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方神話電影為例談中國神話電影的當代轉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王志翔
(四川師范大學 文學院,四川 成都 610066)
中國神話研究專家袁珂先生曾提出“廣義神話”概念,他認為:“廣義神話的中心思想,就是不僅最初產生神話的原始社會有神話,就是進入階級社會以后的各個歷史時期也有神話。舊有的神話在發展,在演變,新的神話也隨著歷史的進展在不斷地產生。”[1]盡管袁珂先生“廣義神話”的概念在近些年受到了學界的質疑,但仔細想來,袁珂先生的觀點亦有合理之處。具體來看,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傳統的神話本身會發展、會演變;二是在不同的階段和層面,會有新的神話產生。以此觀點來反觀我們要討論的問題,可以說“神話電影”與“電影神話”既表現出當今社會對民族文化中舊有神話的發展和改變,也表現出是對傳統神話新的創造與改良。
就概念來講,“神話電影”是指將古代神話作為題材制作的電影。也就是以電影為媒介來編排神話傳說,繼而以電影為媒介呈現給觀眾的一種神話表現形態??梢哉f,“神話電影”是除了傳統的“口述”“圖像”“文本”“儀式”等神話記載方式之外,新時代出現的新型神話載體。“電影神話”則指制作精良并取得高口碑與高票房的電影。例如,2019年4月24日,漫威電影宇宙(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無限傳奇”(The Infinity Saga)系列的《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率先在中國內地上映。自4月24日上映至5月24日下線,該電影在中國的票房最終為42.4億元,成為成功登頂中國票房最高的海外影片。同樣,該影片也僅次于2009年的影片《阿凡達》,占得全球電影票房排行榜第二的位置。此前,西方電影如《X戰警》《蜘蛛俠》《變形金剛》等系列電影,也在中國觀眾間產生了極為明顯的影響。相比之下,中國的神話電影卻始終難以超越,沒有打造出在全世界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品牌。前人在此方面的討論較少,故我們擬就這一現象進行討論。
據記載,1895年12月28日,法國盧米埃爾兄弟第一次放映了影片《火車進站》,標志著電影正式誕生。也就是說,電影出現在人類生活中的時間已近130年。在這一百多年的歷史進程中,電影作為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得到了全面的發展。最為明顯的表現在于電影的類型與制作技術得到了充足的發展。電影的類型基本覆蓋了人類文化的方方面面,而電影制作技術則日漸精進。就神話電影來看,按照不同的劃分方法,以神話為題材的電影會被分入不同的電影類型中。但一般情況下,我們認為,但凡含有神話元素的部分奇幻電影、科幻電影、魔幻電影以及超級英雄電影等,我們皆視其為神話電影。
自電影被發明以來,西方世界已經制作出豐富的神話電影,如電影《諾亞方舟》(1928)、《木乃伊》(1932)等。在電影特效得到發展的21世紀,西方制作的神話電影勢頭強勁,吸引著全球觀影人的目光。如演繹古埃及神話的電影《神戰:權利之眼》(2016),劇情講述埃及天神荷魯斯在一個凡人貝克的幫助下戰勝黑暗之神賽特,并奪回王權。而天空之神荷魯斯、黑暗之神賽特以及影片中出現的太陽神拉、輪回之神奧西里斯、死神阿努比斯等,都是古埃及神話體系中的神話人物。而《木乃伊》(1991)、《木乃伊歸來》(2001)、《新木乃伊》(2017)中,亦有埃及死神賽特、地獄之神阿努比斯等神話角色的設定。又如改編自古希臘神話的《諸神之戰》(1981)、《諸神之戰》(2010)、《諸神之怒》(2012)、《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2014)等影片,其中的天神宙斯、冥王哈迪斯等,皆是古希臘神話體系中的元素。