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田祥玉

電視劇《西游記》是70后、80后童年生活中最溫暖的陪伴。多少人對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八十一難記憶猶新,而真正的西游迷,還對該劇導演楊潔滿懷崇敬與喜歡。只是很少有人知道,《西游記》的另一大幕后功臣,是總攝像師、楊潔的丈夫王崇秋。《西游記》中很多今天看來仍堪稱經典的精彩片段和特技鏡頭,是當年王崇秋用一臺老式攝像機拍出來的。
在共同熱愛的藝術事業上,王崇秋和楊潔婦唱夫隨,配合默契,一起牽手走過了49年歲月。在他們情牽近半個世紀的歲月里,有著哪些不為人知的浪漫與深情?前段時間,王崇秋的新書《敢問路在何方:我們的西游記》在全國各地展開簽售之際,筆者來到了他的家……
王崇秋的家位于北京西郊一處沒有電梯的老式小區,裝修極其普通的小三居。進門,迎面就是楊潔導演的畫像。
畫中的她低頭含笑,面容慈祥溫暖,王崇秋站在旁邊,深情地看著畫中的妻子,說:“要是楊潔在,該有多好!”
楊潔比王崇秋大14歲,兩人相識于中央電視臺,在工作合作中互生情愫。1969年,40歲的楊潔帶著她和前夫的3個孩子,嫁給了26歲的王崇秋。
那個特殊年代,相差14歲的姐弟戀,男未婚、女離異,還帶著3個娃,多少人指指戳戳、公開阻撓,就連楊潔也曾猶豫不決。但王崇秋認定了她。王崇秋坦言,當時的確有很多人給他牽線搭橋,而且都是年輕的護士或老師,但他就是沒感覺。“我和楊潔在工作上配合默契,在藝術上也有很多共同語言。楊潔自小就愛讀書,文化水平和思想境界都很高,在藝術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個性也很正直……”總之,在王崇秋看來,楊潔全身都是優點。
當年他剛到電視臺的攝像科,對拍照和攝像都充滿興趣,有空兒就自己琢磨、鉆研。但那時攝像科就一臺照相機,十幾個人輪著用。楊潔大方地把自己的“海鷗”牌照相機借給他用。兩人是1969年的大年三十結的婚。結婚當天,王崇秋還和楊潔一起去房山采訪。回來后,他從宿舍里抱了床被子,用一只帆布箱裝了所有家當去了楊潔家,這婚就算結了。很多人大惑不解,王崇秋說:“有什么啊,不就是有個年齡差!”很多人斷言他們倆最多能堅持三五年,但她說“沒準兒就會走到白頭。”
結婚后,楊潔生下了女兒丫丫。拍攝《西游記》期間,還在上小學的丫丫無人照料,她自己上學、回家、去附近一家餐館吃飯;節假日,她去媽媽的同事或好友家住。《西游記》拍攝非一朝一夕,女兒想爸爸媽媽,楊潔只好向領導提出申請,將丫丫帶在身邊。從那以后,丫丫開始學化妝,沒有像其他同齡孩子一樣讀書,上大學。
每次談到女兒,兩人都覺得對不住女兒。但好在丫丫健康長大,后來還成為有名的化妝師,她也曾多次說自己擁有世上最好的爸爸媽媽。
《西游記》之后,王崇秋和楊潔還一起合作了多部影視劇:《司馬遷》《濟公活佛》和《朱元璋》等等。
1996年,楊潔拍電視劇《西施》時,一開始請了另外一位攝像老師,因為她覺得丈夫歲數也不小了。“可是沒拍兩天,她又把我叫回去了,楊潔已經不適應和別人合作了。”王崇秋有些得意地說。
工作上配合默契,無需廢話;生活中,兩人也像很多普通夫妻一樣會爭吵,只是每一次讓步的,都是王崇秋。“誰叫她是我的偶像呢!”王崇秋說。
從央視退休后,王崇秋和楊潔搬到北京西郊一個普通小區里,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一如他們掛在客廳的柳宗元的詩:“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王崇秋喜歡待在家里,但楊潔喜歡出去走,他也就跟著。無論去哪里,收拾行囊、路線規劃都由王崇秋負責。
