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志軍 盧解紅


【摘要】?目的?分析順德地區解脲脲原體(Uu)與人型支原體(Mh)在泌尿生殖道中的感染與藥敏情況,為該地區最新的流行病學資料與臨床用藥提供數據支持。方法?采用支原體培養鑒定藥敏試劑盒(改良肉湯稀釋法)與支原體固體培養基對所有送檢疑似支原體感染的標本進行培養和藥敏試驗。結果?27 204例泌尿生殖道標本經培養鑒定出支原體陽性8933例,陽性率為32.84%。2016~2018年單一Uu、單一Mh、Uu+Mh檢出率分別為27.18%、1.16%、4.50%,單一Uu檢出率最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男、女檢出率分別為19.70%、38.11%,女性的檢出率高于男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藥敏結果分析顯示,支原體(Uu、Mh、Uu+Mh)對美滿霉素、強力霉素與交沙霉素的敏感率較高且耐藥率較低;單一Uu對羅紅霉素、甲砜霉素的敏感率逐年下降,對紅霉素、羅紅霉素的耐藥率逐年上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單一Mh對甲砜霉素的敏感率逐年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Uu+Mh對甲砜霉素的耐藥率逐年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單一Uu檢出率最高,女性支原體檢出率高于男性,支原體對部分抗菌藥物的敏感率逐年下降,耐藥現象有加重跡象,支原體的培養與藥敏試驗對指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解脲脲原體;人型支原體;泌尿生殖道感染;藥敏試驗
中圖分類號:R518.9?文獻標志碼: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9.09.014
支原體是目前已知的一類最小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其中解脲脲原體(Uu)與人型支原體(Mh)是目前引起人類泌尿生殖道非淋病性尿道炎或宮頸炎的主要病原體之一,還可以引起慢性前列腺炎、流產、不孕不育等疾病[1~2]。近年來由于支原體的檢出率與耐藥率不斷增加,不同地區也有一定差異,進行藥物敏感試驗,規范足療程用藥可以降低耐藥菌株的產生[3~4],為了解近幾年本地區支原體感染與耐藥性情況,以期為臨床提供最新的流行病學數據,本研究采用液體-固體聯合培養法對送檢的27 204例標本進行支原體培養與藥敏分析,以調查順德地區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感染與藥敏情況,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各科送檢的疑似支原體感染患者尿道(宮頸)分泌物標本共27 204例,其中男7790例,女19 414例,年齡17~59歲。在抗菌藥物治療前采集標本。男性取尿道分泌物,盡量采集尿道上皮細胞;女性取宮頸分泌物,應避免局部用藥。
1.2?檢測方法與結果判斷
采用珠海浪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支原體培養、鑒定藥敏試劑盒(改良肉湯稀釋法)。抗菌藥物包含阿奇霉素(AZI)、紅霉素(ERY)、環丙沙星(CPF)、環酯紅霉素(ECC)、加替沙星(GAT)、甲砜霉素(THI)、交沙霉素(JOS)、左氧氟沙星(CRA)、克拉霉素(CLA)、羅紅霉素(ROX)、美滿霉素(MIN)、強力霉素(DOX)12種抗生素。陽性判斷標準:培養24~48 h,培養基由橙黃色變紅,且清亮無混濁,Uu≥104為解脲脲原體陽性,Mh≥104為人型支原體陽性。采用江門凱林的支原體固體培養基對所有送檢標本進行同步檢測,顯微鏡下觀察支原體菌落,Uu菌落較小,為黑色海膽樣,Mh菌落較大,為油煎蛋樣。以固體培養法為金標準,液體培養法為陽性,固體培養法為陰性,依然判斷為陰性。所有操作與結果判斷均嚴格按照試劑說明書進行。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分析組間率是否隨分層而變化的趨勢,采用趨勢卡方檢驗,檢驗水準:α=0.05,雙側檢驗。
2?結果
2.1?支原體檢出情況
2016年至2018年檢查數分別為8098例(男1679,女6419)、9599例(男3112,女6487)、9507例(男2999,女6508),檢出率分別為32.22%、32.85%、33.35%,共培養出支原體陽性8933例,總檢出率為32.84%(8933/27 204),其中女性檢出率為38.11%(7398/19 414),男性檢出率為19.70%(1535/7790),女性支原體檢出率高于男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53.581,P<0.001)。其中單一Uu檢出7394例,檢出率為27.18%,單一Mh檢出316例,檢出率為1.16%,Uu+Mh檢出1223例,檢出率為4.50%,單一Uu的檢出率最高,其次為Uu+Mh,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 187.869,P<0.001)。2016年至2018年隨年份變化單一Uu的檢出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186,P=0.028)。見表1、表2。對近三年支原體檢出陽性人群年齡的分布情況統計發現,支原體檢出患者年齡主要集中在21~40歲,男女所占比例分別為86.19%與87.40%。見表3。
