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邛崍市桑園鎮小學以“飛翔教育”為辦學特色,以“知類通達,志翔云天”為辦學理念,是邛崍市唯一一所風箏藝術教育特色文化學校,開設了風箏課程,設置了風箏制作室、風箏陳列室,承擔了成都市級風箏文化研究的科研課題,多次組隊參加了國家級、省級、市級風箏比賽并屢獲大獎。在2019年國際風箏邀請賽暨全國傳統風箏錦標賽中,400多名桑小孩子共同完成的長串風箏奪得串類最長風箏第4名。
理想的翅膀
桑小的孩子們浸潤在傳統文化的養分中,這樣寫他們心中的風箏——
三(1)班? ? 章黃杰然
指導老師? ? ? 李? ? 旭
春天,我們最喜歡放風箏。
地面上,我們扯著線跑著;天空中,風箏迎著風飛著。那些在天空中飛著的風箏,都是我們理想的翅膀。
每個人的理想不一樣,扎出來的風箏也不一樣。
我的風箏是一艘火箭,因為,我的理想是長大后當宇航員。這是一個結合了立體風箏和動態風箏的特型風箏。它足足有一扇門那么大,“頭部”是紅色的,“身體”是白色的,上面畫有我們中國的國旗——五星紅旗,還有一扇打開的窗戶,窗戶里有一個風車。火箭尾部有紅色的助推器,最下面還有用紙做的“火焰”。我的火箭風箏只要一飛上天,頭部就會轉起來,窗戶里的風車也會飛快地轉起來,助推器也會一搖一搖的,似乎正在為火箭快速升空而努力。看著它,我似乎看見了無邊的宇宙和美麗的星星。
瞧啊,羅浩宇的風箏是一輛坦克,因為,他長大想當坦克兵。這輛坦克涂著迷彩,還有一挺機關槍,映著藍天白云,帥氣極了!
一個“特種兵”拿著沖鋒槍,飛得高高的,非常威武——這一定是葉可馨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樣當個軍人。
岳可馨的風箏是一個畫板,因為,她的理想是當畫家。畫板上畫著一道漂亮的彩虹,后面還有四根飄帶。
在地面上,我們一邊放線一邊跑著,手里的線越放越長;在天空中,風箏帶著我們的理想越飛越遠,越飛越高。
多彩的風箏文化
六(2)班? ? ?費玥穎
指導老師? ? 周? ? 敏
今天,明媚的陽光傾瀉在學校的操場上,灑落在同學們燦爛的笑臉上。同學們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眸子里流露出期待的光芒。因為,學校來了幾位風箏大師。他們個個對風箏了如指掌,還帶來了各種風箏。有軟體風箏,有立體風箏,有動態風箏,還有運動風箏……都是我們不曾見過的呢!
我最喜歡的是動態風箏和軟體風箏。那動態風箏可是一個“芝麻官”呢!它身穿紅色官袍,頭戴紅色官帽,官帽兩邊有長長的“圓扇”,那官袍底下的腳原本耷拉著,隨著大師動了動手指,那腳就跺了起來。軟體風箏是彩色的水母和章魚。看著這兩個軟綿綿的龐然大物,我心里疑惑:“這真的是風箏嗎?怎么可能飛得起來?”
表演終于開始了。快瞧!那“芝麻官”來啦!它那穿著官袍的身子筆直地飛上了天,多有當官的威嚴啊!可當它那戴著官帽的頭不斷搖晃,腳不斷扭動時,那份威嚴感瞬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如同小孩子一樣的俏皮神情呢!緊接著,軟體風箏起飛了,像彩虹色的飄帶一樣在空中緩緩舞動,瞬間解開了我的疑惑。
“哇!”更高的歡呼聲伴隨著更多風箏一起沖向天空,天空成了風箏的海洋,這一幕情景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風箏文化進校園
五(2)班? ? 王一銘
指導老師? ? 陳? ? 菊
“傳承傳統文化,打造工匠精神”,這就是這次我校風箏活動的主題。
那是一個難忘的星期三,一大早,同學們就一個比一個激動,興奮地議論著即將到來的風箏表演。
下課鈴聲響了,期待已久的風箏活動終于開始啦!遠道而來的幾位風箏大師可厲害了,他們過幾天還要到國際風箏比賽活動中擔任評委呢!這幾位大師不僅給我們講解了許多風箏的知識,還帶來了他們精心制作的風箏,有動態的、立體的、硬翅的、軟體的、長串的,等等。這些風箏色彩艷麗,造型逼真,和我們以往接觸的風箏還真有點兒不一樣。看來,風箏的學問還真不少呢!
