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貿易戰由加征關稅而起,也應由取消加征關稅而止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溫燕 本報記者 王盼盼
“美中接近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美中貿易談判陷入僵局”……關于中美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前景如何、雙方在取消加征關稅方面的看法是否一致,美國官員和媒體近日輪番釋放各種信息。對此,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14日再次強調:“貿易戰由加征關稅而起,也應由取消加征關稅而止,這是雙方達成協議的重要條件。”“如果雙方達成第一階段協議,關稅取消的幅度應充分體現第一階段協議的重要性,而其重要性應該由雙方共同估量。雙方正在就此進行深入討論。”
《華爾街日報》14日稱,取消所有現有關稅一直是北京與華盛頓達成貿易協議的底線,不過,幾個月來,美國一直不愿取消所有關稅,希望至少保留部分關稅,借此向中國施壓。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在11月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過去兩周,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雙方牽頭人就妥善解決各自核心關切進行了認真、建設性的討論,同意隨協議進展分階段取消加征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12日在紐約經濟俱樂部發表演講,再次稱美中“接近”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但同時威脅如果無法達成協議,美國將大幅提高關稅。
“中美雙方在取消加征關稅方面的看法究竟是否一致?”高峰14日就該問題表示,貿易戰由加征關稅而起,也應由取消加征關稅而止,這是雙方達成協議的重要條件。取消加征關稅,符合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利益,符合中美兩國利益,也符合世界利益,是雙方而不是單方的利益所在。他說,中方愿與美方共同努力,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妥善解決彼此核心關切,為達成第一階段協議創造條件。
“美中之間高風險的貿易談判正在遭遇困境”,美國CNBC網站13日稱,美國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12日對該媒體表示,在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之前,不會對關稅進行調整。《華爾街日報》稱,對華關稅問題成為中美貿易協議的絆腳石。但“特朗普政府內部另一些人對關稅不那么執著,部分原因是這些關稅是美國企業掏腰包支付的,最終轉嫁給了消費者”。該報14日還引述知情人士的話稱,美中貿易談判在農產品采購方面遇到了障礙,中國對在可能達成的協議文本中加入具體購買多少美國農產品的數字承諾持謹慎態度。
“航運數據告訴我們,美國因特朗普的中國貿易戰而蒙受的損失將永遠無法彌補”,CNBC網站13日以此為題的報道稱,特朗普在一個月前宣布與中國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他多次發表“獲勝”聲明、又稱在“正確條件”情況下才同意達成協議,使得長達一年半的美中貿易休戰的爭吵聲越來越激烈。“除去這些喧囂和自相矛盾評論的唯一方法是分析海上貿易流,因為物品中的90%都是通過海上運輸的,這是顯示供求關系的最純粹的形式。”報道稱,從損失的角度來看,美國最大港口洛杉磯港首當其沖。2019年10月與2018年同月相比,洛杉磯港的出口量下降了19.1%。“貿易流向也表明,中國正從美國轉移到歐洲,以滿足大部分進口需求。”
“中美貿易緊張刺激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快速推進”,路透社等西方媒體近日發出這樣的評論。11月4日,RCEP16國元首和政府首腦在泰國曼谷召開第三次RCEP領導人會議后發表聲明,稱15個成員國已經結束文本談判及實質上所有的市場準入問題的談判,將在2020年簽署協定。西方媒體認為,RCEP的簽署和執行將幫助中國緩解因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負面影響。
對此,高峰14日強調,整體上結束RCEP談判是各成員方為推動各自和區域經濟發展的主動之舉,不是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權宜之計。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成員發展水平迥異、發展潛力巨大的全球最大的自貿區,我們有理由相信,RCEP建成后必將激發各成員間經貿合作的潛力,增強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動力,為全球經濟的穩定與繁榮提供有力支撐。他同時指出,東盟始終是RCEP的核心。中方作為談判參與方,始終支持東盟的核心地位,始終發揮“促談、促和、促成”的建設性作用。在對外經貿合作中,中國向來主張平等相待、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從來沒有、將來也不會恃強凌弱。我們愿同各成員共同努力,建設好RCEP自貿區,實現共同發展,造福各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