而《驚天戰神》(2011年),以古希臘為背景,講王子忒修斯在眾神的協助下帶領他的人民與泰坦巨人和惡魔的戰爭。在歐洲,其他如北歐神話和凱爾特神話,亦被改編成比較成功的神話電影,即《雷神》系列和《亞瑟王》(2017)。再如改編自《圣經·舊約》的《諾亞方舟》(1999)、《諾亞方舟:創世之旅》(2014),其主要情節展現的是洪水神話和“創世記”。這一神話母題早在蘇美爾神話中便已經存在,現今劇情則與希伯來神話相關。《法老與眾神》(2014)改編自《圣經·出埃及記》,講摩西率領四十萬以色列奴隸反抗埃及法老拉美西斯,并越過紅海,走出埃及之事。其他如2003年的《新木馬屠城記》、2004年的《特洛伊》、2006年的《潘神的迷宮》、2010年的《波西杰克遜與神火之盜》等電影,與上述電影一道,皆可視作神話電影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綜合來看,西方神話電影的劇本模式主要有三種:一是根據古典神話的內容制作的神話劇本。具體如參考《圣經》改編的《諾亞方舟》與《法老與眾神》等。二是使用古典神話中的元素,但與今日社會相結合之后編寫的新劇本。如《神戰:權力之眼》,其中的荷魯斯、賽特、阿努比斯、阿佩普等,雖是古埃及神話中的主要元素,但電影中如貝克等人物設定,則明顯是新改編過的劇情。又如根據北歐神話改編的電影《雷神》系列以及有雷神角色設定的《復仇者聯盟》系列,同樣屬于這一類型。盡管這種電影類型只利用了古典神話人物的相關事跡和能力,但由于其源于神話又結合當下的特點,卻成為創造出“電影神話”的主要影片來源之一。三是全新創造的神話電影。如1978年,《超人》作為第一部超級英雄電影在美國上映,且在上映之后引起了極大反響。在此之后,美國便以超級英雄為題材,拍攝出一系列超級英雄電影,具體如蝙蝠俠、鋼鐵俠、美國隊長、綠巨人等。這種系列型帶有神話元素的電影被視為現代新型神話的崛起。到了21世紀,以超級英雄為題材而制作的電影甚至成為一種全新的電影類型——超級英雄電影,捍衛著西方的“電影神話”現象。
整體來看,西方將神話改編成電影,并締造出電影神話的原因與電影在西方具有最早的起源、最長的發展時間是離不開的。但除此之外,尚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影響因素,有必要為我們所重視。
首先,西方社會極為重視對自身文化的建設,神話亦不例外。作為一個民族文學、文化、社會思想的重要載體,神話自產生之初便占據著極為重要的地位,這種地位在電影被發明之后亦得到了西方社會的重視。早在1936年,H.D.F.Kitto便在TheClassicalReview上發表文章TheLegendsofAthos(《英雄的傳說》)一文,表現出當時的西方對他們文化中英雄神話傳說的關注。而同一時期的中國尚處于古史辨運動極為活躍之際,學者們忙于將引入的西方理論用于中國學術的研究,開展中國古史辨偽的工作。此時中國的一些學者連真實的歷史都幾乎被辨成偽造,更不用提歷史之前的神話時代以及將中國神話進行影視化改編了。但是,此時的西方已經開始了“神話電影”的創作,用以豐富、打造西方文化,傳播西方價值觀。
其次,西方神話電影的成功,離不開他們在影視特效方面一枝獨秀的地位。作為人工制作出來的幻覺和假象,電影的特效既保障了演員的安全,也使電影更加扣人心弦。美術有根基,特效形而上。作為當今神話電影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影視特效技術的成熟使西方電影極具美感又不失恢宏的氣勢。這樣的場面在神話電影中排山倒海而來,就呈現給我們史詩級大片。當然,影響特效的制作離不開對專業人士的培養,而這也是西方締造出“電影神話”的一個原因。
