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


摘? 要:伴隨著鄉村振興項目的發展和進步,鄉村景觀設計工作受到了多方重視,要結合當地實際情況有效開展景觀優化,從而共筑景觀元素、文化元素、生態元素以及旅游元素等和諧化發展的藍圖,實現鄉村振興的發展目標。該文簡要分析了鄉村景觀的概念,并對具體景觀設計原則予以闡釋,最后以貴州玉屏縣丙溪村景觀方案設計為例討論了具體的景觀設計項目。
關鍵詞:鄉村振興? 鄉村景觀設計? 設計方案? 地域風情
中圖分類號:TU98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7(c)-0210-03
1? 鄉村景觀的概念
所謂鄉村景觀,主要指的就是鄉村地區范圍內的相關景觀元素的集合,其中不僅僅涉及當地的經濟元素和人文元素,還包括社會層面以及自然環境層面等多種因素,共同組成鄉村景觀,是一種多現象的綜合表現。針對鄉村景觀的研究要追溯到20世紀,最開始是美國地理學家對景觀體系的研究,并且指出農業文化景觀就是鄉村景觀的前身。隨后,各個國家開始對鄉村景觀結構進行研究和分析,其中,西歐地理學家將傳統的鄉村文化景觀直接擴展到鄉村景觀內容,并且指出鄉村景觀不僅僅是自然環境,也涉及當地的人文經濟,是鄉村地區多樣化組成元素的集中反映。
2? 鄉村景觀設計原則
在鄉村景觀設計工作開展的過程中,要秉持多元化理念,全面提升設計要點監督管理效果的同時,依據基礎原則維持相應設計效果,真正意義上提高設計的綜合價值和時代使命。
2.1 注重原生態景觀元素
鄉村景觀設計工作中,要將維持人類和自然和諧共處作為根本,無論是任何設計工作,都要將此作為基礎,也就是說,設計項目和生態過程的協調性是提升整體設計效果的關鍵,要盡量避免對環境造成破壞。既要尊重當地生物多樣性特征,也要在景觀設計工作中減少對環境資源的剝奪,有效維持營養機制和水循環體系的平衡,真正提高植物、動物等生活環境的質量,從而改善人居環境以及生態系統的綜合質量。
2.2 注重生活化景觀元素設計
在鄉村景觀設計工作中,要秉持生活化景觀元素綜合應用的理念,有效尊重地域特色的同時,秉持保護傳統文化的基礎原則,確保能突出個性化管理方案的優勢,有效尊重當地居民生活習慣。也就是說,設計工作不能脫離生活化景觀元素的常態,不僅要將歷史傳統、民俗風情融入其中,也要真正將設計方案作為生活化景觀體系有效地傳遞。另外,要保證傳統文化得以保護,且能進一步豐富文化生活水平,為人們生活更加精彩和豐富提供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在鄉村景觀設計工作中,切忌盲目效仿和復制。
除此之外,在生活化景觀因素搭配的過程中,為了提升鄉村景觀設計效果,在實際設計體系內,也要將經濟性、實用性以及美觀度作為根本,從而建立因地制宜的設計理念。在傳統中國文化中,經濟實惠是中華智慧以及傳統美德的重要體現,因此,鄉村景觀設計工作也要優先選擇適宜當地環境的材料,并且確保新鄉土建筑景觀能秉持物美價廉的原則[1]。
2.3 注重可持續發展景觀元素設計
在鄉村景觀設計工作中,可持續發展是始終不變的核心理念,城市化、全球化動態發展背景下,要想實現經濟以及文化的傳承,就要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充分落實節能環保以及資源再生的管理方案,將其應用在鄉村景觀設計工作中,確保能減少環境污染問題造成的影響,從而實現鄉村景觀的全面進步。
3? 案例分析
3.1 基本情況
貴州玉屏縣丙溪村位于新店鄉東南面丙溪河流域,距離玉展縣城大約10km,整體交通較為便利。當地的桐鄉風情、斗牛節、手工竹編、長街宴都是較為突出的風情特色。正是因為丙溪侗族民居主要分布在丙溪沿岸,傳承著祖輩們“崇拜自然、澤水而居”的風俗傳統,因此,當地依舊保持著侗族善歌善舞的民俗傳統。
3.2 景觀設計目標
