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云 趙愛蓮
摘 要:深入推進兵地融合發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明確要求、是自治區黨委的重要部署,是維護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目標所需。通過兵地融合協同,打破條塊分割的行政區域的封閉性,形成包括生產要素、資本、產權市場在內的統一的區域市場體系,推進跨部門、跨地區、跨所有制的資源和要素的整合和優化配置。積極推進兵地在經濟、文化、社會、干部人才和維穩等方面的交流協作,努力打造兵地命運共同體、利益共同體,就能推動兵地形成經濟融合發展、文化交融共建、維穩責任共擔、民族團結共創的良好局面。
關鍵詞:兵地融合;發展;機制
深化兵地融合發展是貫徹落實中央治疆方略的現實需要。長期以來,兵地發展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兵地雙方密切合作,通過融合協同,打破條塊分割的行政區域的封閉性,形成包括生產要素、資本、產權市場在內的統一的區域市場體系,推進跨部門、跨地區、跨所有制的資源和要素的整合和優化配置,形成經濟融合發展、文化交融共建、維穩責任共擔、民族團結共創的良好局面。
一、裕民縣與農九師161團兵地融合發展的優勢
1.地緣優勢
裕民縣與農九師161團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塔額盆地南緣、準噶爾盆地西緣。161團位于裕民縣西部邊境,北部至杜那拉那,東北部與裕民縣吉也克鄉、吉蘭德牧場為鄰,東部與裕民縣察汗托海牧場相連,南至鐵列克提河,西與哈薩克斯坦接壤,團部設在裕民縣哈拉布拉鎮。裕民縣與農九師161團在地理位置上同城一體,部分鄉鎮場村隊與團場各連隊相連,農業用地、四季放牧草場、打草場等相互交叉連接,互為一體的地理自然條件,使兵地合作有著先天的地緣優勢。
2.融合發展優勢
在“邊疆共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繁榮”的融合發展理念下,近年來雙方共同努力和積極配合,先后簽訂了《塔城地區裕民縣與農九師161團科學跨越發展合作協議》、《科學跨越發展合作協議》及《科學跨越發展實施方案》等一系列融合發展的合作協議,進一步深化了兵地融合實踐,豐富了融合發展的內涵,切實推進了兵地雙方經濟社會健康快速協調發展,為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經濟發展合作優勢
(1)農業資源豐富。在農作物種植收割中,裕民縣充分發揮機械化高的優勢,每年出動大量的機車161團連隊作業,提高兵團連隊的耕作采收效率。在現代農業發展上,兵地之間開展山區旱地農作物栽培技術合作前景廣闊,可對轄區內農作物病蟲害的發生與防治進行信息交流與合作。
(2)畜牧業合作密切。在疫病防控工作上,特別是重大動物疫病防疫,實施統一規劃免疫和牲畜所在地免疫制度,在牲畜品種改良方面加強合作交流,相互提供優質種畜。在草原違法案件查處過程中加強溝通協作,在交界區域適時開展聯合執法,共同打擊各類破壞草原生態環境的違法行為。建立聯合監督機制。對現有的耕地、草場,建檔立案,嚴禁亂開亂采,逐步恢復草原生態環境。
(3)旅游業資源共享。長期以來裕民縣與161團在旅游資源開發上一直秉承共同開發,共同保護的原則,先后在塔斯特景區、吐爾加遼草原、芍藥谷等原生態資源開發上做了一定的探索,并取得了相應的成果。2018年5月18日,裕民縣與一六一團聯合召開兵地旅游融合經濟暨聯合創建巴爾魯克山國家5A級景區動員會,雙發共同簽署《兵地聯合創建巴爾魯克山國家5A級景區框架協議》。兵地聯合創建巴爾魯克山國家5A級景區工作不僅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更具有深遠的發展內涵。
(4)共同實施兵地土地使用權確權協議。裕民縣與161團牢固樹立主體責任意識,合理運用好當前的資源優勢,堅持算大賬、算政治賬、算戰略賬,堅持先易后難的原則。2018年11月27日,裕民縣與161團又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確權協議,落實了兵地國有土地使用權確權協議的實施,推動了兵地融合發展和兵團深化改革進程。
(5)城市建設共同參與。堅持“區域聯動、合作共建、全民參與”的方針,雙方在城市建設中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布局、統一管理。雙方在開展自治區及以上城市爭創活動中,相互配合、相互協助。在供排水、供暖、垃圾處理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中,雙方共同跑辦、共同建設、共同維護。
4.干部人才交流優勢