再次,電影神話的成功除了歸功于文化建設和特效畫面,其獲取成功更為重要的原因還在于劇本對人性的揭露和帶給觀影者的情感共鳴。由于神話電影是對神話的反映,而神話是先民“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結果,是“已經通過人民的幻想用一種不自覺的藝術形式加工過的自然和社會形式本身”[2]。同樣,神話電影實際也是對人類起源之際的野性環境與生存智慧的反映。因此,即便時隔千年,如若能夠很好地探索出現代人在生活中與神話時代人們抗爭自然、試圖征服自然、支配自然中的共同感受,再結合以劇本,那么與當代人達成心理共鳴的神話電影,則有望成為電影神話。西方神話電影在此方面的處理比較成功。
最后,西方制作出電影神話的原因還在于具有開放包容的心態。西方神話電影不拘泥于神話源生的國度,但凡能為我用,則即為我所用。如影片《神戰·權力之眼》,雖為美國出品電影,但其取材于古埃及神話,是以古埃及神話《荷魯斯與賽特之爭》作為神話電影的根基。又如2009年出品的電影《七龍珠》,則更是以源生于中國、后被日本漫畫改造的人物孫悟空為角色來制作的電影。2011年漫威影業出品的電影《雷神》,雖然人物形象源自漫威漫畫,但其中雷神形象是北歐神話中掌管農業與戰爭的雷神托爾·奧丁森;洛基是北歐神話中謊言與惡作劇之神,亦是火神;奧丁則是北歐神話中的主神、眾神之王。不難看出,西方制作的神話電影包含有埃及神話、中國神話、希臘神話、北歐神話、凱爾特神話等民族和地區的神話元素,基本涵蓋了人類文明中最為主要的神話傳說,因此,他們能在全球接二連三地創作出電影神話,則不難理解。
要之,由于西方神話電影起源早、發展時間長、制作技術先進等原因,成功地打開了世界電影的市場,并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當下觀眾的觀影需求,故而取得了比較理想的票房。如??怂购退髂嵯群髴{借《X戰警》系列和《蜘蛛俠》系列橫掃美國票房,而漫威“無限傳奇”系列電影以及DC擴展宇宙,更是在全球取得了客觀的票房,成功建造起西方世界的神話電影帝國。但與之相比,中國的神話電影在現今的狀態卻略顯尷尬。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拍攝了由當時著名的京劇老生譚鑫培主演的京劇《定軍山》,以向其祝壽。任慶泰也因此成為中國電影的創始人。由此可見,電影在中國的起步并不算晚。但與西方神話電影相比,中國的神話電影并未在全球產生較大的影響。
具體來看,中國神話電影的拍攝,出現在20世紀中期。如1956年香港明新影片公司和大觀影業公司分別出品的《西游記》,以及1966—1968年香港邵氏電影公司拍攝的四部《西游記》系列電影,皆屬于神話電影。但是,此時的電影以中國古裝和中國功夫為亮點,特技、化妝及道具方才起步,故難以締造出電影神話。在20世紀80年代,具有“東方魔幻”風格的中國電影開始形成。1983年徐克執導的電影《新蜀山劍俠傳》可視為開端,但當時電影中的特技鏡頭還是由美國《星際大戰》特技小組提供的幫助。隨后,中國神話電影制作者開始挖掘傳統神話傳說,出品了改編自《聊齋志異》的電影《倩女幽魂》(1987)、改編自《白蛇傳》的電影《青蛇》(1993),以及改編自《西游記》的影片《大話西游》(1995)等。這些影片通過對經典的重塑與改造,另辟蹊徑,產生了較好的反響。如按照袁珂先生“廣義神話”的定義,則以上影片皆可視作神話電影。若按照狹義神話的定義,那么,西游題材的電影則可以算是中國神話電影的先驅。
新世紀以來,中國古典神話成為導演爭相挖掘的題材。2005年,由陳凱歌執導的電影《無極》和香港導演唐季禮執導的電影《神話》分別占據內地電影年度排行第一名和第二名的位置,這兩部電影屬于全新編制的具有神話色彩的影片。如《無極》中命運女神滿神和昆侖的角色設定,充滿了神話色彩。當然,《無極》的特效制作也很精致,帶給觀眾視覺享受。電影《神話》中的長生不老藥、天宮等元素,亦源自中國神話。2005年的神話電影還有改編自《西游記》的影片《情癲大圣》。之后,采用電影特效制作的神話電影成為中國電影每年必備的電影類型。如改編自四大民間故事之一的《白蛇傳說》(2011),改編自《聊齋志異》的電影《畫皮》(2008)、《畫皮2》(2012)、《畫壁》(2011)、《白狐》(2013)等。2013年,由周星馳與郭子健導演的電影《西游·降魔篇》上映,成為當年古裝神話電影的代表,并超越《臥虎藏龍》,成為全球最賣座的華語電影。