每次出門,王崇秋都會帶著攝像機,一路走走拍拍,主角都是楊潔。閑暇之余,他把拍攝的照片、錄像進行編輯整理,配上音樂、字幕和解說詞,制作成一個個電視專題片。
王崇秋和楊潔都不喜歡應酬,沒什么重要事情也不愿意打擾孩子。楊潔在藝術上非常專業、嚴謹、有想法,但生活中的她迷糊、大意,甚至有點兒笨。“不能讓她做飯,因為她不知道是先放油還是先放鹽。”王崇秋說,楊潔有高血壓、糖尿病,需要經常服藥,他用不同顏色的盒子,把白天、晚上吃的藥分開裝著。但王崇秋稍不注意,楊潔不是忘記吃藥,就是白天吃晚上的藥、今天吃明天的藥。所以退休后,他成了她的貼身助理、醫生、保姆、廚師兼司機。楊潔總是說,沒有王崇秋,她寸步難行。
2004年,楊潔患了嚴重的心臟病,一度因急性病毒感染而幾天昏迷不醒,醫院連發了幾次病危通知書。兒女都不在身邊,王崇秋一個人忙前跑后。醫院規定夜晚不準病人家屬陪床,但王崇秋不放心,無法進入醫院的重病區,他就在病房外的長椅上陪了幾個通宵。
楊潔最終死里逃生,康復出院了,但心臟再也經不起任何折騰。她得了擴展性心臟病,情緒大起大落是大忌。從此以后,王崇秋給自己定了個任務:“讓楊潔保持心情平穩,不能讓她著急,也不能讓她太高興。”楊潔在夜里稍微有點兒動靜,他馬上就會醒。
之后多年,王崇秋的神經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狀態,久而久之得了焦慮癥。有一次,老兩口在澳門旅游,楊潔突然不能走路了,王崇秋緊張得要命,本來前列腺不好的他,突然不能排尿了,眼睛也疼得厲害。楊潔很快就好了,王崇秋卻掛了個尿袋子回到北京,住了幾天院。
“我每次緊張、焦慮和患病都是因為擔心她,我很擔心自己走在她前面,但只要看到她好好的,我就覺得這一切都值得!”王崇秋說。
兩人經常會聊起當年一起拍《西游記》的事情,楊潔的記憶力比王崇秋還好,很多當年的事情她都能記得一清二楚。于是,王崇秋就建議她把這些往事都寫下來整理成書,這是一舉多得的事兒,既有紀念意義,又是老有所為。王崇秋說,一開始,楊潔是反對的,她覺得現在沒有人會踏踏實實安心看書。王崇秋就勸她:“你就權當是寫給我看好不好?我想看!”楊潔答應了。
楊潔不會打字,也不會漢語拼音,但為了讓老伴兒看到她的書,她開始一點一點摸索著用電腦打字。2013年,84歲的楊潔出版了個人首部自傳《敢問路在何方:我的30年西游路》,第二年,她的第二本書《楊潔自述:我的九九八十一難》也出版了。
看到那么多粉絲喜歡她的書,楊潔別提有多高興了。
她比他大14歲,她疾病纏身,但因為有他的貼身相伴,她每天都過得快樂安穩。而這也讓王崇秋覺得,楊潔一定會活到100歲。
王崇秋從來沒想過,離別會來得那么突然。
2017年4月3日楊潔還在看電腦,中午突然就暈倒了。救護車趕到時,她已經不能講話了。
“我的心空了,呆呆地站在那里。醫生催我去掛號、買卡、交錢。我就像一具行尸走肉,這兒排隊、那兒交錢……”
在后來懷念妻子的文章中,王崇秋這樣描述當時的情形:“當我們小心翼翼地把你從擔架車抬上CT機時,你突然睜開了一雙大大的眼睛看著我,滿眼都是淚水。那眼睛清澈透亮,像是期盼、像是渴望、像是有許多話要說。我的心都要碎了,那一瞬間,我恨不得上去親吻你一下,可是我正抬著你,不能松手啊……后來,你戀戀不舍地閉上了眼睛,從此再也沒有睜開過。現在想來,那眼神,就是你今生對我最深情的告別。”
2017年4月10日那天的情形,王崇秋一輩子都不會忘記。
楊潔的離開,徹底摧垮了王崇秋。他舍不得她、想念她又滿懷自責。后來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其實楊潔離世前,有很多不好的征兆。都怪我太大意,沒上心。