裕民縣與161團每年從雙方黨政部門各選派任命干部進行互掛交流,通過直接任命、掛職鍛煉等方式,推進雙方干部人才互動互訪。組織雙方專家教授開展結對幫帶和專題培訓,加大專業技術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的培訓教育力度,為推進兵地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提供智力支撐和人才保證。
二、裕民縣兵地融合發展存在的問題
1.兵地之間存在各自為政、畫地為牢的現象
由于體制不同,各自為政,經濟發展以各自的數據為準,造成兵地雙方都在為發展本地轄區的經濟而埋頭工作,缺乏必要的聯系和溝通,形成了在一個地區內有兩個或多個經濟發展圈,造成爭搶資源、項目重復、競爭激烈的局面,投入資金多而分散、成本高而效益低、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現象。這種相對封閉式管理下,區域內各方之間在產業布局,經濟發展,社會管理等方面造成了人才、資金、技術、設備、資源等方面的浪費。
2.兵地民眾之間相互了解不深,交流合作不廣泛
兵地之間在體制機制上存在一定差異,長期以來兵地合作交流為之甚少,存在溝通少不了解的現實狀況,雙方民眾在思想的深處仍存在“守牢一畝三分地”“井水不犯河水”的錯誤認識。地方的民眾對兵團的歷史沿革及作用認識并不到位,沒有客觀而全面地看到兵團在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大局中所發揮的“穩定器”與“大熔爐”的作用,對兵團人的感情不夠深厚,合作交流的愿望與動力不足,兵團的民眾也有認為,在穩定與發展的成果上地方民眾享受的多。
3.兵地融合的載體與抓手上探索不夠,缺乏制度
兵地之間在維穩、經濟、文化等方面合作力度不大,形式不多,政府層面搭建平臺較少,在全方位融合上探索不夠。在人才交流方面,兵地各層次、各行業、各部門干部交流掛職、任職不多,人才交流多局限于政府相關行業,沒有輻射延伸到醫療、教育等其他行業領域。兵地干部人才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交流互動上,沒有發揮出干部人才的最大效應。
三、裕民縣兵地融合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1.在破除“劃地為牢”的封閉意識要上下功夫
堅持兵地融合發展必須有政治遠見、奉獻精神、全局意識,必須有強有力的領導班子和制度作保障。實現兵地大發展,保持經濟高增長態勢,就必須制定合作長效機制,擯棄“肥水不流外人田”等舊觀念,要牢固樹立“兵地一盤棋”思想,不斷深化拓展兵地融合發展的方式途徑。可以探索進一步建立聯系會議制度、聯合招商機制、互派干部掛職鍛煉以及在“經濟共融、城市共建、規劃同籌、交通同網、科教同興”等方面進行全方面的合作,構建有利于兵地融合發展長效機制。
2.在維穩責任共擔上要主動作為
實現兵地融合發展,共同履行好維穩戍邊的重任。裕民縣與161團要積極探索兵地合作共同協作完成好轄區穩定的工作機制,形成共同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強大合力。充分認識融合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從領導干部帶頭做起,大力增強兵地融合發展協作意識,把思想認識從那些不合時宜的觀念、做法和體制中解放出來,跳出禁錮,打破區域、行政隸屬的界線,努力以新的眼光、新的思維、新的理念加快兵地發展的步伐。
3.在產業發展共贏上要建立長效機制
裕民縣與161團地理位置相互比鄰,耕地相連,種植品種相近。主要農產品有紅花、小麥、油葵等;主要畜牧產品主要有;巴什拜羊、新疆褐牛、馬等。要樹立區域經濟“一盤棋”的全局理念,對農產品和畜產品要統一規劃、發展、經營、銷售及品牌運作。建立兵團與地方之間的糧食和農副產品供應體系,通過政府牽線搭橋、企業合作,發展融合經濟,突破行政區劃的限制,穩定市場,做大做強特色產業。
4.在思想融合上做文章
兵地融合發展要通過制定一些措施、制度,形成一定的長效發展機制。只有徹底拆除區域內經濟發展的“籬笆墻”,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形成合力,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個領域進行全方位、最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升兵地關系,使兵地關系雙方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盡快形成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布局、招商引資、市場、稅收等方面的一體化,發揮兵地經濟資源優勢,促進兵地融合經濟的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