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紀50年代,山東泰山農業合作社,代表們一致通過小麥預分方案意見。
農業合作化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通過各種互助合作的方式,把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個體農業經濟改造為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農業合作經濟的過程。翻身農民剛剛分到土地,有互助合作的需要,黨中央引導農民按自愿原則從互助組、初級社,再到高級社,逐步向社會主義過渡。農業合作化最初幾年受到農民歡迎。但后來出現了急躁冒進、急于求成的傾向,“農業合作化應與工業化進程相適應,不宜過快”的意見受到嚴厲批評,“穩步推進”的方針被改變,1955年10月,中央召開七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的決議》。會后,農業集體化急劇加速,到1956年底,絕大多數農民加入了合作社,基本完成了由農民個體所有制到社會主義集體所有制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