聽完風箏大師的介紹,我們都期待著這一只只風箏立刻在我們桑小飛上藍天!首先出場的是風箏大師劉寶華爺爺,他展示的是動態風箏——螳螂捕蟬。動態風箏,是指風箏在天上會隨風舞動,充滿動感。果然,這風箏一飛上天空,就讓我們大吃一驚,我們看到的仿佛不是風箏,而是一場螳螂與蟬的較量:天上來了一只綠油油的瘦瘦的螳螂,正好看見了一只肥肥胖胖的蟬,螳螂的口水都流出來了,小心地慢慢地向蟬靠近,蟬沒有察覺,仍然快樂地唱著歌;突然,螳螂打破了平靜,它猛地向前一撲,瞬間把蟬撲倒了,蟬竭盡全力地掙扎,可被螳螂抓得太緊了,最終沒能逃脫,成了螳螂的美食……一只風箏帶給了我們一個奇妙的故事!
長串風箏也讓我打心眼里喜歡。它有2 008節,每節間隔一兩米。2 008節呀!足有十幾個我們學校的操場這般大。而且,每一節小風箏都沒有尾巴。大家應該都知道,尾巴是風箏保持平衡的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失去了尾巴,風箏就會東搖西擺,甚至打轉,可這個長串風箏一個尾巴都沒有。可想而知,制作者有多么高超的技藝,制作它又花費了多少心血!
其實,不同的風箏有著不同的寓意和象征,有著不同的藝術特色和講究,每一個風箏都蘊含著制作者的用心、刻苦和細心。我希望風箏大師們能再想出更多的創意,制作出更多新型的風箏代表作。我們這些孩子也應該好好學習風箏技藝,積極宣揚和傳承我們中國的風箏文化!
放飛自己的理想
四(2)班? ? 程可欣
指導老師? ? 李宗安
陽春三月,百花盛開。在這美好的時節,五位風箏大師不遠千里來到我們學校,和我們一起放風箏,我們別提有多興奮、多激動了。
這一天,天空瓦藍瓦藍的,我們站在旗臺前,聆聽大師們的講述。他們一邊講風箏的知識,一邊展示各種風箏:軟體風箏、長串風箏、硬翅風箏……
開始放風箏了,大師們兩人一組,一人手持風箏,一人手持線把,很快就把風箏放上了天。看,那絢麗多彩的章魚風箏像在大海里遨游;燕子風箏排成一串,像一列長長的火車在奔馳;臉譜風箏臉兒紅紅的,像一朵美麗的玫瑰綻放在空中……
最妙的是螳螂捕蟬風箏。當我見到它的一瞬間,我驚訝得瞪大了眼睛,我看見的是風箏嗎?“螳螂”那三角形的頭,鉤狀的前肢,大而亮的眼睛,細長的胸部,絢麗的前翅后翅,肥大的腹部,細短的尾須,都做得惟妙惟肖。在空中,“螳螂”緊張地看著“蟬”,生怕“蟬”溜走;“蟬”也看著“螳螂”,想等“螳螂”分心的時候偷偷逃跑……簡直就是活生生的螳螂和蟬!
看著精美絕倫的風箏在天空中爭奇斗艷,我想:大師們不知在背后默默付出了多少心血和汗水啊,我應該努力學習,將來也放飛自己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