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朋
摘 要:堅持底線思維是適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要求,應對復雜問題的重要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領導干部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增強憂患意識,強化擔當作為。
關鍵詞:底線思維;使命擔當;憂患意識
在2013年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第一次提及底線思維。黨的十八大以來,底線思維被運用到治國理政的各個方面。在2019年初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再一次重申了堅持底線思維的重要性。新時代切實做實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必須科學領會堅持底線思維的重要意義。
一、把握底線思維的科學內涵
底線思維是應對錯綜復雜形勢的科學方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蘊含豐富的哲學智慧。
1.底線思維的一般概念
堅持底線思維,首先我們要了解底線的概念。本義指足球、籃球、羽毛球等運動場地周圍的界線。根據規則,如果擊出的球出了底線,就會失分或交換發球權,所以運動員為了掌握比賽的主動權并尋找勝機,必須將擊出的球控制在界線以內。引申而來,底線又可以被稱作紅線、下線、最后的界線等。
那么什么是底線思維呢?底線思維是以底線為導向的一種思維方法和心態。也就是說,凡事都要從底線出發,去思考和解決問題。
2.底線思維的哲學智慧
底線思維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構成,是對古代憂患思想的繼承,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治國理政的重要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關于底線思維的論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哲學智慧,是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進一步發展。
黑格爾說:“一方面定在的量的規定可以改變,而不致影響它的質,但同時另一方面這種不影響質的量之增減也有其限度,一超出其限度,就會引起質的改變。”[1]
而“底線思維”恰是蘊含著質量互變規律這一辯證法原理。世界上的事物都存在著質和量的規定性,并且相互轉化。當事物的本質發生改變時,此事物就變成了彼事物;任何事物的“質”都有一個度,這個度就是保持事物“質”的量的限度,只要把量的變化控制在一定范圍,就不影響此事物的“質”,而量的變化一旦突破,事物的“質”就發生根本性改變。
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家艾思奇在其著作《大眾哲學》里,就列舉一例來說明量變積累產生質變。
我們都知道“雷峰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一。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雷峰塔是在原塔倒掉之后重建的。原塔之所以會坍塌,是因為雷峰塔是一座古塔,百姓因為受到迷信思想蠱惑,紛紛把雷峰塔的磚塊搬回家供奉,祈求消災降福。雷峰塔的磚一塊塊被人搬走,嚴重影響了塔的穩固性,最終導致雷峰塔倒塌。所以,把握倒退性的量變而不突破底線,就不僅能夠避免出現倒退性的質變,還能夠促進事物往好的方向發展。這一思維過程,是對辯證唯物主義的對立統一規律和質量互變規律的創造性運用,正是底線思維的哲學基礎。
二、明確底線思維的重大意義
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底線思維的要求,必須深刻把握新時代堅持底線思維的必要性、重要性與緊迫性。
1.堅持底線思維有利于經濟平穩發展
世界銀行《東亞經濟發展報告(2006)》提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人均國民收入一萬美元這個時期,是一個經濟體從中等收入向高收入邁進的重要關口。鮮有中等收入的經濟體成功地躋身為高收入國家,這些國家往往陷入了經濟增長的停滯期,既無法在工資方面與低收入國家競爭,又無法在尖端技術研制方面與富裕國家競爭。[2]一些國家人均收入達到一萬美元關口的時候,恰好是矛盾集中爆發的時期,系統性風險頻發,社會動蕩不堪,政權更迭更是屢見不鮮,經濟發展往往陷入停滯狀態。而我國的人均GDP目前已達到8800多美元,正面臨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驗。
中等收入階段,是一個經濟體發展由高速增長向中高速、乃至是中速過渡的階段。在中等收入階段,穩定是壓倒一切的前提,因為一旦脫離實際、急于求成,就會給經濟社會發展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2.堅持底線思維有利于打贏脫貧攻堅戰
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目的是為了讓貧困群眾同全國人民一同步入小康社會。我們衡量貧困人口是否脫貧的標準是“兩不愁三保障”。“兩不愁三保障”既是基本要求,更是核心指標,是我們脫貧攻堅工作設定的最低目標和底線。習近平總書記今年4月份在重慶考察時,專門主持召開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總書記說:“總的看,‘兩不愁基本解決了,‘三保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行百里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3]堅持底線思維,就是要搞清楚底線在哪,風險在哪,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最壞的情況是什么,最好的結果是什么等問題。脫貧攻堅已經進入決勝階段,我們要著力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扎實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為如期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貢獻。