在實際鄉村景觀設計工作開展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凸顯景觀設計的優勢,要在明確設計目標的基礎上,合理性應用相應的設計要素和設計規劃,從而搭建完整的設計方案。基于此,貴州玉屏縣丙溪村景觀設計工作中主要是將侗族熱愛自然、擇水而居(見圖1)的民族精神作為關鍵,并且在實際設計過程中,充分融合侗家風情搭建更加具有當地特色的建筑。與此同時,在鄉村景觀設計體系內,還應用侗族鄉土植物與材料打造淳樸、自然、民族的丙溪民族小鎮,讓丙溪成為侗家風情體驗。
3.3 具體景觀設計方案
在具體景觀設計工作開展后,全面分析了貴州玉屏縣丙溪村的特征和當地風土人情,有效秉持鄉村景觀設計的原則和要求,建立完整的設計規劃體系,確保相應景觀因素都能發揮實際價值。
第一,選擇適宜的場地。景觀設計項目的場地主要選取的是沿丙溪河兩側的農田(見圖2),場地較開闊。建筑主要分布在山腳林地邊緣,林地以竹林、欒樹、松柏為主。值得一提的是,在設計規劃中充分融合了中國傳統造園手法以及山水格局的理念,丙溪背山面水,處于三面環山的環抱中,這就一定程度上搭建了中國傳統標準負陰抱陽的格局構成結構。另外,在初步方案確定后,就要對技術指標予以衡量和協調,主要參數如下:(1)古鎮商業區內部,景觀面積1.9萬m2、綠化面積1900m2、景觀水域900m2、硬質鋪裝項目15967m2;(2)桐家民宿區域,景觀面積7400m2、綠化面積500m2、硬質鋪裝項目6943m2;(3)安置房區域,景觀面積1.6萬m2、綠化面積9000m2、硬質鋪裝項目6535m2[2]。
第二,功能區域分組,依據前文提到的生活設計元素的融合原則,貴州玉屏縣丙溪村要依據相應的功能和居民的實際需求完善分區管理過程,確保相應區域能發揮其實際價值。項目分為古鎮商業區(風雨廊橋、侗音文化廣場、侗家鼓樓民俗水街)、生態濕地區(濱水濕地、趣味汀步、原鄉田野)、桐家民宿區(民宿院子、原鄉田野)、安置房區域(安置房、服務中心、原鄉田野、活動廣場)。(1)古鎮商業區,主要分為商業水街A區和B區,A區主要是丙溪古色古香的民俗商業水街,具有侗家風情的風雨廊橋、侗音文化廣場(見圖3)、侗家鼓樓都傳遞著濃濃的侗家風情。B區主要是生態濕地公園,具有更強的親水性,增強了人與水的互動性,一側的泄洪道保證了泄洪的安全性。(2)生態濕地區,以丙溪原有的自然山水為背景,生態田野為資源,在商業街一側以回歸自然、淳真侗鄉為理念的生態濕地以生態、質樸的設計手法將濕地景觀融于自然環境之中,從而體現侗族喜愛自然山水的民族情懷。(3)桐家民宿區(見圖4),主要是民宿結構,便于旅游等產業的發展。(4)安置房區域,能提供相應的服務類型項目。
第三,專項構筑,在貴州玉屏縣丙溪村景觀設計過程中要充分分析丙溪河自身的情況,因為其豐水季為每年夏季,原河道寬度8m,為保證行洪安全,設計過程中在改造后將河道拓寬為12m,使得河面變寬,水量更加豐富;在枯水期為保證商業古鎮的水景效果,在古鎮上游與河流匯集處設置了兩處景觀攔水壩,以保證商業街水景效果。
第四,植物設計,結合貴州玉屏縣丙溪村景觀要求,為了呈現出青山環抱、綠水環繞的自然淳樸狀態。植物主要以當地農作物——稻;果樹——柚子、核桃、芭蕉;山體背景林中有柏木。一方面,在道路兩側以列植形式種植行道樹,為區域提供指引性。商業街與濕地公園之間的植栽連接著古鎮與丙溪河,植物種類與栽植方式上遵循統一中有變化的原則。另一方面,在道路沿岸與林蔭道沿岸大量的種植開花植物種類,以創造出景觀觀賞價值與景觀特色。
4? 結語
綜上所述,在鄉村景觀設計中,要將鄉村景觀生態作為核心設計要點,有效應用自然肌理完成鄉村景觀骨架的搭建和設計,真正打造更加多元化的主題設計模塊,發揮鄉村景觀主題設計的優勢和作用。在設計過程中不僅僅要凸顯鄉村本身的風貌特征,也要充分融合當地鄉村的民俗風情,一定程度上實現因地制宜、因時因景制宜的目標,為鄉村特色景觀的構建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 李昌平.鄉村規劃設計應該走出“城市化”歧途[J].小城鎮建設,2015(1):46-47.
[2] 董嬋嬋,楊濱章,商雙嬌,等.結合村民素質提高的鄉村景觀提升途徑研究——以宜興市張陽村為例[J].中國園林,2018,34(5):19-22.
[3] 付軍,蔣林樹.鄉村景觀規劃設計[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