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田 單慶玲
摘? 要:二十世紀英國著名女作家簡·里斯重塑了《簡·愛》中的邊緣人物,其著作《藻海茫茫》徹底顛覆了被貼上“瘋女人”標簽的羅切斯特妻子的形象。同時,作者關于身份認同問題等女性主義觀點在小說中也有著充分的體現。通過探尋人與人之間關系問題,幫助弱勢群體重塑自我并獲得歸屬感。
關鍵詞:藻海茫茫;身份;認同
作者簡介:呂田(1994.8-),女,漢族,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人,哈爾濱師范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語言學;單慶玲(1998.3-),女,漢族,黑龍江省大慶市人,哈爾濱師范大學英語語言文學專業研究生,研究方向: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27--01
前言:
小說主要描寫女主人公安托瓦內特在十九世紀的英帝國父權制社會下,罹受肉體和心靈雙重壓迫,不被社會文化生活所接受。最終精神崩潰,以火焚燼自己悲慘的人生。本文從種族、婚姻和性別三方面分析安托瓦內特身份認同危機。
一.安托瓦內特的種族危機問題
種族歧視是深根植社會的頑疾,黑人和其他少數民族團體因其膚色和社會地位而被區分被歧視,他們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與如白人和上層社會的人格格不入。安托瓦內特的身份認同障礙在小說開篇部分就有所體現,在加勒比這片生她養她的故土上經歷著雙重認同障礙。純種白人認為白種克里奧爾人不歸屬于白人。既無法被白人所認同, 也無法被黑人所接受,因而在確立自己的身份的問題上備受折磨。加勒比殖民地解放奴隸法案的頒布致使昔日的奴隸主喪失了對原有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的掌控。而英國人承諾的賠償款遲遲不兌現加劇了白種克里奧爾人社會地位的下滑以及日益艱難的生活狀況。
加勒比殖民地各種族之間關系隨著莊園經濟的解體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權利逆轉的結果是:昔日的施暴者帶著罪惡和恥辱卷土重來,昔日的受害者義憤填膺粉墨登場。這對本就處境艱難的白種克里奧人來講更是雪上加霜。因克里奧爾人昔日奴隸主的身份地位,遭受多年壓迫和剝削的黑人展開了瘋狂的報復。作為黑人眼的“白嶂螂”,安托瓦內特深刻認識到她與黑人之間種族關系的鴻溝是難以跨越的,這巨大的身份認同障礙伴隨并折磨著女主人公。作者里斯就是當時社會的親見者,里斯的家就在黑人針對克里奧爾人頻發的暴力事件遭到當地黑人的焚燒。
二.安托瓦內特復雜的婚姻危機
安托瓦內特與丈夫婚姻危機源于他們的風俗背景的不同,他們的家庭文化的迥異。在這一部分中,主要故事由安托瓦內特的丈夫講述。是關于安托瓦內特和羅切斯特之間的包辦婚姻。羅切斯特娶了他不認識的女人只是為了獲取財富。身處于父權制社會和后殖民主義社會中,根植于黑人與白人之間的疏離和溝壑再一次加深了安托瓦內特的認同障礙。而在安托瓦內特的丈夫羅切斯特眼中, 身為白種克里奧爾人的安托瓦內特與自己顯然不是一類人。在與羅切斯特結婚后,安托瓦內特多次嘗試著與他建立認同關系。然而橫亙在兩者之間的“排異感”注定產生真正的認同。安托瓦內特無法理解羅切斯特的生活,羅切斯特也不能使她適應自己的生活,于是羅切斯特蓄意改造和割裂安托瓦內特身份。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羅切斯特殘忍地剝奪了安托瓦內特想要通過鏡子實現自我認同的權力。這面鏡子象征著安托瓦內特建立身份的一切可能性,當最后一絲希望都難以存系時安托瓦內特陷入徹底瘋狂的狀態,最終導致這個克里奧爾白人姑娘走向絕路。
三.安托瓦內特的女性危機
女性危機是與女性自身有關的,它指的是婦女被剝奪了自己的權利,遭受了精神上的壓迫,仿佛是男人的附屬物,不享有任何社會地位。他們的丈夫不關心她們的想法,只要求她們照他們說的去做。在某種程度上,安托瓦內特就是這樣的女人。她想從她丈夫那里尋求溫暖和愛。把她的心給他,但卻沒有獲得回報。羅切斯特想把安托瓦內特變成一個純正的英國女人。因此他叫她“伯莎”,用自己的方式讓她的名字聽起來像一個英文名字,改名使安托瓦內特失去了她的身份。作為一名有自我意識的女性,安托瓦內特清楚地意識到羅切斯特為她命名是想把她變成另一個人。被他者化安托瓦內特在身份認同上再一次被撕裂,丈夫的私情對于她的情感更是帶來巨大的刺激,使得她精神遭受重創。羅切斯特不僅剝奪了安托瓦內特的名字,但也剝奪了她的為自己發聲的權利。她的身體和精神受到了壓迫,尤其是當她的丈夫公開背叛她時,安托瓦內特的女性尊嚴突然被解除了。作為一個女人,她不能和她的丈夫,甚至她的命運斗爭。她也沒有權利管理自己的財富,以使自己的經濟獨立,最后只能順從她的丈夫。在這種父權制社會下的女性,桎梏于悲劇的牢籠之中無法掙脫。
四.結語
里斯依據對西印度群島和種族身份的深刻了解,刻畫并構建了安托瓦內特構建白種克里奧爾人破碎的身份。為伯莎這個隱匿在《簡·愛》文本深處的克里奧爾瘋女人正名。以親歷再現克里奧爾白人所經歷的身份、婚姻、性別的認同障礙,使得女主人公的悲劇性命運得以更完美地展現。揭示克里奧爾白人追尋身份認同的路途上舉步維艱,身份認同障礙和膚色之下掩藏的虛幻性注定她的身份難以追尋。
參考文獻:
[1]張德明,《藻海無邊》的身份意識與敘事策略[J].外國文學研究第3期,2006.
[2]王濤,陳紅梅,《藻海無邊》中鏡像技巧的運用一女主人公之身份探討[J].2008.
[3]簡·里斯,藻海無邊[M].陳良廷,劉文斕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