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盛勝 陳寧
摘要:為了評價污泥在建材產品中資源化利用的環境影響水平,本文建立污泥再生建材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框架,確定評分計算方法和評價指標,并針對污泥再生利用產品的生產和利用環節分析指標的評價內容和評價方法。
關鍵詞:污泥;再生建材;環境影響評價
中圖分類號:X820.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09-0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09.012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sludge recycled building materials utilization
Zhu Shengsheng, Chen Ning
(Shanghai Academy of Building Research, Shanghai 201108,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level of sludge recycling in building materials products,the technical framework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sludge recycling building materials was established, the scoring calculation method and evaluation index were determined, and the evaluation cont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 of the indicators were analyzed for the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sludge recycling products.
Key words: Sludge;Recycled building materials;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我國建材行業是天然礦物和能源的高消耗行業,每年生產各種建筑材料需消耗50多種資源,給環境帶來沉重負擔。城市污泥含有20%~30%的無機物,包括大量的硅、鋁、鐵等成分,充分利用污泥中無機物生產建材是一種經濟有效的資源化方法,包括生產輕質陶粒、燒結磚等[1]。
選擇有效的污泥建材資源化方法,除了要考慮費用、技術可靠性之間的均衡,還應兼顧環境效益,不能造成新的環境危害。污泥中的重金屬、有機污染物以及利用過程中的臭氣、有毒煙氣等,處理不當易產生環境污染;同時污泥制備再生建材的技術水平均可能對污泥利用的環境效益產生影響[2]。因此,有必要針對污泥再生建材的生命周期,開展污泥建材資源化的環境影響評價,為正確實施污泥資源化提供評估參考。
1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框架
根據污泥用于燒結磚和陶粒等建材產品時的環境影響特征,污泥再生建材利用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框架包括生產、使用、施工和回收利用等階段[3]。評價指標分為控制項和評價項。環境影響評價采用評分方式給出評價結果,評價結果按照公式(a)進行計算:
Q=∑(pi×δi /100)? ? ? ? ? ? ? ? ? (a)
式中:
Q——環境影響評價值;
pi——第i個評價項指標的百分制評分值;
δi——第i個評價項指標的權重;
2 評價指標和權重分值
2.1 控制項指標評價
污泥再生利用環境影響的控制項評價要求如表1所示。控制項具有一票否決權,不能滿足控制項指標要求的污泥再生建材,不得進行環境影響評價。
表1 控制項評價指標
控制項指標 具體要求
安全性 重金屬 滿足《危險廢物鑒別標準—浸出毒性鑒別》GB5085.3-2007規定
臭氣 滿足《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1993規定
2.2 評價項指標評價
污泥再生利用環境影響評價階段主要包括生產階段、使用階段、施工階段和回收利用階段[4-5],總分100分。
2.2.1 生產階段總分60分,包括能源消耗(20分)、資源消耗(20分)和環境影響(20分)