2017年3月的一天夜里,臥室墻上的掛鐘突然掉下來,王崇秋驚醒,以為發生地震了,但窗外無風無雨。為了不打擾楊潔,他摸黑把地上的碎玻璃打掃干凈了,心中隱隱覺得不舒服,但他沒想更多。
“還有一天夜里,楊潔突然哭了,她特別悲傷,第一次跟我談到了死。”
王崇秋說,當時他批評了她,卻沒有多想,更沒想到帶她去醫院看看。
楊潔的病不能有情緒上的起起伏伏,但是發病前幾天,她在網上偶然看到了“辱母殺人案”(山東聊城90后男孩于歡,因為看到母親蘇銀霞被11名催債人用極端手段侮辱,忍無可忍用水果刀刺死了其中一人)的新聞,無比悲憤和生氣,情緒一直很低落。
“我讓她別看新聞了,她生氣地把iPad扔到了沙發上。”王崇秋很后悔自己惹她生氣。離世前一天,楊潔在美國的外孫參加鋼琴比賽拿了獎,她又高興得不知如何是好……情緒大起大落,楊潔的心臟不堪重負,最終突然昏迷,這一昏迷,她再也沒有醒來,也沒給丈夫留下只言片語。
妻子離世后的大半年時間里,王崇秋深陷悲傷與自責的情緒中不可自拔。每天早上醒來,王崇秋都會呆呆地看著楊潔生前用的小桌子,一看就是好半天。他足不出戶,情緒低落,朋友和“西游迷”擔心他,開始隔三差五上門去陪他嘮嗑兒。好友馬立志經常去看望王崇秋,每次都給他做面條。他每次端起碗,還沒吃就喃喃道:“楊潔最喜歡吃面條了,要是她在,該有多好。”2018年春節,幾個朋友去王崇秋家,大家一起給他包餃子,看著忙碌的大伙兒,王崇秋說:“楊潔,這是你最喜歡的熱鬧場面,但你卻沒辦法享受了。”去電視臺做節目,主持人朱軍讓他談談《西游記》,王崇秋脫口而出:“這本來應該是楊潔的事兒……”“如果楊潔還在,該有多好啊!”這是楊潔離開后,王崇秋每天都會重復無數遍的話。2018年3月,幾個“西游迷”建議王崇秋:為什么不把您和楊潔導演的故事和拍攝《西游記》的故事放到網上呢?這也是您懷念楊潔導演的一種方式。王崇秋接受了提議,不久后開設了“王崇秋”個人公眾號,并在粉絲幫助下,每天都發布文章,有他們當年拍攝《西游記》的點點滴滴,也有王崇秋對楊潔的思念。“到現在,我還是不敢相信,你已經離開了我。這些日子,我每天早上起來,想的還是你今天要換什么衣服呀?早上想吃點兒什么呀?然后趕緊把你的iPad和老花鏡放到桌子上,因為你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微信。”他深情款款也細致入微地敘述著她離開后的每一寸時光、每分每秒的惦念和不舍。
楊潔剛走的時候,王崇秋聽到一種說法,因為天庭要拍一部大戲,缺導演,所以才把楊潔找去了。很多時候,他寧愿相信這是真的。
所以他對她說:“天庭的戲如果真要開拍了,請托個夢給我,說給我聽聽。下輩子,我還給你當攝像。”
如果真有下輩子,還會娶她嗎?
王崇秋說:“當然!她聰明堅韌、她單純如小孩、她不追逐名利、她看不慣假大空……她是最真實完美的女人,和她結婚,與她牽手49年,是我的榮幸和驕傲!”
2018年12月,王崇秋的新書《敢問路在何方:我們的西游記》出版,書中有無數珍貴圖片和當年拍攝《西游記》的幕后花絮,書里也有楊潔離去后的每一天,他對她的回憶和想念。
王崇秋說,楊潔走后,他的每一次與人交談、每一次獨自外出、每一次燈下看書寫文、每一次聽《西游記》主題曲……每時每刻、每個地方、每件事每個人,都與楊潔息息相關。
她離開后,他的日子并不好過,但因為《西游記》,因為楊潔,余生的每一天,王崇秋都會努力好好過,因為只有這樣,若他日兩人在天庭重聚,也才能再次在事業和家庭里都合作無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