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冬梅
錫劇是江蘇省的主要地方劇種之一,流行于蘇南吳語地區,是一種有著深刻歷史積淀的地方戲劇,2008年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錫劇,以其豐富的唱腔形式和樸實的文化內涵,深深扎根在蘇錫常的鄉土民間。錫劇前稱灘簧,是江、浙一帶說唱藝術的一大支流,發端于古老的吳歌,它的創作源自普通民眾的生活,很多劇目都講述了當地的歷史典故和民間傳說,被賦予了江南地域風情的文化內涵,是最貼切當地百姓身心生活的一種大眾文化。
在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常熟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中,錫劇以其獨特的文化內涵與藝術魅力,也占有著重要的一席之地。常熟一直是錫劇的主要流傳地區,也是常熟群眾戲曲欣賞的首選劇種。常熟的錫劇事業曾經有過繁盛和輝煌的歷史,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錫劇演出遍布城鄉,喜愛唱錫劇的人上至耄耋、下至垂髫。常熟也一直有著自己的地方專業錫劇團——常熟市錫劇團,始建于1955年的常熟錫劇團60多年來創作演出劇目150多出,傳統劇目《珍珠塔》曾赴上海華光劇場演出,原創劇目《多情的蘆蕩》《謝方正進京》《楊乃武出獄》等在省級和國家級的戲劇大賽和展演中屢獲殊榮,演出遍及大江南北,受到廣大錫劇觀眾的歡迎和較高評價。
有一段時間,受現代文化觀念的沖擊,傳統戲曲日漸頹靡。當代國人在享受各類快餐文化之后,興奮與激動很快平息,回過頭來,重新審視一下祖輩留傳下來的傳統戲曲時,卻反而從中找到了心靈的歸宿。這種文化尋根的心態,再次把繼承振興錫劇提到了我們面前。
近年來,錫劇界領軍人物、江蘇省錫劇團團長“錫劇王子”周東亮倡導成立了“錫劇大聯盟”,每年在南博小劇場集中展演。“青年花旦系列專場”、“錫劇傳承人周派小生系列專場”等系列展演都獲得極大成功,充分展示了省內各錫劇團的名角風采,錫劇劇種的知名度不斷擴大,以省錫為代表的各個錫劇團的品牌效應也不斷提升。
常熟市的錫劇事業,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社會各界人士的熱情關心下、以及錫劇文藝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不小的成績。常熟市錫劇團復排的傳統劇目《雙珠鳳》和《珍珠塔》,受到了戲迷的熱烈歡迎,每年都有近兩百場送戲下鄉演出,場場爆滿。常熟市文化館舉辦的錫劇培訓班人滿為患,票友團隊日益壯大。尚湖鎮百姓戲曲大舞臺,吸引了本市及周邊地區的實力票友慕名參賽。常熟的錫劇事業以它“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傳承軌跡告訴我們:具有深厚地域文化根基的傳統戲曲錫劇,在常熟有著強大的生命力。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常熟這座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融的城市,一定能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讓常熟的錫劇事業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輝。
但與此同時,常熟本地的錫劇發展狀況依舊不容樂觀,振興常熟錫劇事業依舊任重道遠。錫劇在人民群眾中雖仍有廣大觀眾,可年齡層次偏大,年輕人中喜歡聽錫劇學錫劇的人還不多,劇團演出隊伍年齡結構不夠合理,錫劇的商業演出市場也有待進一步開拓培育,大眾對錫劇的了解和喜愛與其他地區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作為錫劇專業劇團,常熟錫劇團在本地區的錫劇事業發展中要承擔的份量和發揮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不遺余力地保護繼承和發揚錫劇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常熟錫劇團義不容辭的責任。
首先,要有一批拿得出手、叫得上名的優秀劇目。不但要努力繼承、移植、學習那些膾炙人口、極具深厚觀眾基礎的優秀傳統保留劇目,還需挖掘常熟豐厚的歷史人文,創排《俠醫繆希雍》這類本土原創劇目,讓戲迷們既可在家門口欣賞到優秀傳統劇目,又可欣賞貼近新時代發展的創作戲,滿足戲迷多樣的文化需求。劇團只有持續不斷地生產、儲備優秀劇目,創作精品佳作,才能擁有觀眾,占領市場。
其次,要營造人才輩出的環境,培養叫座叫好的年輕演員。常熟市錫劇團不斷完善錫劇人才培養和保障機制,已經和江蘇省戲劇學校簽署了委培協議,以政府買單的形式,定向委培20名錫劇專業學生,其中已經涌現了不少優秀的苗子。要進一步加大把年輕的演員推上舞臺的力度,讓他們在舞臺上摸爬滾打不斷錘煉,才能培養出有知名度、有影響力的好角名角,讓常熟的錫劇事業代有才人出。
最后,要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常熟錫劇團要以推動錫劇藝術創新發展為引領,融入創新理念、實施創新舉措。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將錫劇演出納入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大公益演出力度,為群眾送上豐富精彩的文化大餐。同時充分體現資源整合利用,強化與當地有實力的企事業單位的雙向合作交流,爭取最佳的經濟效益,從而實現效益的雙豐收。
與此同時,在錫劇的劇種宣傳中,常熟市錫劇團也不能缺位,應擔當起主力軍的作用。劇團在走進劇場、走進農村社區的同時,也要走進校園、走進課堂。通過示范演唱、教授輔導等多種形式,宣傳錫劇,推廣錫劇,使廣大青少年從小就受到錫劇的熏陶,從而潛移默化地接受錫劇,喜愛錫劇,培養壯大錫劇的受眾隊伍。
要強化劇團與當地報紙、電臺、電視臺、網絡、自媒體公眾號等平臺的合作,深入做好錫劇的推介工作,營造濃烈的戲曲氛圍。諸如開辦錫劇知識講座、教唱錫劇經典唱腔、播放錫劇優秀劇目等等,讓更多的人喜歡錫劇,傳唱錫劇。要建立優秀劇目的推廣宣傳機制,要用新理念、新方式,結合線上線下手段,充分運用網絡技術、數字技術實現跨時空傳播,讓更多的人欣賞錫劇、熱愛錫劇。
振興常熟錫劇事業,是繼承保護常熟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項系統工程,作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工作者,我們肩負著推動戲曲傳承發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責任。我們要切實把錫劇藝術資源轉化為發展優勢,讓錫劇藝術傳承創新發展,這必將受到我市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視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和支持,讓我們一起用優美動聽的錫劇去唱響時代、贊美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