2.2?支原體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與耐藥性
8933例支原體藥敏試驗結果中,在敏感性方面,支原體(Uu、Mh、Uu+Mh)感染樣本對美滿霉素、強力霉素與交沙霉素的敏感率較高,均大于86%;單一Uu對羅紅霉素、甲砜霉素的敏感率逐年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單一Mh對甲砜霉素的敏感率逐年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耐藥性方面,支原體(Uu、Mh、Uu+Mh)感染樣本對紅霉素、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羅紅霉素的耐藥率較高; 單一Uu對紅霉素、羅紅霉素的耐藥率逐年上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Uu+Mh對甲砜霉素的耐藥率逐年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單一Mh和Uu+Mh對大環內酯類抗菌藥物(紅霉素、羅紅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環酯紅霉素)和喹諾酮類抗菌藥物(加替沙星)耐藥率明顯高于單一Uu標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詳見表4~表6。
3?討論
支原體感染是泌尿生殖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體之一,主要通過免疫刺激和有毒代謝產物對人體產生危害[5],支原體檢測主要采用液體培養法和固體培養法,其中固體培養法可以同時培養鑒別多種支原體感染,是檢測支原體的金標準[6~7]。
本研究對2016年1月~2018年12月27 204份泌尿生殖道標本進行了檢測分析,支原體陽性標本8933例,陽性率為32.84%,與周麗華等[8]報道結果類似。其中單一Uu、單一Mh以及Uu+Mh的檢出率分別為27.18%、1.16%、4.50%,單一Uu的檢出率最高,與國內其他學者[9~12]的研究結果一致,并且2016年至2018年單一Uu檢出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可能與近年來抗生素的不規范使用增加了耐藥株的產生及男女間交叉感染有關。其中女性支原體檢出率高于男性,與國內大多數學者研究結果一致[13~15],可能原因為女性生殖道內環境更易于支原體生長繁殖及男女生理結構差異有關。本地區支原體檢出陽性人群男性與女性的年齡主要為21~40歲,由于這個年齡段是性活動比較活躍的階段,提示可能與性行為有比較大的關系。
對12種抗菌藥物的藥敏情況分析,發現支原體屬感染樣本對美滿霉素、強力霉素、交沙霉素的敏感率均較高;對紅霉素、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羅紅霉素的耐藥率較高,與杜長寶等[16]的研究結果類似。我們對支原體的藥物敏感性和耐藥性統計結果顯示,單一Uu對羅紅霉素、甲砜霉素的敏感率逐年下降,對紅霉素的耐藥率逐年上升;單一Mh對甲砜霉素的敏感率在逐年下降;Uu+Mh對甲砜霉素的耐藥率逐年升高。以上結果與柯明輝等[17]研究結果不同,可能與支原體耐藥性變遷、地區差異有關。支原體不受β-內酰胺類抗菌藥物的影響,不合成葉酸,目前臨床上用于支原體感染的抗菌藥物主要有大環內酯類、四環素類、喹諾酮類、氯霉素類。本研究顯示,喹諾酮類藥物(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較高,說明順德地區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感染對此類藥物已經產生一定耐藥性,其原因可能是本地區臨床上對此類藥物使用率較高,應及時向臨床反饋抗菌藥物的敏感性與耐藥性,為臨床用藥提供指導。
通過以上分析,本院分離的支原體以Uu為主,女性檢出率高于男性。由于支原體感染樣本對美滿霉素、強力霉素與交沙霉素的敏感率較高且耐藥率較低,因此可以作為本地區臨床經驗用藥的首選,但應檢測本地區支原體對抗菌藥物的敏感率和耐藥率變化,定期向臨床提供合理的藥敏數據。
綜上所述,本研究分析了近三年順德地區支原體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和耐藥性變遷,發現支原體對部分抗菌藥物的敏感率逐年下降,耐藥現象有加重跡象,本實驗室將繼續動態監測支原體對抗菌藥物的耐藥性變遷,為臨床提供合理的藥敏試驗結果。臨床在治療支原體(Uu、Mh、Uu+Mh)感染時,對懷疑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感染的患者,應及時進行支原體培養鑒定和藥敏試驗,臨床治療應根據支原體的藥敏結果選擇合適藥物或聯合用藥,以減少耐藥菌株的產生,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 梁媛,劉潔玲,占曉蘭,等.解脲支原體感染孕婦對妊娠結局影響與預防措施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8,28(23):3640-3642,3646.