3.堅持底線思維有利于應對眾多風險挑戰
雖然我國發展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早在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就指出,“我們的事業越前進、越發展,新情況、新問題就會越多,面臨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面對的不可預料的事情就會越多”。
事實上,今天面臨的風險并不是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客觀存在、迎面而來的,不可避免也回避不了。這些風險,既包括國內經濟、政治、意識形態、社會風險以及自然風險,也包括國際經濟、政治、軍事風險等。
當下中國社會各種矛盾風險源、各類矛盾風險點相互交織、相互作用。并且互聯網的傳播加速,一些社會局部問題會形成連片性、廣泛性的動蕩沖擊,加之社會各類矛盾交織纏繞,最終就有可能危及黨的執政地位和國家安全。堅持底線思維是應對眾多風險挑戰,切實做好各項工作的迫切需要。
三、堅持底線思維的基本要求
對于堅持底線思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明確要求:我們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準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4]
1.筑牢思想防線,自覺守住底線
今年1月9日播出的新聞專題片《一抓到底正風紀》中,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秦嶺違建別墅的六次批示。從2014年5月到2018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六次就“秦嶺違建”作出批示指示。
秦嶺別墅違建事件,表象是陜西省西安市踩了生態保護的紅線,沒有做好對秦嶺這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環境保護工作。但歸根究底,違建別墅只是表面,不講政治才是根本。堅持底線首要的問題就是要講政治、筑牢思想防線,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黨的團結統一,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談到秦嶺違建別墅涉及的腐敗問題時,中紀委副書記、國家監委副主任徐令義直言,“有的干部拿錢辦事,違規審批,公權私用,貪污受賄”。守住底線,要加強主觀世界改造,加強黨性修養,做到身有所正、言有所規、行有所止,守住為人處世的底線,守住廉潔從政的底線。
2.抓住關鍵少數,堅持以上率下
1945年,在中國面臨兩種命運、兩種前途決戰的重大歷史關頭,毛澤東在七大上一口氣列舉了黨可能遭遇的“十七條困難”,毛主席提出“要在最壞的可能性上建立我們的政策”,尤其是黨的高級負責干部更要有“對付非常的困難,對付非常的不利情況”的精神準備。
今天,面臨同樣嚴峻考驗的時候,黨中央舉辦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目的就是要發揮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的作用。
除了領導干部外,基層干部更要堅持底線思維。因為基層是直面風險矛盾的前沿陣地,是應對復雜挑戰的第一道防火墻。比如說,毛主席、習總書記等國家領導人都曾經高度評價“楓橋經驗”。談起“楓橋經驗”,就是人們最耳熟能詳的幾句話:“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這幾句話在很多村莊都隨處可見。楓橋鎮干部積極主動化解社會矛盾、消除隱患是“楓橋經驗”的核心內容。同樣的,化解政治、意識形態、經濟、科技、黨的建設等領域重大風險也需要基層干部守牢底線,擔負起應有的責任,不回避矛盾,也不掩蓋問題,防止小的、局部的風險通過傳導,演變升級成大風險、系統風險。能否堅持住底線思維,既要抓住關鍵少數,更要做到以上率下,最終在各級黨員干部之中形成上下聯動、協同合作、敢于斗爭、勇于擔當的良好氛圍,從而將風險源、風險點消除在萌芽狀態。
3.敢于堅決斗爭、勇于擔當作為
堅持底線思維,爭取最好的結果,黨員領導干部的斗爭精神、擔當精神不可或缺。面對貿易戰,美國步步緊逼,我們既不能退縮,更不能退縮底線之外。面對風險挑戰,我們已退無可退。
早在兩千多年前,西漢賈誼在《過秦論》中就有這樣的論述: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奉之彌繁,侵之愈急。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即是說,面對秦國虎視眈眈的進攻,其余六國抱著割地求饒的心態,割地賠款之后,心想終于可以睡個安穩覺啦,可是秦國貪得無厭,割地賠款次數越多,秦國侵略就越頻繁。這就警示我們:不堅持底線,拿國家的根本利益做交易,最終會落得身死國滅的下場。堅持底線思維,堅決斗爭是最有效的手段。
在國內外形勢日趨嚴峻,內憂外患不斷加劇的時刻,我們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與此同時,自覺使命擔當,在守住底線基礎之上,才能將底線思維的科學思想和工作方法,真正地掌握住、運用好。
新時代新征程,意味著新形勢新任務。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應對各項復雜工作,自覺擔負起應有的責任,我們就一定能戰勝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朝著既定目標奮勇前進!
注釋:
[1]黑格爾,賀麟譯.《小邏輯》,商務印書館,1980年第234、236頁
[2]世界銀行《東亞經濟發展報告(2006)》
[3]摘自《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4]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的講話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2]劉建偉、張靜.習近平國家治理的底線思維[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2015(12)