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學語文教學中,古詩詞是其中的一個重點模塊,不僅有利于強化學生對古代文學的理解,還能使學生在進行古詩詞朗讀的過程中得到更加豐富的情感體驗,掌握更加準確的朗讀技巧。大學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理解分析能力,也積累了很多古今異義字詞,這就使得學生能在朗讀中理解古詩詞的大意,并根據自己的理解投入相應的感情。本文就古詩詞朗讀中的技巧展開了一系列的分析。
關鍵詞:大學;古詩詞;朗讀技巧
作者簡介:陳茜茜(1990.2-),女,湖南省婁底市人,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文學院助教,本科(在讀研),研究方向:語言教學。
[中圖分類號]:H0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27-0-01
前言:
古詩詞在我國文學領域的地位舉足輕重,是一種重要的文學體裁,在簡短的古詩詞中,往往表現出詩人和詞人的智慧以及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大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古詩詞朗讀活動不僅是一種教學形式,也是傳統文化傳承渠道的拓展方式。因此,大學語文教師應該從自身的角度認識到古詩詞朗讀的重要性,并能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朗讀技巧來完成古詩詞朗讀,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
一、讀準字音
大學語文教師在帶領學生練習古詩詞朗讀的過程中,應該要求學生用普通話進行朗讀,將每個字的音準確發出來,讀清句讀,并根據古詩詞的內涵準確把握語氣和語調。這樣才能使學生能從技巧性的方面掌握基本的朗讀方法。一旦學生能將讀準古詩詞中的每一個字音,就能給人一種比較流利的感覺。例如,教師帶領學生朗讀《離騷》這首詩歌時,對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朗讀難度,主要是因為在這首詩歌中包含較多的生僻字,如果學生不了解這些生僻字的讀音,就無法將其完整的朗讀出來。其中的一些字詞已經很難在日常的學習中接觸到。另外,作者屈原在詩歌中加入了較多的楚地方言,這也是學生比較難理解的一個地方。所以,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要想將其朗讀通順并不容易。在學生朗讀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查找工具書的方式將其中的生僻字的拼音標注在旁邊,并嘗試朗讀,糾正自己在朗讀中存在的錯誤,再由教師進行領讀。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正確的讀音, 也能找到句讀,并在查找字詞的過程中對詩歌大意形成基本的了解。
二、讀懂詩意
讀懂詩意是古詩詞朗讀技巧中的第二項。教師可以采用班級學生齊讀和單獨朗讀的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在齊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督促學生理解古詩詞的含義,將自己并不能完全理解的字詞做上記號,齊讀完幾遍后,由教師帶領學生討論這些字詞。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逐漸理解古詩詞的含義[1]。例如,教師帶領學生朗讀到李商隱的《錦瑟》這首古詩時,這是李商隱的代表作,享有盛名。但是從教學的角度來看,這首古詩特別難講解。在這首古詩中,作者引用了一些典故,比如“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這句詩,則出自《莊子》中的典故,主要的意思是莊周在夢中化成蝴蝶,忘了自己是一個人,直到夢醒,已經不知道蝴蝶飛到哪里。詩人主要表達的是佳人錦瑟,打破了詩人的夢,很難再入睡。這句詩既包含美麗的情境,卻又虛無縹緲。后半句講的是一個君主化魂為鳥的故事,帶有哀怨的感情,用來比喻錦瑟所表達的怨曲,勾起詩人的愁緒。學生讀到這里,已經進入了整首詩的一個高潮。
三、讀出意境
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進行自主朗讀,將自己比較喜歡的句子畫出來,朗讀結束后,談一談自己喜歡這句詩的原因。學生在朗讀中,教師應該引導其抓住古詩詞中的關鍵字詞,感受詩人所描繪出來的意境[2]。例如,教師帶領學生朗讀到《登高》這首古詩時,其中的頷聯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在前兩聯詩人重點描寫秋天的景色,到頸聯才突出一個“秋”字。詩人看著木葉落下和奔流的江水,將自己內心的感受融入到 這種悲涼的景色當中。“無邊”、“蕭蕭”等詞都能將學生的思緒帶入到詩人所描繪的意境當中,感受詩人所表達的光陰易逝,壯志難酬的心情。這首詩有著“古今獨步”的“句中化境”的美譽。正是這首古詩的特點,使學生在朗讀中跟隨景物的氣勢磅礴,帶入一種悲壯的情感,使其朗讀語氣和語調更加符合古詩的意境。
四、讀出感情
大多數古詩詞都是詩人表達自己情感的一種載體,仔細品讀,能感受到豐富的情感。因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融入進去,帶著感情來朗讀[3]。在這個過程中,更加貼近詩人的精神世界,從而感受透過古詩詞所表現出來的歡樂、悲傷、痛苦等細膩的情感。例如,教師帶領學生朗讀到《蜀道難》這首古詩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一段名家范讀的音頻,讓學生帶著自己對古詩內容的理解進行模仿。學生從范讀中能感受到名家感情充分、豪放的風格,將學生的情感點燃。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朗讀后,說一說自己從朗讀中感受到了詩人所表達的什么樣的情感?這個過程不僅是學生通過語言將古詩詞表達出來的過程,也是學生品讀古詩感情的過程。
結論:
綜上所述,古詩詞朗讀是大學古詩詞模塊教學的一個關鍵環節,需要引起語文教師的重視。結合大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能力,教師可以將教學重心放在古詩詞朗讀技巧指導方面,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學的誦讀興趣,逐漸將其內化成自身的文學修養。教師可以從讀準字音、讀懂詩意、讀出意境以及讀出感情這幾個方面向學生傳授古詩詞朗讀技巧。通過本文對古詩詞朗讀中的技巧展開的一系列分析,希望能為提高大學古詩詞朗讀教學質量提供一些參考。
參考文獻:
[1]李筍.讓興趣成為古詩詞閱讀的主旋律[J].語文教學通訊,2019(15):52-54.
[2]楊云妹.探索多種渠道,激發學生古詩詞學習的興趣[J].華夏教師,2018(12):29-30.
[3]陳媛.感悟古詩詞之“三美”,提高鑒賞能力[J].小學教學參考,20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