這也帶動了電影制作商對“西游”題材的新挖掘。自此之后,如2014年年初上映的《西游記之大鬧天宮》、2015年的《西游記之大圣歸來》、2016年的《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2017年的《西游·伏妖篇》《大鬧天竺》《悟空傳》、2019年的影片《瘋狂的外星人》等,皆涉及“西游”元素,表現出神話電影對“西游”題材的重視。這些影片作為神魔小說《西游記》的衍生作品,試圖打造出原創世界觀,以克服傳統神話碎片化的現象。此外,2016年出品的張藝謀指導的電影《長城》,其中選取中國傳統神話中的饕餮作為整部電影的象征形象。同是2016年出品,改編自中國古典神話小說《封神演義》的電影《封神傳奇》等,在神話題材與元素的擴展上,具有重要意義。
不難看出,與西方相比,中國以神話傳說為題材而改編的電影并不少。而且從一定程度上講,中國的神話電影自產生之初亦不乏優秀的作品。但整體來看,中國神話電影在全球并未產生出較大的影響。近些年來,中國神話電影在影像特效方面已趨成熟,但并未締造出諸如西方電影一般的“電影神話”,歸結來看,其主要原因或有以下幾點:
客觀來講,就今日電影的制作技術來看,盡管中國并非沒有成熟的電影特效技術,但是西方依然處于領先位置。因此,學習西方先進的電影制作技術仍然是必須的。不過,技術與資金已經不應當成為限制中國神話電影走向世界的障礙。
就中國神話電影制作的現狀看,基本集中在對“封神”“西游”“白蛇傳”“聊齋”等題材的開發,電影題材的原創造不足。也就是說,中國神話豐富,神話電影題材的選擇本不該限制于此。且即便是含有豐富神話的這幾類題材,目前出品的影片也多屬于對經典的翻拍,極少能夠發展出具有原創元素的新影片。也就是說,電影神話的締造,不僅是資金和技術的問題,更是對民族傳統文化資源的再利用。如若對神話內容挖掘不到位,則難有新電影題材的創新。如西方將北歐神話中的雷神改編成電影,獲得了成功。中國亦有雷神?!渡胶=洝ず葨|經》載:“雷澤中有雷神,龍身而人頭,鼓其腹,在吳西。”晉代郭璞引《河圖》曰:“大跡在雷澤,華胥履之而生伏羲?!盵3]相傳中國的雷神是中華人文始祖神伏羲女媧之父,故處于中國神話系統至高神的地位。且除雷神、伏羲之外,中國神話中還包含創世女神女媧、天神泰一、冥神神荼、日神羲和、月神常儀、水神共工、火神祝融、云師、風后、河伯、山鬼等豐富的神話人物,囊括天地人三界,且形態各異,功能不同,絲毫不遜于西方世界的神靈體系。因此,反觀今日中國神話電影較為單一的選題,說明對傳統神話的挖掘明顯還不到位。
就電影劇情來看,中國神話電影劇情表現出模式化特征,對人性的反映不足。有學者認為:“目前國產科幻電影基本處于空白狀態,僅有的幾部作品,如《珊瑚島的死光》《大氣層的消失》《霹靂貝貝》《隱身博士》等,也是拍攝于20世紀八九十年代。而像好萊塢科幻電影那樣,叫好又叫座的實在找不出。”[4]此說同樣道出了中國神話電影目前的窘境。思考產生這種現象的原因,除了電影制作技術以及創新性之外,最為重要的是,當下的中國神話電影缺少能夠打動觀眾的精神內核。相較于西方神話電影,我們應當在采用古典神話的元素創造出新劇情的基礎上,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中華民族的價值觀。這種古今結合,本身就是跳出模式化電影制作的一種創新。也就是說,神話電影的制作,不管在題材、劇本還是對原作的改編,皆應旨在引起觀眾的共鳴。這種共鳴實際是對人性中善與惡的表彰與鞭撻。但是,中國目前的神話電影較少能表現出這一點。一味追求視覺效果,會導致喧賓奪主,也就難以將中國傳統神話元素與現代電影藝術相融合。故應始終牢記:特效是為神話電影的制作服務的,而制作神話電影并不是為了渲染特效。
就電影制作者的態度看,也需要做出轉變。重視經濟效益,忽視電影質量,是今日一些電影制造者的行為。時至今日,影片特效成為吸引觀眾觀影的主要因素之一,神話電影的制作同樣離不開酷炫的特效。但是,電影在制作中只注重影片特效帶來的經濟效益,而忽略對電影質量的要求,則無疑是舍本逐末的做法。這種做法即便在短期內取得成功,但難以在未來得到提升,只會讓觀眾對中國神話電影的期待值越降越低。
