:“1500塊?你以為是賣洋汽車呢!我就知道是你故意抬價。不要再搗鬼,再有人來買,只準要500,多一個子兒都不行。”彭雪楓說完,又狠狠瞪了資鳳一眼才拂袖而去。晚上,資鳳又灰溜溜地把那匹馬牽了回來,黯然地報告說,500也賣不掉。彭雪楓吩咐,明天再去,只賣400,可結果是仍然沒有賣掉。最后價錢一降再降,奇怪的是良馬卻一直沒有買家。
彭雪楓生氣了,決定親自去賣。一天清早,彭雪楓趁著當地鄉親們趕大集,便牽著棗紅馬站在了路邊。雖有很多人主動和他打招呼,可依舊是看熱鬧的人多,卻沒有一個人要買馬。彭雪楓心里更加疑惑。少頃,一個操著河南口音的商人走過來,彭雪楓攔住他問,買馬嗎?那人打量了一下彭雪楓,又仔細端詳了棗紅馬后問多少錢。彭雪楓脫口而出:“300塊。”。“這么好的馬只賣300?我買了”。那人邊說邊連忙掏錢,卻發現身上只帶了點零錢,于是露出一臉的遺憾和為難之色。“老板,你的零錢有多少?”“只有40多塊錢。”“行,就這么多,賣給你了。”彭雪楓說著一把將馬韁繩遞給那商人。那人一臉驚喜,連忙將一把零錢塞到彭雪楓手中。當他抓過馬韁繩就要走時,躲在一旁暗處“反跟蹤”的資鳳旋風般飛奔過來大喝一聲“站住!”買馬的嚇得一哆嗦,馬韁繩也掉在地上。“老鄉,你知道這是誰的馬嗎?這是我們彭雪楓將軍的坐騎,司令員還得靠它打鬼子呢,你怎忍心買彭司令的馬?”那人目光呆滯地望著彭雪楓囁嚅著問:“敢問,敢問您,您就是威震豫東專打鬼子漢奸的彭雪楓將軍?”彭雪楓微笑著頷首。買馬人深深鞠了個躬,雙手捧著韁繩舉過頭頂遞給彭雪楓說:“草民有眼不識泰山,得罪得罪!將軍大名如雷貫耳,您馳騁疆場殺敵怎么可以沒有馬呢?這馬我絕對不能買。”“老鄉,咱這是公平交易,一個愿賣一個愿買。”彭雪楓把馬韁繩又塞到那人手中后還說:“既然這馬已經賣給你了,我若再把它要回來,那豈不有辱新四軍的聲譽?”彭雪楓說完,頭也不回地快速離開了……
次日天剛亮,彭雪楓突然聽到一陣急促且揪心的戰馬嘶鳴聲。然后衛兵進來報告:咱們賣出去的13匹戰馬全部回來了!彭雪楓大吃一驚,連忙披衣出門,只見13匹戰馬昂首站立在風中,像久違的老友般親切地搖頭擺尾嘶鳴踢地,濺起塵煙陣陣。那匹棗紅馬背上還馱掛有兩布袋子糧食,袋子里還有一封信,上書:彭司令,我把這13匹戰馬全買回來了,現在再賣給您,您要付給我的是日本鬼子的人頭,越多越好……此信的署名是:豫東一良知小販。彭雪楓捧著信紙,鼻子發酸喉頭發堵……
賣馬換來的救命錢,不僅暫時解決了部隊的吃飯問題,還救濟了無糧斷炊的貧困戶群眾。在春播前,彭雪楓還指示部隊拿出一部分錢,幫扶無力買種子的困難戶,軍民并肩攜手渡過了春荒難關。此后,彭雪楓賣馬救軍民的故事傳遍了書案店周邊的十里八鄉,廣大群眾也隨之發起了捐獻錢物活動,出現了父送子、妻送夫的參軍熱潮,革命武裝不斷擴大。書案店本地的一位開明地主得知后,自愿獻糧百余石給部隊;率眾在永城芒山鎮芒碭山嘯聚山林堅持抗日的民族英雄魯雨亭,聞彭雪楓賣馬之事后十分感動,特意將一匹號稱“火車頭”的青白色戰馬送給彭雪楓,這匹馬就是彭雪楓后來的坐騎。彭雪楓對這支抗日武裝曉以大義,又爭取了魯雨亭部960人改編為新四軍游擊支隊第一總隊,擴大鞏固了永城抗日根據地。
渡過難關后的彭雪楓又率部轉戰于豫東、皖北,接連創造了永城、夏邑、蕭縣、宿縣、渦陽連成一片的根據地,以及睢、杞、太和商、亳、鹿、柘兩塊小根據地,使游擊支隊勢力控制范圍擴大到10個縣。至1939年底,根據地初具規模,政權鞏固,武裝發展到擁有9個團12000人的游擊兵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