[2] Adelman JS,Kirkpatrick L,Grodio JL,et al.House finch populations differ in early inflammatory signaling and pathogentolerance at the peak of ?Mycoplasma gallisepticum infection [J].Am Nat,2013,181(5):674-689.
[3] 方菊,曹正英,吉文倩,等.醫院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支原體感染和耐藥狀況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7,27(3):510-513.
[4] Ahmadi A,Khodabandehloo M,Ramazanzadeh R,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Ureaplas-ma urealyticum endocervical infection and spontaneous abortion[J].Iran J Microbiol,2014,6(3):392-397.
[5] 堯榮鳳,李智,沈菊英,等.泌尿生殖道支原體藥物敏感性試驗結果動態分析[J].檢驗醫學,2016,31(12):1050-1054.
[6] 周運恒,馬紅霞,李戩,等.2012-2015年某醫院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支原體陽性率和耐藥情況動態分析[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6,16(5):648-652.
[7] 賈忠蘭,許麗風.液體-固體聯合培養法檢測泌尿生殖道支原體的臨床研究[J].山東大學學報(醫學版),2018,56(10):110-113,118.
[8] 周麗華,沈夢遠,李曦,等.12548例泌尿生殖道標本解脲尿原體和人型支原體檢測及藥物敏感性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8,28(1):106-108.
[9] 付寶慶,劉青華,杜靜,等.2011年-2015年大慶地區解脲脲原體和人型支原體耐藥性分析[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6,26(22):3332-3334.
[10] 賈雙榮,胡萌,蔣琳華,等.重慶地區4414例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檢測及藥敏分析[J].重慶醫學,2017,46(5):609-611.
[11] 寧興旺,錢純,匡敏,等.7098例泌尿生殖道標本支原體感染狀況及藥敏結果分析[J].中國熱帶醫學,2017,17(10):1041-1043.
[12] 潘廷猛,胡金桓,王鑫,等.2013-2015年馬鞍山地區泌尿生殖道感染支原體耐藥趨勢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17,31(5):531-533,536.
[13] 孫菲,凌勇活,李明,等.東莞地區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感染狀況及耐藥性的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16,22(9):754-755.
[14] 張延,李麗瑋,喬立冬.682例泌尿生殖道炎癥患者支原體培養及藥敏結果分析[J].中國臨床醫生雜志,2018,46(8):916-918.
[15] 劉玲,周立勤,韓豎霞.湖北某院門診患者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感染情況及耐藥性調查[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7,38(5):692-693.
[16] 杜長寶,吳桔紅,楊婷.2013年-2017年泌尿生殖道支原體感染狀況及耐藥性研究[J].中國衛生檢驗雜志,2018,28(16):1974-1977.
[17] 柯明輝,陸興,張培倫,等.北京地區近年支原體耐藥情況分析[J].中國性科學,2018,27(12):122-126.
(收稿日期:2019-05-05?修回日期:2019-07-19)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