總之,以中國神話為題材制作的電影在今日仍然為國人所熱愛,因此我們不能讓神話電影成為失敗電影的標簽。盡管一些影片口碑趨下,但不可否認的是,依然有較好的神話電影出臺。不過,如何將中國的神話電影進行升級,讓中國的神話電影走向世界,卻依然任重道遠。
在今日,如要發展中國電影,就必須有所轉型。如何轉型?以下幾點或可作為參考:
第一,中國神話電影的制作需要繼續學習西方技術。作為一種視覺及聽覺藝術,現代高水平電影的制作離不開高水平的電影制作技術。由于一部電影的出品離不開膠卷、錄像帶或數位媒體對影像和聲音的捕捉和后期的編輯工作,要制作一部優秀的電影,其中的每一項皆需要精益求精。同時,優秀的神話電影還需要將科學幻想與神話傳說巧妙結合。因此,就目前來看,中國神話電影的制作仍然需要繼續學習。
第二,中國神話電影需要講好中國神話故事。如何講好中國故事,是當今中國重視的議題。中國神話電影的制作同樣如此。我們對中國神話電影的制作,要在推進與國際接軌、加大國際創新與宣傳的同時,打造出屬于中國自身的神話故事體系,以此來講好中國神話故事、傳播中國神話電影、增強中國神話電影在全球的地位,并以中國神話電影為平臺來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以《西游記》題材為例,盡管“西游”元素已經通過各種題材被翻拍出許多部電影,但其未被挖掘的故事仍占有絕大部分。這些內容依然可以拍出好電影,關鍵在于我們如何去設計、去制作這些電影。據報道,日本和越南曾拍攝過“”西游“題材的電視劇和電影,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也在2018年拍攝了“西游”題材的電視劇,這些都表現出“西游”題材成為全球流行題材的潛質。也就是說,中國神話電影有打造出電影神話的潛質。因此,如何講好中國神話故事、如何挖掘《西游》題材以及諸如《山海經》《封神榜》中的神話題材,無疑是中國神話電影需要解決的問題。
第三,中國神話電影需要弘揚英雄精神?!耙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5]英雄的歷史由英雄的人民創造,也由英雄的人民書寫,同樣,我們需要繼承英雄的精神。中國古典神話中蘊藏著豐富的英雄故事,諸如伏羲畫卦、女媧補天、后羿射日、精衛填海等,皆反映著神話英雄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這種自力更生、奮發圖強的精神值得我們繼承,也理應被我們繼承。因此,中國的神話電影肩負著發揚中國英雄精神的重任?!爸腥A民族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中華民族是具有英雄情懷的民族。有英雄、有英雄情懷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神話電影中的英雄題材與事跡,更能引起人們的共鳴。因此,在和平年代,中國的神話電影亦可為英雄情懷的傳遞與弘揚貢獻出自身的力量。
第四,中國神話電影當然需要蘊含中國元素。中國電影自誕生伊始,便融合著中國傳統戲曲和說唱藝術的特征,飽含中國元素。由于中國神話與西方神話的差異性極為明顯,因此,若要一味按照西方電影模式制作中國神話電影,實際是具有困難的。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中國神話與西方神話間的差異,正好是中國神話電影可以利用的優勢。如在神話內容方面,《山海經》中諸多神怪的特性、身形與西方神怪不同,這本來就是很好的拓展點。再如中國的服裝、功夫、節日、歷史、地理等,因具有數千年的發展積淀,且與西方迥異,也應該是我們在神話電影中需要融合的元素。也就是說,如何在電影中凸出中國特色,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等融入神話電影的制作,讓這樣的神話電影展現中國文化中具有當代價值、世界意義的文化精髓,將優秀的中國元素展現給世界,使世界認識中國,了解中國。這也是今日中國的神話電影需要轉型的道路。