能源消耗:(1)生產能耗:污泥再生建材生產過程中會涉及到電和燃料的消耗,包括破碎、攪拌等過程電耗和燒結過程的燃料消耗,為減少污泥再生建材生產能耗,對單位產品生產能耗值進行評分,評分值:0~8分;(2)原材料能耗:為減少污泥再生建材對高能耗、高排放等天然原材料的使用,對污泥再生建材單位產品原料消耗進行評分,評分值:0~8分;(3)運輸能耗:為鼓勵污泥再生建材生產企業發展綠色低能耗運輸方式,擴大船運、鐵路運輸的比重,對單位產品運輸能耗進行評分,評分值:0~4分。
資源消耗:(1)污泥摻量水平:在保證產品性能前提下,鼓勵企業使用盡可能多的污泥作為生產原料,對污泥摻量水平進行評分,評分值:0~15分;(2)淡水資源消耗:為鼓勵企業通過設備工藝優化和廢水回收利用等方法降低水耗,對單位產品水耗進行評分,評分值:0~5分。
環境影響:(1)揚塵控制:鼓勵企業采取封閉、除塵等措施降低污泥利用過程中的揚塵問題,對單位產品無組織廢氣排放水平進行評分,評分值:0~4分;(2)噪聲控制:鼓勵企業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生產過程中的噪聲污染,對廠界環境噪聲排放進行評分,評分值:0~3分;(3)煙氣控制:污泥再生建材一般采取高溫焙燒工藝,可能產生硫化物、氮氧化物、二噁英等污染物,為鼓勵企業控制煙氣污染物排放,對單位產品煙氣控制水平進行評分,評分值:0~10分;(4)固廢處置:鼓勵企業提高產品合格率,提升回收利用技術,減少固廢排放,對企業固廢處置水平進行評分,評分值:0~3分。
2.2.2 使用階段總分30分,包括基本性能(15分)和耐久性能(15分)
基本性能:(1)抗壓強度:基于設計指標適當提高污泥再生建材力學性能有助于保證工程質量,延長產品使用壽命,因此對產品抗壓強
度進行評分,評分值:0~5分;(2)傳熱系數:基于設計指標適當降低污泥再生建材的傳熱系數,可提高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效果,因此對產品傳熱系數進行評分,評分值:0~5分;(3)密度等級:基于設計指標適當降低污泥再生建材的干密度,以減輕建筑圍護結構的自重,因此對產品密度等級進行評分,評分值:0~5分。
耐久性能:(1)抗風化性能:基于設計指標適當提高污泥再生建材的抗風化性能,提升產品質量,以降低其工程應用風險,因此對產品抗風化性能進行評分,評分值:0~8分;(2)抗凍性能:基于設計指標適當提高污泥再生建材的抗凍性,以增加其工程應用過程的長期耐久性,因此對產品抗凍性能進行評分,評分值:0~7分。
2.2.3 施工階段總分5分,包括施工難易度(5分)
施工難易度:(1)施工技術完整性:污泥再生建材的施工技術影響施工質量和應用效果,應建立完整的施工技術規程,因此對產品施工技術完整性進行評分,評分值:0~2分;(2)施工便捷性:提高污泥再生建材產品的尺寸精度,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減少砂漿類配套材料的消耗量,因此對產品施工便捷性進行評分,評分值:0~3分。
2.2.4 回收利用階段總分5分,包括可回收性(5分)
可回收性:(1)回收難易度:產品廢棄后要易于回收,應對產品回收難易程度進行評分,評分值:0~3分;(2)回收特性:鼓勵盡可能多使用可再利用和可再循環建筑材料,對污泥再生建材的回收特性進行評分,評分值:0~2分。
3 結論
(1)建立污泥再生建材環境影響評價技術框架,并確定評價指標的評分方法;(2)根據污泥再生建材生產和應用的特點,確定環境影響評價的控制項2項和評價項指標18項;(3)從能源資源消耗、產品性能、環境污染和產品應用回收等角度對污泥再生建材的評價項指標進行具體分析,確定評價內容和評價方法。
參考文獻
[1]王菲,楊國錄,劉林雙等.城市污泥資源化利用現狀及發展探討[J].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2013,11(2):99-103.
[2]楊小文,杜英豪.污泥處理與資源化利用方案選擇[J].中國給水排水,2002(4):31-34.
[3]毛煥,徐得潛,王文靜.污水廠污泥處置方法評價模型及應用研究[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0,35(1):181-184.
[4]趙偉.城市污泥資源化處理制磚技術研究[D].南京:東南大學,2005:11-48.
[5]李慶繁.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制磚綜述[J].磚瓦世界,2016(3):28-36.
收稿日期:2019-04-11
基金項目:上海市2016年度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資金項目(No.5)。
作者簡介:朱盛勝(1986-),男,漢族,碩士研究生,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固體廢棄物在建筑材料中的資源化利用及建筑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