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佳
摘 要:社區作為城市的基層組織,直接面對人民群眾。如何更好的為人民服務,把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傳遍千家萬戶,是社區工作者的職責和使命。但是,社區基層干部隊伍中還存在很多不容樂觀的現象,如:整體的素質不夠高,能力水平有欠缺等制約了其作用的發揮。本文以某社區為例,分析了基層干部隊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個人的思考和建議。
關鍵字:社區;干部隊伍;現狀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各項改革進一步深化和政府工作重心的逐漸下移,社區在城市管理、社會服務、保持穩定及兩個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社區干部身處社區工作第一線,是參與社區建設、管理、服務的主導力量,他們直接面對社區居民群眾開展工作,他們素質高低、能力強弱、作風端正與否直接關系到城市社區各項工作的整體水平。如何通過加強社區干部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進而更好的維護社區黨組織在社區各種組織中的領導核心地位,擴大社區黨組織的影響力和滲透力,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促進社區健康發展,是當前社區黨組織建設的一個重要的課題。
阿勒泰市金山路街道八道巷社區東以四道巷為界,西抵十道巷,南至金山路主街,北到達列力汗路。轄區總面積1.07平方公里,有居民2145戶5637人,共有漢、哈、維、回、蒙、俄羅斯、塔塔爾等7個民族,社區辦公場所1258.11平米。現有干部22人,其中:在編8人,公益性崗位9人,教育系統抽調老師5人。
一、社區基層干部隊伍存在問題
社區干部處在社區工作一線,是推進社區建設的主要力量,他們的整體素質、工作能力如何直接關系到社區工作的成效。總體來看,目前社區干部隊伍在長期實踐過程中形成了許多寶貴的品質和可貴的精神,在人民群眾心中為黨樹立了威信、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賴。但是,從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問題,社區建設是一項富有時代特征的全新工作,定位高、目標遠、任務重,我們不得不承認,社區干部隊伍建設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和問題。
1.人員結構不合理
首先,年齡偏大,22名社區干部中,40-50歲16人,占比高達73%,30-40歲4人,占比18%,20-30歲2人,僅占比9%,兩委班子平均年齡44歲。在干部年輕化的今天,八道巷社區整體年齡呈現出老化趨勢,缺乏新鮮血液;其次,性別比例嚴重失衡。其次,性別結構不合理,在社區干部中,男性僅有兩名,其他均為女性干部,男女比例嚴重不協調,女性在從事業務性的工作方面有著心細、耐心、親和力強等優勢,但基層常常需要承擔一些諸高風險、高強度的工作,女性往往難以勝任;再次,學歷偏低。22名社區干部中,本科學歷僅1人,僅占4.5%,中專及高中學歷14人,占比63.7%,初中以下學歷7人,占比31.8%,學歷不高制約了基層干部用科學的理論應對復雜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2.綜合能力有欠缺,政治素質不高
大多數社區干部不善于學習,政策法規不學、業務知識不通、新事物新知識不懂,憑經驗辦事多,理論指導實踐少,盲目跟風,導致工作被動;業務能力欠缺,有些社區干部缺乏專業知識,不善于鉆研業務,應對復雜局面和做群眾工作的經驗不足;作風不實,部分社區干部作風漂浮,服務群眾的意識不強,主動服務少,遇到困難“繞著走”、“等靠要”思想依然存在。
3.外力作用不充分
社區干部普遍待遇不高,特別是公益性崗位,一月工資僅2000元,而且不能按時發放,導致干部工作積極性普遍不高,時間和精力不能完全用在社區服務上;考核激勵機制不健全,在社區仍然存在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的現象,無法有效對有位無為有德無工作怠慢,甚至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的人做出處罰,造成人浮于事,得過且過的現象;后備力量儲備不足,社區干部隊伍極不穩定,僅2018年就有6名干部離職,既影響了社區工作又影響現任干部工作的積極性。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分析
1.選人渠道不暢,干部隊伍質量難以保證
一是選人用人對象狹窄。由于阿勒泰市經濟欠發達,當地生源的大學生畢業后大多留在大城市創業,不愿回家鄉就業,造成人才的外流,同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年輕人要么考取機關公務員,要么外出打工,愿意在基層工作且年紀輕、能力強的干部越來越少。二是選人用人范圍小。街道在選人方面下功夫不夠,沒有放寬視野、主動出擊,提早謀劃社區干部選拔培養工作,班子建設缺乏包容性。
2.培養交流不足,干部隊伍素質提升緩慢
多數社區干部在從事社區工作之前從未接觸過相應知識的培訓,缺乏崗位基礎知識和理論學習。參與社區工作之后,外出學習業務知識的機會很少,無法提升業務能力和水平。八道巷社區22名干部2018年僅有兩名干部參加過市委黨校組織的基層黨務知識培訓,一名干部參加其他地區社區工作觀摩學習,剩余19名干部一年內均為參加過任何形式的學習、考察、交流。政治學習流于形式,局限于讀讀文件、抄抄筆記,對最新的政策理論理解不深、把握不透,嚴重阻礙對群眾的宣傳。
3.關心激勵不夠,干部隊伍難以穩定
有85%的受訪者認為,目前干部激勵人本管理意識不強,忽視了干部的合理訴求。有的考核獎勵搞大鍋飯,多干少干差別不明顯,評優評先搞輪流坐莊。社會對干部存在諸多誤讀,甚至污名化,當理應實施正向激勵時,單位領導畏手畏腳,導致干部職業認同降低,影響了工作干勁。
三、加強社區基層干部隊伍建設的思考
1.建立社區基層干部梯隊,選好配強社區黨支部書記
一是提升社區班子整體素質。根據社區班子成員的思想現狀和工作實際,長期開展思想整素質的提升,解決黨性黨風方面存在的問題,增強黨性觀念,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二是規范選人用人的工作機制。按照上級關于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管理的規定,把真正想干事、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作為社區書記后備人選,把政治強、作風硬、有經驗的干部選拔到社區領導班子崗位上來。同時,加大對后備干部培養力度,有針對性、有重點進行培養,提高后備干部的業務素質。
2.加大社區基層干部培訓、交流力度
一是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導社區干部全面系統掌握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實力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把學習十九大精神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用科學的辦法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二是加強職業道德教育。采取多種形式督促干部學習,如專家輔導、專題講座、現場觀摩、外出參觀交流等方式,定期對社區干部進行規范化、正規化、經常化的教育和培訓。經常性開展社區崗位技能訓練,提升社區干部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和素質,使社區干部明確各自的職責和任務,提高責任心和使命感。
3.提高社區干部待遇,營造關愛基層干部氛圍
一是建議適當提高社區干部,特別是公益性崗位干部的待遇和福利,與在職干部能基本持平,按規定標準參加基本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險,解決好后顧之憂;建立明確的社區工作獎懲機制,在財力保障的前提下,按照季度發放績效獎勵,獎優罰劣,提升干部工作的積極性;二是對做社區工作經驗豐富的干部要大力宣傳,對表現突出的予以表彰獎勵,營造大家理解支持社區工作的氛圍,提高社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榮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