第五,中國的神話電影還要有開放的姿態,要反映人類命運共同體觀念。有學者說:“上古神話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化遺產,我們無法將它復制或偽造,它是當時人類文明的結晶,時過境遷,很難再為其找到生存與發展的土壤。但神話作為一種敘事,就不應該只將其放在遙遠的上古社會,它‘更應該是現代的,是社會現實和現實生活的。也就是說,神話需要不斷敘述’。”[6]以此來看,中國神話電影的制作不能被神話文本所限制,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現實的需要而改變。今日世界已進入大眾傳播時代和圖像時代,神話的傳播方式也產生著不斷的變化。以開放的心態去制作中國電影,不只是學習西方的技術,亦可以融入西方的神話元素,一如西方超級英雄電影體系的構建一樣,我們可以通過開放的姿態,構建神話電影中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也就是說,我們不僅要弘揚我們自己的優秀文化,還應該立足中國,面向世界,打造出具有當代價值和時代精神的神話電影。如此方可將中國神話電影推向世界,為電影神話的創造奠定基礎。
學習西方神話電影的成功道路,借鑒西方電影神話的成功經驗,對中國電影來講,利大于弊。具體來看,它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經濟效益。盡管神話電影的出品需要宏大場面的制作和特效的使用,但觀察近年來收獲高票房的電影,具有魔幻、玄幻色彩的電影無疑占據了極大的票房比例,觀眾期待何種類型的電影不言自明。滿足觀眾的這種期待,就會收獲巨大的經濟效益。就目前來看,一方面,神話題材的電影具有強勁的市場票房潛力;另一方面,神話電影的口碑也很難保持良好的評價。因此,潛心制作出完美的中國神話電影,則必會成為影院的主流。而且,在觀看電影越來越受到當今人們青睞的圖像時代,內容新奇、場景酷炫的神話電影,更能提升人們的觀影欲望。如若是融合有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和神話題材的電影,則更不用擔心沒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二是文化效益。自清末以來,西方列強的侵略使國人對傳統文化的認識產生了懷疑。最為明顯的例子就如古史辨運動。但是,作為延承數千年的大國,中國的傳統文化并非皆是糟粕。如何讓世界了解中國?神話電影是一種很好的方式。這就需要我們在神話電影中用好中國世界觀,講好中國故事。因此,優秀神話電影的拍攝不僅可以締造電影神話,收獲經濟效益,而且可以樹立國人的文化自信,讓國人心生繼承傳統文化的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疤煜轮寥?,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其間。”[7]用老子之言,旨在說明電影作為文化“軟實力”的一種方式,對文化傳播具有潛移默化作用。
三是社會效益。神話電影的出品可在有限的時空范圍內滿足當今人們的精神需求。當然,通過人們觀看神話電影、接受神話題材,可以使人們對自己的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在獲取經濟效益與文化效益的同時,民眾對神話電影的接受無疑能夠進一步促進對本民族的認同,加強本民族的團結。
可以看出,中國的神話電影盡管目前還有一些需要解決的問題,但終歸是在曲折中前進的。只要能夠克服這些問題,制作出具有弘揚時代精神、超越時空與國度的神話電影,制作出向世界展現中國元素以及中國精神的神話電影,則一定能夠打造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電影神話。我們翹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