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湖北·王富蓉

一般情況下,人們是感覺不到心臟跳動的,一但感覺到心臟在跳動,醫學上稱“悸”。心悸不代表心臟有疾病,也可見于心臟完全正常者。因此,不能一有心悸癥狀,就認為是心臟有問題,應當做具體分析。
心臟搏動增強心臟每次搏出量增加時,就會出現心悸,此時心臟本身可完全是正常的。如緊張的體力勞動、劇烈的體育活動、情緒激動及突然受驚時發生的心悸,多屬正常現象。另外,感染、發熱、甲狀腺功能亢進、貧血、低血糖以及某些物質和藥物的影響均可發生心悸。
心律失常多種因素引起的心律失常會出現心悸,有些不一定是心臟有問題,如竇性心動過速或過緩、竇性心律明顯不齊、偶發性期前收縮等等。心臟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多見于頻發的期前收縮、心房顫動或撲動、高度房室傳導阻滯等。其形成的原因,多數與心搏出量增多或心跳過快有關。期前收縮發生的心悸往往是間斷出現,有時僅有一次感覺,有點像電梯突然開動,上升或下降時的感覺。心房顫動和撲動可見于各種原因引起的器質性心臟病,以風濕性心臟病更常見,也是心肌梗死的嚴重并發癥,其主要表現是心房跳動快而心室跳動慢,心房顫動時按脈或聽心跳是不規則的,長短間歇不等,心房撲動時,脈搏和心跳一般是規則的。房室傳導阻滯是指由竇房結發出的沖動不能順利到達心室。
心臟神經官能癥心臟神經官能癥是指具有一些類似心臟病的癥狀,但心臟本身無病理解剖上的器質性改變。這種病癥多見于中樞神經本身比較敏感或脆弱的人,平時活動范圍狹小,對周圍事物表示淡漠、不感興趣,感情比較抑郁,體力活動少,循環系統缺乏鍛煉者,更容易發生。心臟神經官能癥最常見的癥狀是心悸,呼吸困難,心前區疼痛、眩暈、失眠等,以上癥狀在體力或腦力勞動后加重。心悸與交感神經系統張力增高有關,同時伴有竇性心動過速,心排出量增加。呼吸困難主要是主觀上感到氣不夠用,就增加呼吸次數,出現嘆息樣深呼吸。患者樂于吸入一大口氣后作嘆息性呼氣,感到這樣舒服些。對于有以上表現者,應作全面檢查,排除心臟病及心臟以外的其他系統疾病。因為有些心臟病患者可同時有心臟神經官能癥,其他系統的疾病也可見有類似癥狀。如經過各方面的檢查,排除器質性病的存在,可確定為神經官能癥,治療應從解除患者思想顧慮著手,讓患者真正相信,他的心臟是完全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